APP下载

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创设

2020-06-27刘洋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刘洋

摘    要:问题情境,是一种信息载体,也是一种信息来源。数学课堂上,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内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为依据,进而保证问题情境的设计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下面,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展开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适合小学生学习心理,也适合小学课堂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一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二能拓展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下面,笔者经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问题情境的创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解决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而存在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体现数学。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应该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与生活紧密结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按照课程标准设置问题。教师还要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仔细分析,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数学资源,将学生带入到数学学习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如:在教“圆的认识”时,可建立在学生已熟知的生活背景基础之上,具体分以下几步:第一,为了总结圆的定义,让学生认真回忆生活中哪里用到过圆,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新知;第二,将学生看到的图形进行归类,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展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强化对圆的理解;第三,对圆的概念进行外延拓展,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二、创设悬念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奇心是学习知识的强大源泉。”悬念化问题情境是利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来创设问题情境,也是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数学知识的源泉。通过在问题情境中创设悬念化的问题,或者通过新颖的形式、科学性的内容来讲问题展现出来,从而引起学生们对注意力,并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来解决实际问题。悬念化问题情境有很多种方式,可以从问题本身、表达形式、展示过程等诸多方面入手。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给学生表演一个小魔术:请三位同学上讲台,每个人拿好数字卡片0-9,任意抽取,组成一个三位数,老师看一眼就能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顿时就感兴趣了,测试几次后,告诉学生老师是有秘诀的,不信你们还可以跟老师比比看。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设置问题悬念,引导学生探索,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我总结,课后练习学生成为主角。教师利用学习秘诀等问题设置“悬念”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三、创设故事问题情境

小学生心智未发育成熟,对于故事有着本能般的喜爱,借助小学生这一特性,以学生实际的数学能力和当前的课程内容为基础,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融入小朋友喜欢的童话故事,从而让学生轻松地进入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来,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他们数学审美能力来说也能得到培养和提升。创设故事化的问题情境,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融入到玩耍的氛围中,不仅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玩中学到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如:在进行“比大小”教学时,教师利用“猴子聪明比赛”小故事创设情境。首先,播放一个可爱的画面,猴妈妈给孩子们分发礼物,包括苹果、银杏、橘子三种。其次,猴妈妈提出一个数学游戏,让孩子们观察猴子个数与水果个数的关系,并比较大小,看谁数得对又快。多媒体展示三组图例:3只猴与3个苹果,3只猴与2个橘子,3只猴与4个银杏。容易观察得出3与3相等,2小于3,4大于3。因为比大小学生没有接触过,直接进行教学效果不会很好,教师利用学生爱做游戏和听故事的特点,提出猴子进行比一比的游戏,同学们进行评判参与、帮助等。教师将学生放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间接调动积极性。

四、创设操作问题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纪,且对于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动手操作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操作性强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手去实践,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以“梯形”教学为例,在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梯形的形状,谁能告诉我梯形可以由哪些图形拼接起来?”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教师便可对学生说:“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剪纸游戏,先将用过的草稿纸剪出一个梯形,然后将这个梯形剪成三角形或者正方形、长方形的形状,看看谁的创意多,好不好?”等学生完成剪纸操作后,教师便可启发学生:“梯形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拼接而成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相加,最后算出梯形的面积呢?”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课堂充满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

总之,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将教学置于一定的教学情境當中来有效地彰显教学内容,并立足于小学生所具有的强烈求知欲,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娇.提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8(11).

[2]蔚乐.小学数学问题情景创设原则及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7(5).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