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 推动工业高质量转型

2020-06-27刘勇

中国电子报 2020年40期
关键词:数据管理工业智能

刘勇

·健全法制保障机制,开展大数据发展应用、政务数据资产等立法工作,促进数据共享、开放、应用、安全。

·加快培育建设面向煤炭、不锈钢、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领域的I业互联网平台及二级标识解析节点。

·循序渐进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努力营造智能制造发展生态环境,加快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步伐。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西视察,就山西经济发展工作作出指示:要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举措,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久久为功,争取早日鏜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为山西未来发展提出了抓手,指明了方向。山西经济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门槛上。当前,山西正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为牵引,着力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能力,增强发展动能,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工信部出台《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山西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工业高质量转型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指导意见》以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为基本遵循,聚焦数据在工业领域全生命周期的要素价值,围绕数据汇聚、数据共享、数据应用、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字化技术和服务六大领域,全方位构建工业大数据发展应用的生态体系,激发工业数据资源要素潜力,促进工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数据管理能力评估,培育企业数字化意识,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是关键有效抓手。

全面培育工业大数据发展环境

从企业层面看,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有利于帮助企业快速提高数据管理意识、数据资产管理能力,实现企业数据管理体系革新生产模式优化、运行效率提升,加快推动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从产业经济发展层面看,DCMM有利于强化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助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行业管理层面看,DCMM有利于更好履行大数据行业管理职能,管理部门通过对各地、行业各单位组织数据管理、应用情况的评估,掌握评估对象数据管理和应用的现状、优势及问题,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开展针对性指导。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咬住转型不动摇,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培育14大新兴产业集群。特別是在数字产业培育方面,实施大数据战略,大力发展数据标注等特色数字产业,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工业大数据发展集聚了势能,奠定了基础。

一是制度先行,全面优化大数据发展环境。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成立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省领导担任组长,组建国资专业化公司和省市专门门机构。构建政策撬动机制,先后印发大数据发展规划、5G、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建设等实施意见,出台配套措施20余项。健全法制保障机制,开展大数据发展应用政务数据资产等立法工作,促进数据共享、开放应用、安全。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建立大数据学院和专业学科,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级创新平台,推动企业创新活动全覆盖。

二是基础提升,全面筑实数字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全省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光纤到户(FTTH)端口总数、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等关键指标取得显著提升,省综改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已开通运营。全省已建、在建数据中心设计标准机架达到21.63万架。在用数据中心设计机架数由2017年的2.5万架增长到2019年的6.48万架,年均增长率达到61%,在用数据中心,上架率达.61%,通过百度数据中心、秦淮数据中心、“天河二号”、国科晋云先进计算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构建起从数据存储到算力支撑的“新基建”能力。

三是聚焦特色,培育构建数字产业体系。电子信息制造方面,半导体产业形成了衬底材料一芯片一封装一应用产业链条。家用智能机器人、虹膜识别、指静脉识别、高精度传感器等领域国内领先。特色数字产业方面,百度在综改区建立数据标注产业基地,人驻企业35家,标注人员2000余人,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标注基地。华为、中国电科、中国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山西,长城、曙光、龙芯统信等一批核心企业齐聚山西,云时代、百信等省内领军企业逐步壮大,初步形成了龙头牵引、产业集聚的发展基础。数据应用方面,培育出云时代、科达自控、精英数智、清众科技、山西知网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研发的大数据产品涉及政务、能源、工业等20余个领域。科达自控承担了国庆70周年阅兵庆典活动物联网技术保障任务;精英数智研发“中国煤炭云平台”、与华为联合打造“煤矿大脑”,有效解决井下安全问题,相关产品技术进入南非市场。新兴平台方面,全球蛙新零售平台为上千家实体店提供系统服务,疫情期间,平台日均订单5万多个,增长5倍以上。快成物流依托“快成物流APP”“快成司机APP”“快福宝”“快慧通”等产品,整合社会车辆47万台,平台注册司机41万多人,有效打通车-货-司-企-服(汽车后市场)等环节,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疫情期间,公司发挥平台优势,整合资源,为武汉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等疫情重灾区免费承运防疫物资。

大力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深人推进两化融合。相继印发《山西省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山西省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山西省“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广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促进云计算在企业的应用。通过组织开展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评选,遴选推荐国家贯标试点,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等工作,提高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意识,并将“两化融合”纳人省级技术改造资金专项,予以奖励支持,激发企业两化融合积极性,提升企业两化融合管理能力。

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省主攻方向,制定山西省智能制造实施意见,在重点行业推进智能改造,推动6户企业人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培育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6家、试点企业13家。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部分企业在焦化、微电子、矿山远程运维服务细分领域形成了集生产装备制造、工业软件研发、系统解决方案集成、咨询规划服务等于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广复制优秀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搭建行业开放交流平台,推动成立省级增材制造、轨道交通、智能制造3个产业技术联盟,创建省级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试点。着力构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动成立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运营成本下降,引领企业开展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升级。

三是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体系。推动建设煤炭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并上线运行,为整个煤炭行业提供标识解析服务。构建山西省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实现对山西省工业互联网的整体发展和安全态势综合研判,有效提升山西省工业互联网安全隐患排查、攻击发现和应急处置能力,并对接国家级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全面提升工业企业数据管理能力

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应用,“数据洪流"将倒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组织体系发生颠覆性变革,數据应用创新将带动数据价值大量释放,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既对企业发展提出考验,也成为企业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山西将以培育、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为抓手,贯彻落实《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坚持把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作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山西工业大数据产业生态链。通过开展数据管理能力评估贯标,提升全省工业大数据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是组织开展DCMM评估宣贯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面向各市、县(市、区)工信及大数据管理部门、14大产业集群龙头企业、重点行业领域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DCMM评估宣贯培训,提升产业整体数据管理意识,筑牢数字化发展能力。

二是积极构建DCMM评估服务体系。邀请国家级评估机构对山西省数据管理有关工作进行支持,并推动省内有关研究机构加强评估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努力争取DCMM评估机构资质,积极构建山西省DCMM评估服务体系,为提高全省企事业单位数据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开展好本地化服务。

三是提升网络设施能力。加强5G网络建设覆盖,落实电力、用地等政策保障,降低建设运维成本;围绕“5G+智能矿井”等方向,推动5G创新应用,稳步推进5G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建设面向煤炭煤化工、不锈钢、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二级标识解析节点。

四是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整合山西省大数据中心优势、能源优势、区位优势,构建集数据采集、清洗、标注、交易、应用于一体的基础数据服务体系,形成能源流、数据流、业务流发展集合,打造山西大数据存储经济带。

五是推进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循序渐进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努力营造智能制造发展生态环境,加快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步伐。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示范企业典型经验和成熟案例。推动智能矿山建设,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标准和模式,带动智能煤机装备一体化发展。

猜你喜欢

数据管理工业智能
《大数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有效开展DCMM数据管理成熟度评估
智能烹饪机
数据挖掘在学生成绩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在学生成绩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超智能插秧机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