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采访:基于人际交互心理视角

2020-06-27赵毅飞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采访技巧民生新闻

赵毅飞

摘    要:民生新闻采访是记者以敏锐的观察力主动猎取社会生活中的典型问题,经询问、倾听和记录,并就问题寻找原因及解决方案的采编过程。采访是新闻报导收集素材关键环节,需要记者从人际交互心理视角去探索社会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选取的新闻事件一定是民众普遍关心的。从受众心理上来看,民生新闻采访应采取民众易接纳的提问,才能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创作素材。论文以民生新闻采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记者对民生问题的应具备的认知和采访技巧,以供业内同仁借鉴。

关键词:民生新闻;采访技巧;人际互动

将民生问题作为报道对象的新闻统称为民生新闻,民生问题有着丰富的新素材,也就是新闻报道社会职责,通过曝光一些民生问题,达到监督与民生相关的政府部门提高服务水准的目的。同时,也可通过民生新闻报道向民众解释民生政策、提高全社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督促政府职能部门要集中优势资源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媒体可以通过民生新闻报道发挥其社会职责,在全社会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的良好氛围。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民生新闻采访中,一定要做好“因人而异”的采访风格,同时考虑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记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采访技巧等因素会影响真实素材的获取。

一、民生新闻记者对采访对象应有认知

1.准确把握采访动机

采访动机是记者采编新闻之前必须明确的,其实就是要准确把握民生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明确了采编动机后就要草拟采访提纲,就特定的民生问题,遴选多个采访突破口,理顺采访流程,所有环节要紧紧围绕采编动机展开。通常情况下,民生新闻的采编动机主要有三:一是要流畅地从受访者把真实的社会信息和民生现状挖掘出来,然后记者与编辑通力合作将新闻素材进行新闻处理,再通过媒体传达到广大受众。二是要通过媒体把受访者的心理诉求清晰的表达出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民生问题解决。对现阶段没有条件解决的民生问题,民生新闻可以提高民众对此类民生问题的认识,争取民众的理解。三是通过采访可以让民众及时了解国家有关民生政策的贯彻情况。这类新闻采访有两大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让民众对惠民政策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第二个作用是让政府部门全面了解民众对特定民生问题的真实想法和诉求。

2.全力消除受访者抵触心理

人际心理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社会个体反映社会问题的真相之前会权衡自己言行会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倘若受访者评估对其有百害而无一利时,他们会全力拒绝透露真相。因此,记者可向受访者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是为他们争取民生权利的。由于拉近与受访者的心理距离,因而他们乐意接受采访。结合本人采访的经验,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要选择口头表达能力和基本行为认知能力强的人作为采访对象。这能保证受访者准确地描述事件经过,避免采访内容失真,采集素材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二是受访者对新闻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比如某项惠民政策实施后,受访者不但能全面展示这项政策给民众生活带来多大改变,还能就政策实施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拓宽民生新闻职能范围。

3.全面知晓受访者心态

受访者的心态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采集信息的价值取向,因此,记者要对受访者的心态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一旦选择的受访对象心态不健康,不失礼貌地引导受访对象,完成采访任务。这是也一次成功的采访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要件。首先,在采访开始之前,记者要利用自己的职业素养准确的判断受访者的心态属于那种类型。一般来说,受访者的情绪与心态可分为理想合作型、非理想合作型、虚假合作型和非合作型。再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恰当的采访攻略;其次是要紧密关注采访中受访者的心态变化。在采访过程中,由于言语表达失误会让原先是理想合作型的受访者转变为非理想的受访者。为了避免类似的问题产生,记者要利用自己娴熟的采访技巧,恰当地运用采访策略和提问方式,如有必要,可終止采访。

二、民生新闻记者应具备的采访技巧

1.循序渐进,获取有效信息

根据受访者的类型,选择恰当的采访策略。应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针对理想不合作型的受访者可采取秩序渐进,大胆发问的方式进行提问,不容他们有考虑的时间,采用直激法挖掘有效信息,以达到采访的目的。这里所指的直激法可以理解为挑衅式提问。一般来说,记者在评估当前采访无法以平和的方式推进才可采用直激法。

2.顺势诱导,寻求新的突破口

顺势诱导是借采访语境来突破采访困境,要达到此目标,耐心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必备的素质。比如,记者要向受访者提出较为尖锐的问题,开始要营造较为宽松的环境,在受访者处于自然状态下接受记者的发问。要让受访者轻松接纳问题,顺势诱导必不可少。这样可以争取受访者的积极配合,而不是抵触。启发是采访必不可少的策略,记者可抛出与新闻事件相关的资料间接诱导受访者。

3.努力学习,提高职业素养

学习是成长的有效手段。在任务完成较好时可总结本次采访的优点,如在采访任务完成不够好时,要善于总结教训。只有这样在采访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学习精神不仅表现在记者的职业操守上,还表现在娴熟的采访技巧上。当然还要具备营造人文关怀氛围的能力,当受访者感受到人文关怀后,才会敞开心扉,圆满地完成采访任务。

“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思想觉悟。记者也不例外,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应站在时代的最前端,紧跟时代发展,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完善采访技巧,积累人脉,不断提高自身采访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民生新闻对于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感、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加强对民生新闻采访技巧的研究。民生新闻记者应当重视自己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互动,不断完善采访技巧,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在采访之前做好周密的计划,认真做好每一次采访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邵文良,闫德发.记者与新闻采访对象互动关系探析[J].传媒论坛,2020(1):53-54

[2]王玲.如何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障碍——浅谈广播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7(3):128-129

[3]栾月琳. 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新闻事实认知心理运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9(21):153-155

猜你喜欢

采访技巧民生新闻
如何有效运用采访技巧来提高电视新闻采访质量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一位新华社记者谈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突破技巧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探讨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