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抵民间故事的言语生长点

2020-06-27周飞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体特征民间故事

周飞

【摘要】读民间故事,情节与角色最吸引学生,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文学美感和文化气息易被学生忽略,然而这些正是民间故事宝贵的言语生长点。民间故事教学应删去繁琐的内容分析,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在比照中感受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在讲述中体验民间故事的文学美感,在延展中浸润民间故事的文化气息,着力提升言语智能。

【关键词】民间故事 文体特征 文学美感 文化气息 言语生长点

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文学,老百姓既是民间故事的创作者,又是民间故事的传播者。老百姓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诉说着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渴求。基于“语用”理念,民间故事教学应突破故事情节与角色形象层面,开发并利用言语生长点,提高学生言语发现和言语表现的能力。

一、比照:感受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

民间故事口语化、情节夸张、想象奇特等特征较明显,而版本多样、结构类化、主题向善等特征则不易发现。这些不易发现的文体特征,适宜采用“比照”策略組织教学。比照,可以发生在同一文本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文本之间,可以带给学生言语发现的愉悦感和言语拔节的获得感。

1.故事版本多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价值观的变化,民间故事的内容不断被讲述者加工着,创造着,从而使题材相同的故事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版本。虞大明老师执教《牛郎织女》一课时,结合课文出示另一个版本的《牛郎织女》连环画,让学生比照。在课文中牛郎披着牛皮能飞上天,而连环画中是剪下牛的尾巴,在额头上扫一扫飞上天。学生发现,同一个民间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不同样态。如果某个题材的民间故事有多个版本,比照阅读必然乐趣无穷。

2.故事结构类化

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重要信息被听者忽略,民间故事的讲述者常采用重叠、反复的结构形式。比如《猎人海力布》中,龙王的女儿小白蛇两次叮嘱海力布不要泄露从动物那儿听到的消息。通过比照,学生发现两次叮嘱同中有异,第二次使用了“无论……都……”“马上”“永远”等词语,还运用了感叹号,既强调违反禁忌的严重后果,又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有扣人心弦的表达效果。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母题的民间故事放在一起比较,也能揭示故事结构的共性规律。周益民老师执教《巧女故事》时,让学生对比阅读《九斤姑娘》和《巧姑妙答》,表格式学习单中设置了四个比照项:“遇到的问题”“旁人的表现”“巧女的表现”和“故事的结果”。一番探究之后,学生惊喜地发现了“巧女故事”的基本思路都是某人遇到难题,女儿或妻子等“巧女”挺身而出,凭借机敏解决难题,最终维护了家庭利益。

3.故事主题向善

民间故事积极传播正能量,通常在是与非、善与恶等二元对立中体现“惩恶扬善”这一主题。蒋军晶老师教学《渔夫的故事》时,告诉学生教材《渔夫的故事》节选自《一千零一夜》,并提供原版故事中的后续情节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通过比照两份故事的结局,学生发现:教材中的故事提醒人们不应原谅坏人,要想办法战胜他们;原版中的故事则告诉人们坏人也有可能变好,我们有时候要选择原谅。此时,蒋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民间故事大多选择原谅,轻巧地揭示了民间故事“主题向善”这一文体特征。

二、讲述:体验民间故事的文学美感

“山歌是用来唱的,故事是用来讲的。”口头性是民间故事的言语特征,讲述顺应了民间故事的这一特征。讲述的过程,是学生积累文本语言、表达民间故事、体验文学美感的过程。指导学生讲民间故事,应处理好以下三对语言间的关系:

1.叙述语言和角色语言

讲述民间故事,叙述语言和角色语言应区别对待。叙述语言要讲得自然熨帖,角色语言要讲得有声有色,契合角色个性和具体情境。然而,学生讲述时,容易把角色语言讲得类似于叙述语言,使其淹没在叙述语言之中。指导学生讲好角色语言,一般在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方面下功夫。如在《牛郎织女》中,织女一边飞向天空,一边向着孩子喊道:“快去找爸爸!”讲述时,学生受提示语和感叹号的影响,一般会大声喊出织女的话。教师指导讲述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织女已经飞上天空,离孩子越来越远,所以讲述织女的话时声音应该由大到小。这样人情入境地讲故事,才能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彰显讲述带给民间故事的具象之美。

2.直述语言和转述语言

讲述民间故事,人物的语言可以原封不动地讲述,也可以以其他角色的口吻进行转述,前者叫直述语言,后者叫转述语言。转述,是创造性讲述的一种。教学《猎人海力布》时,我指导学生分别以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救小白蛇的部分。以海力布的口吻讲,重点指导改变人称;以小白蛇的口吻讲,侧重指导根据语境调整内容。一开始小白蛇并不认识海力布,不知道海力布是去打猎。所以,海力布的名字以及他去深山的目的,可以安排在海力布救了小白蛇以后,由海力布亲口告诉小白蛇。学生在此环节习得方法后,后面再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海力布劝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便可顺利地迁移运用,体验讲述带给民间故事的变化之美。

3.文本语言和补白语言

民间故事中有些情节写得比较简略,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抓住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适当丰富细节,有利于培养创造性讲述的能力。讲述者,可根据需要添加角色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或者添加拟声词、环境描写等内容,从而使讲述更生动,更吸引人,让听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猎人海力布》时,有一位教师结合学生的讲述组织讨论:如果把这个故事拍成一部电影,那么海力布变成石头这个镜头怎样设计比较感人?学生兴致勃勃地在脑海中建构画面,比照判断。经过合作探究,他们认为从脚到头慢慢变成石头效果最好,最后在海力布的面部给个特写:海力布深情地望着乡亲们安全撤离的方向,眼中闪动着晶莹的泪光,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这样的“补白”,有利于培养学生感受讲述带给民间故事的情感之美。

完整的讲述活动,由讲述者、聆听者、讲述内容、讲述情境等元素构成。民间故事讲述训练,倡导“讲述——评价——再讲述”的流程,促进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自主反思,不断进步。

三、延展:浸润民间故事的文化气息

民间故事将民族风俗、精神、智慧、信仰或社会情况,融入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中。民间故事教学,是一种文化启蒙和文化寻根,需要打破课堂壁垒,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在延展式学习中浸润人文情怀与文化气息,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依感。

1.文化理解

民间故事里蕴藏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因为不易发现,所以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地引领学生。教学《猎人海力布》时,我引入另外两篇民间故事《望夫石的来历》和《爱情石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和《猎人海力布》一样都和“石头”有关,主人公最后变成了石头。通过延伸阅读与互动交流,“石头”在学生眼中已不仅仅是石头,它代表着坚定、永恒和美好,所以我国才有那么多人化成石的动人民间故事。再如《牛郎织女》中,老牛不能换成其他动物,因为老牛象征着忠诚、勤劳;喜鹊不能换成乌鸦,因为喜鹊象征着吉祥如意。民间故事中有很多类似的言语生长点,采用拓展延伸的方法把这些点串联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语文实践活动也能促进学生对民间故事所含文化的理解。比如学生读完《西湖民间故事》,如果对“《白娘子》为什么最受欢迎”感到好奇,就可以对书里的各个故事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撰写研究报告。再如,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都有“机智人物的故事”,可以指导学生围绕这一母题搜集民间故事,通过群文阅读比较异同,开展阅读成果分享会,理解、包容多样的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语文素养。

2.文化傳承

民间故事是“活”的文学,讲述者的讲述与传播是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倘若民间故事仅以书面形式流传,就会因传承方式的改变而丧失生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担当民间故事的传承者,把民间故事讲给家长听,讲给小伙伴听,还可以借助自媒体把讲故事音频或讲故事视频上传网络,并根据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讲述。面对他人讲述民间故事,既能锻炼心理素质,又能提升讲述能力,更是文化传承的实践。

在言语情境中迁移运用习得的言语经验,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周益民老师执教《巧女故事》时,在学生了解了“巧女故事”的模式以后,周老师提供了两组词语:“皮包骨——枣”“骨包肉——核桃”,让学生想象:巧女的名字,她身边的什么人遇到了什么难题,以及巧女怎样帮助解围,然后创编民间故事。对“巧女故事”的解读,是对故事在文化层面上的解构;依据言语规律编故事,则是对民间文化的重构。学生从言语发现走向言语表现,将自己的好恶、憧憬以想象的方式编织到故事之中,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没有民间故事滋润的童年,是有缺憾的童年;没有民间故事参与的母语课程,是不完整的母语课程。民间故事教学应删繁就简,聚焦言语生长点,建构言意共生场,引领学生成为有善心、有风骨、有言语创造力的人!

(此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言语发现—表现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苏教科规验字第16122660号。)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猜你喜欢

文体特征民间故事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十二生肖·鼠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服务成长:“民间故事进幼儿园”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应用
网游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
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
把握文体特征,让说理文教学更高效
哪双是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