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镇静护理方案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26张姝研
张姝研, 王 晶, 安 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 辽宁 沈阳, 110000)
不恰当的镇静护理会导致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及谵妄发生率大幅增加,反复的气管插管操作又会增加患者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期间的痛苦[1-2]。目前, ICU镇静方式的选择仍存在较多问题,如相关评估工作不完善、频次不确定、患者镇静观念较差等[3-4]。国内对于镇静的相关研究[5-6]较其他医学领域研究。本研究探讨标准化镇静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6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纳入标准: ① 年龄18岁以上; ②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③ 资料完整且依从性高。排除标准: ①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② 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 ③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照组男41例,女37例,年龄20~73岁,平均(53.92±7.34)岁; 研究组男42例,女36例,年龄19~75岁,平均(54.23±7.4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主治医师及负责护士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给药方案,并且依据医师经验设置初始泵速。在镇静过程中,以Ramsay镇静评分为标准,每5 h对患者进行镇静效果评估,并且根据实时镇静效果调节泵速。
研究组患者予以标准化镇静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 确立专门护理小组,根据重症患者实际情况以及既往参考文献与实际案例,制定标准化镇静护理方案。该方案需明确镇静目标、镇静工具、镇静药物、镇静用量、注意事项等。方案制定完成后需请镇静治疗专家及危重症护理专家对镇静方案的可行性、系统性、安全性进行评估,依据专家意见进行方案修改,直至得到专家一致认可。研究前需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认可及科室主任同意方可实施,选取3例符合标准的患者进行预实验,以明确镇静方案的可行性。② 对ICU负责护士依据镇静方案进行专业镇静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治疗背景、研究目标及意义、镇静干预方法、实施注意事项等,落实各护士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标准使用情况,并且按照标准给药流程图计算初始给药速度并随时调整剂量。培训完成后对护士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可参与研究方案实施。③ 研究进行后由负责医师及护士建立镇静目标记录单,每3 h对患者镇静情况进行评估并填写,当患者镇静效果与预计镇静目标不符时,按照标准化给药流程图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并记录镇静记录单。若患者病情需随时进行镇静评估,则按标准随时调整剂量并记录镇静记录单。依据镇静方案为患者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在镇静过程中不断完善镇静方案。④本研究设立专门质量控制员,不定时进行治疗过程监控,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于依从性差的医护人员,取消其本次研究参与资格,以保证研究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置管时间、ICU留观时间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Ramsay镇静评分[7]: 1分为轻微烦躁, 2分为安静、配合, 3分为嗜睡但服从指令, 4分为睡眠中且可以被唤醒, 5分为沉睡、反应迟钝, 6分为深睡且无法被唤醒。得分1~4分时,评分与镇静效果呈正相关; 5~6分为镇静过度。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置管时间及ICU留观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陌生治疗环境及医疗器械的使用往往会导致患者身心状态发生变化,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8-9]。为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镇静治疗是ICU的重要治疗方法[10]。
标准化镇静护理是在常规镇痛镇静的基础上,根据科室及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以护士为主要实施者的标准化镇静实施措施。标准化镇静方案包括方案的制定、实施、质控、分析等[11]。镇静过程中需要护士依据镇静评估工具及患者情况进行镇静程度评估,以此作为镇静剂泵速调节的依据[12]。研究[13]表明,患者镇静后应处于被唤醒状态,方便与护士进行交流、评估,镇静应当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方案制定,方案制定应着重考虑患者呼吸功能、心肺情况、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然而,常规护理过程中存在医护人员担心患者躁动不安、存在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行为,给予镇静药物较多,导致患者处于深度镇静状态,进而出现交流障碍、拔管困难、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护患交流[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予以标准化镇静护理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患者,说明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应用标准化表单、实时设置镇静目标、规范化记录镇静效果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标准化镇静护理的优势[15-16]。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予以标准化镇静护理患者的置管时间、ICU留观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患者,说明实施标准化镇静护理方案后,根据患者镇静评分动态调整泵速可保证较好的镇静效果,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同时,因泵速调整及输注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降低[17-18]。
综上所述,标准化镇静护理方案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