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惊爆亏损,刚兑时代结束
2020-06-25徐庭芳发自上海
南方周末记者 徐庭芳发自上海
银行理财保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ICphoto ❘图
★短期的产品净值下跌是债券市场调整引发的价格波动,待市场情绪企稳,产品净值也会重回稳健。
过去即便过程中资产价格巨幅波动,理财产品也可以按资金池模式运作,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填补窟窿,只要银行不断地售卖理财产品,这个“游戏”就能玩到底。
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2021年开始全面实施,这意味着国内银行理财刚兑时代一去不复返。
向来以稳健、保本著称的银行理财也有了亏损的风险,这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情景。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已有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等旗下二十余只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告负。
这些亏损的理财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固收类产品通常指银行存款、债券、货币基金等,相较股市这类权益性产品,其收益和风险都不高。
上述净值告负的理财大部分就投向了债市。2020年5月开始,债市大跌,导致各类投向债券的金融类产品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但过去债市下跌时,银行理财为何没出现亏损?
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刚性兑付被打破,净值化管理要求银行能够及时反映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刚性兑付表面上让投资人得到了安心,却将风险积累在银行内部。
此外,宏观经济增速换挡,高增长又稳健的底层资产也不及过去丰富。
据财汇金融大数据显示,自2018年6月以来,银行理财的平均预期收益一路下滑,目前在3.7%左右,已是历史新低。
总之,银行理财保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受债市牵连
“我就是不明白,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怎么也亏钱了?”来自广东的投资者沈遇十分不解。
2020年5月,沈遇通过银行App买了一款名为“98天成长2号”的理财产品,产品介绍显示,这是一款固定收益类的开放净值型产品。然而自购入后,该产品几乎每天都显示为亏损。
沈遇说,自己购买这款产品唯一的理由就是“安全”,“标注的是中低风险产品,我以为至少可以保本,但现在每天亏损本金,银行也不给赎回”。
和沈遇遭遇类似情形的投资者不在少数,理财产品出现亏损的银行也不止一家。
比如招行名为“代销季季开1号”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于2020年4月17日成立,100元起购,100%主投固收类资产,其近1月的年化收益一度降至-4.42%。纯债类投资品本金亏损已属罕见,更不用提只用了两个月。
上述两款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均为R2。银行根据风险水平,将理财产品划分为R1—R5这5个等级,其中R1风险等级最低,R5最高。R2相当于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意味着预期收益不高,但投资风险较低。
“如果说在产品出售页面如实标明是高风险产品,那亏损了我心甘情愿。但中低风险理财每日亏损还不能赎回止损,这是为什么?”沈遇质问。
目前,沈遇的银行理财尚未到期,并不能得出亏损的结论。当前显示为亏损,是因为固收理财受债市下跌影响。
债券利率与债券收益的走势往往相反。年初受疫情冲击影响,经济预期较低,4月下旬,全球央行都开始释放流动性稳定经济,在降息降准的推动下,社会融资成本降低,债券利率下跌,相应地收益率一度攀升。
然而从5月起,疫情得到控制后复工复产,经济基本面企稳,货币政策也开始收紧。6月起,央行推出了一系列宽信用政策,但不同于以往放水金融机构,此次增量的社融额度都直接面向企业进行贷款。
一位券商固收交易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业内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信用最宽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直接引发投资者大幅回撤,导致债券价格再度大跌。
对于净值浮亏,招银理财方面给出的解释是,短期的产品净值下跌是债券市场调整引发的价格波动,待市场情绪企稳,产品净值也会重回稳健。多数债券持有到期,最终的收益率会向利息收益靠拢,不会出现净亏损。“我们仍需要关注产品长期业绩,正确看待短期净值波动,无需为短期波动而担心。”
估值办法改变
债市暴跌只是导火索,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估值方法发生了改变,这也使得亏损完全暴露在投资者眼前。
根据资管新规的规定,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化管理能够及时反映资产的收益和风险,以往银行的理财产品多数采取预期收益的形式,有一些会有笼统的投资范围,但投资者无从了解自己购买的理财究竟投资了什么,更不会知道该产品在公开市场上的价格。
“之前监管就有要求,要求每家银行在2019年底前必须发出一只净值型的理财产品。”就任某大型城商行金融市场部的李瑞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向开放净值型产品转型,第一步就是采用公允价格(市值)进行估价,并每天向投资者公布净值。在一些开放型产品里,净值型产品还必须告诉投资者产品投向哪些领域,甚至列出前十大、前十五大的投向。
这本质上是为了从根本上打破刚性兑付,让投资者在明晰风险、收益的基础上,自行承担一切后果。
净值化也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观感”。此前银行理财产品对于债券投资大多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即银行理财对成本、未来的价格进行预估后,在两点间画上一条直线,或者是一条平滑向上的曲线。这使得产品净值看起来不受市价波动影响,慢慢爬坡,也向投资者释放了产品稳健的信号。
即便过程中资产价格巨幅波动,理财产品也可以按资金池模式运作,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填补窟窿,只要银行不断地售卖理财产品,这个“游戏”就能玩到底。
“以前的理财都是预期收益率,并不披露净值波动。但不披露,不代表没有波动。”李瑞说,债市是从高位跌落,净值大幅下挫的感觉会更加明显。
比如招行的“季季开1号”产品,年化收益一度为-4.5%,但这只产品在近一个月内实际下跌只有-0.34%,-4.5%是近一个月跌幅乘以12个月得出来的数字。
此时,产品的净值类似于股票价格,净值能够真实反映产品的市价,却不是理财产品的到期最终收益。换言之,如果债市不出现长期性的大幅下跌,即便暂时跌破净值,也并不一定会导致到期后的本金亏损。
在李瑞看来,与其说是投资者购买了收益差的产品,不如说是不幸地在债券点位较高时候选择了入场,紧接着就迎来一轮大幅的调整。
“极端行情下的收益曲线一定是倒U字形的,如果投资者恰好在这个时候买进,很大可能会产生亏损。但并不意味着产品本身存在问题,如果拉长看半年期或一年期,收益整体仍然是向上的。”李瑞说。
同样投向债券市场的基金类产品经历了更惨痛的暴跌。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多只债券型基金净值在6月初出现大幅回落,超100只债基一天内净值就跌超0.5%,过去,大部分债基的年化收益只有4%左右。
打破刚兑
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2021年开始全面实施,这意味着国内银行理财刚兑时代一去不复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甚至本金亏损将是市场常态。
刚性兑付时代,银行理财的本质其实是影子银行。
2004年2月,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发行了内地第一只理财产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破冰。但和基金公司运营的资产管理业务不同,银行理财一开始就用了“预期收益”这一做法,给到客户相对明确的一个收益率,并且为此做了隐性担保。
曾任某城商行高管的谢春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这并非银行为了和其他资管机构竞争而采取的非常手段,而是为了“超额留存”。超额留存是指将固定的收益给客户,其余的收益全变为银行的管理费,而不是像基金公司那样拿管理费抽成。
这一运作方式直接给后来的刚兑埋下伏笔。
之后的非标(非标准化债券)业务流行起来,银行可以直接通过信托通道向企业发放贷款,具体就是向信托公司购买信托计划,来变相达到放贷目的。然而愿意走信托渠道而非银行体系融资的企业和项目,风险往往较大,银行则通过非标变相规避了贷款的风控审核。
2013年,非标已然成为影子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同年3月,银监会颁布《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8号文),规定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资产,不得超过理财总额的35%,以及银行总资产的4%。
2014年后宏观经济政策再度宽松,理财资金也大举进入A股。隔年6月股灾发生,但关于配资从何而来、入市的资金有多少的争论至今没有答案。
北京东方引擎资本创始合伙人吕晗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银行此前进行刚兑,靠的是资金池,相当于一个银行在自己资产负债表之外的“备用池”。
通常情况下银行进行存贷业务,都必须匹配相应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各类安全垫,但在经济增速较高的早年,理财“备用池”广受银行欢迎,因为表外理财不受一系列的政策制约。
这也是为何银行不怕刚兑的原因,一旦理财产品不达预期甚至违约,银行完全可以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弥补,因为所有理财都在一个不受约束的池子里。甚至银行只需继续售卖新的理财产品,保证池子的资金不枯竭就可以。
而一旦经济增速放缓叠加金融去杠杆,这类资金池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致使投资人和储户血本无归。
截至2016年底,全行业理财规模已经超过30万亿元,但业内遵循的规则仍是十多年前的一则暂行管理办法。2017年,金融去杠杆成为当年金融行业的主基调,修订资管新规被正式提上日程,并于2018年4月正式定稿。
伴随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逐步转型净值产品,银行理财以往依靠拆东墙、补西墙,甚至是不断包装资金池卖给下家的行为无以为继。
“真正考验银行能力的时候到了,大家都在阳光下,谁做得好做得不好一目了然。”谢春说。
(应受访者要求,沈遇、李瑞、谢春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