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包助力奔“小康”

2020-06-26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校区

辅导员 2020年9期
关键词:香包秀英缝制

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校区 周 昊

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西校区 张 杰

“2017年,习近平爷爷曾去马庄村考察,咱们可以踏着习爷爷的足迹去寻访!”

“听说香包是马庄村的‘三宝’之一,咱们就围绕这个展开研学活动吧!”

在江苏省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活动辅导技能展示大赛上,我们听着徐州市云兴小学四(11)中队的队员们热烈地讨论着研学目的地马庄村——潘安湖畔度假胜地的情况。随后,我向队员们提出了问题:“你们知道马庄村的‘前世今生’吗?”

查阅资料后,队员们发现 :30 多年前,马庄村还是徐州市郊区一个靠采煤解决村民温饱问题的贫困村,天灰、地陷、墙裂、水黑……如今的马庄村被誉为“华夏文明一枝花”,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于是,我们引导队员们继续思考“马庄村村民是怎么从贫困一路奔向‘小康’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和队员们一起踏上了研学之旅。

马庄村里的发现

走进马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我们发现这里洋溢着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围墙上有一张习近平总书记与王秀英老人亲切交谈的照片,大院里锣鼓声响,人们载歌载舞,好像过节一样。队员们上前询问后得知,再过几天,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到马庄村考察两周年纪念日,马庄村村民在用这种喜庆的方式庆祝他们生活的变化。

周昊老师与队员们一起讨论研学计划

马庄村的过去是什么样的?队员们跟随讲解员在村史博物馆找到了答案。徐州是江苏省唯一的煤炭基地。这里在持续开采130多年后,许多农民因土地塌陷已失去了经济来源。马庄村以前就是一个采煤塌陷区,近年来依靠乡村旅游,村民们走上了“小康”之路。队员们还观看了习总书记在马庄村考察的视频。当时他称赞了80 岁的“非遗”传承人王秀英手工制作的香包。在得知这种中药香包很好卖,每年净收入有20 多万元时,习总书记很开心,还自己花钱买了一个。看到习爷爷这样给马庄村的香包“捧场”,队员们十分好奇,都想见识一下让习总书记“点赞”的香包什么样。

队员们参观马庄村村史博物馆

这里的香包不一般

队员们自发组成了“寻香小队”和“传香小队”,分别参观了香包大院,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香包,有鲜艳的中国红、金黄、宝蓝等颜色的,有牡丹、荷花、仙鹤图案的,有心形、柱形、球形形状的……队员们还了解到,这里的香包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设计不同样式,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一名细心的队员发现这些香包的香味都不一样,很想知道它们里面装的是什么。李奶奶告诉大家:“这些香包里有薄荷、藿香、艾叶、菖蒲等中药药材和香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效果和气味。它们都是‘非遗’产品。”随后,她拿起一个香包介绍道:“这款香包就有安神的效果,适合挂在卧室。”

在王秀英香包工作室里,王秀英的徒弟向我们讲述了王秀英“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让徐州香包“香”遍中国的故事:她多年坚持用20 多种中草药配料缝制祖传的中药香包。2013年,她被评为徐州市“非遗”传承人。2016年,仅王秀英香包工作室制作的香包就卖出了30 多万件,收入600 多万元,带动村里200 多名妇女实现了创业、再就业,让香包成为徐州市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如今,王秀英的香包不仅香遍中国,更香飘世界,已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马庄村也成为全国文明村、中国民俗文化村、中国香包村。队员们由此对王秀英奶奶肃然起敬。

队员伏勇睿看到缝制香包的工作人员手中的针上下翻飞,技术纯熟,十分佩服,进一步了解才知道,每制作一个香包,需要手工缝制200 多针。“怪不得缝制香包的奶奶们手上有那么多针眼和老茧!”

队员们观看工作人员缝制香包

“虽然缝制香包辛苦,但奶奶们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呢!”

队员们议论纷纷,同时有了新的疑问:“马庄村的香包为什么卖得这么好?”

“寻香小队”的队员们采访了身边参观的游客,发现人们喜欢马庄村香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的人喜欢中药香包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的人认为香包的实用功能大、寓意吉祥,有的人特意来这里购买习总书记买的同款香包……

在香包体验馆里,队员们合作完成了“香包之最评选”,评选出了最大香包、最具传统特色香包、最精致香包等。随着寻访的深入,队员们发现每个香包都蕴含着精彩的故事,都表达了对他人的关心与爱!

深入了解了马庄村的香包后,队员们感叹道:“难怪习爷爷在考察时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这里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和弘扬’。小小的香包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马庄村的重要产业,更是村民通向幸福生活的钥匙呢!”

两翼齐飞奔“小康”

在党员活动室里,队员们召开了“马庄村香包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成果分享会。我们告诉队员们:“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考察时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并引导他们探寻习总书记来到马庄村为香包“捧场”的深层次原因,深入思考马庄村的“特色”在哪里。

经过讨论,队员们总结出,马庄村的特色文化根植于香包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进程中——村民把香包产业与精神文明融合,既提高了收入,也留下了文化之根和乡村的独特印记,实现了民富村强的“小康生活”。队员们还认识到:习总书记心中有人民,关心农村脱贫致富工作,以购买马庄村香包的方式,对马庄村村民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表面看,习总书记是给王秀英的香包“捧场”,其实他是在为奔“小康”路上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捧场”。

队员们分享寻访成果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马庄村香包,助力马庄村村民逐梦“小康”,“传香小队”的队员们提出了许多金点子:在徐州建一个马庄村香包博物馆,陈列“非遗大师”制作的香包,吸引国内外游客;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销售……队员们也以自己的方式为马庄村香包“捧场”。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队员们看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徐州结下的硕果,感受到了马庄村村民的幸福生活,更明白了如果乡村振兴需要一双翅膀,一翼是产业富民,另一翼就是精神文明。马庄村的香包在助力村民们实现两翼齐飞奔“小康”。

猜你喜欢

香包秀英缝制
女衬衫缝制作业标准动作的优化设计
穿上了奶奶缝制的旗袍
端午香包
蟾蜍的大帽子
缝制香囊小记
端午节香包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同期听力(六)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