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本表达培育语文素养
2020-06-24倪红琴
倪红琴
内容和形式是语文这枚硬币的两个面,学语文,既要理解内容,也要领悟文本要表达的思想。近年,指向表达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兴未艾。如何通过解读文本,体验文本表达之妙,激活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其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一、在文本架构中体验表达之妙
1.发现选材角度的独特之处
学习《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时先要带领学生发现作者选材角度的独特之处。让学生读题思考,如果你写四季之美,会写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显然,这篇文章没有遵循通常的写作思路,抓住四季特有的景物如春花秋月,夏阳冬雪来写,而是抓住了四季中较为独特的四个时段展开描述。这样的视角与众不同,表现了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2.揣摩表达的维度
发现了作者是从不同时段表现四季之美后,还可进一步理清框架:各个时段分别是从什么维度写的。这个问题关键不是让学生精准或一致地说明维度,而是引导他们发现四个季节各具特色的美,明白作者表达的维度灵活多变。因此,可以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悟到春天的黎明最美的是天空色彩的变化,这是色美;夏天夜晚最美的是月光和萤火虫的光,这是光美;秋天的黄昏最美的是飞翔的鸟儿、风声和虫鸣,这是物美;冬天的早晨最美的是燃起炭火取暖,这是事美。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表现维度,避免了重复或雷同,使文章内容灵动多变。
3.聚焦表现手法
教学继续深入,就要聚焦表现手法,感知和探究意象的共性。文章较短,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玩味,逐步探究表现手法。一是围绕课后习题,关注文中景物描写的背景。二是聚焦作者着力描摹的对象:闪着微光的萤火虫、比翼而飞的大雁等,这些都是动态变化的景象,进而发现作者都是基于大背景写小景象,动静结合,相得益彰,表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思和感悟。
二、在比较阅读中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
发现语言形式,关注语言形式,深入研究语言形式,才能学到表达的艺术。教师解密文本形式,能让学生学得通达晓畅,提升表情达意的能力。以《望月》的教学为例:
(一)比較语言形式,发现文本的巧妙
1.比较动词,精准表达
《望月》一文中动词的运用丰富生动,匠心独运。教学中,先让学生找一找作者写“我”眼中的月亮和小外甥口中的月亮分别用了哪些动词,然后比较这两组动词各有什么特点。经过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一组为书面语,多是双音节词,显得优美舒缓;另一组是口语,多为单音节词,显得俏皮可爱。因此,“我”笔下的月色宁静优美,小外甥口中的月亮调皮可爱。
2.比较短语,涵养语感
还可让学生找写“我”眼中的月亮和小外甥口中的月亮分别用了哪些含有“的”或“地”字的短语,通过比较,学生很快会发现第一组短语比较长,都是书面语,节奏舒缓,优美;第二组短语比较简短,更符合口语的特点。不同的短语,描绘出了不同风格的月夜景色。
3.比较片段,领会特征
在上述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读比较“我”眼中的江天月景和小外甥口中的月亮童话这两个段落,学生自然会发现这两段语言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我”眼中的江天月景,体现了散文语言的优美细腻,小外甥口中的月亮童话体现了口语的简洁灵动。
(二)基于不同文体,自主想象创编
在充分阅读后,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了,这时应趁热打铁,让学生写出心中的月亮。可以写成散文,可以写成童话故事,也可以写成现代诗歌。让学生自由选择语言形式,表达独特的遐想与感受。例如:
生1:月亮像一枚银色的贝壳,闪耀着清亮清亮的光辉,我多想把它摘下来,看看里面藏了多少珍珠啊!
生2:月亮像什么?月亮像一个贪吃的女孩。它最爱吃星星面包,渐渐地越来越胖,成了一个大胖子。月亮害羞了,决定不再吃星星面包了,终于它又变苗条了。可是,忍了半个月,它又开始偷吃了……
三、在知识拓展中锻炼语用能力
了解文体的特征是学习议论文的金钥匙。议论文的三要素,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得出结论的论证结构和夹叙夹议、正反论证、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等知识是这一文体的教学重点。就《学与问》一课来说,教学的重点是学习如何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理解“事”与“理”之间的联系,并尝试仿写。教学的难点在于搜集了名人勤学好问的事例后,要学会分析和判断,用概括性的语言叙述事例,并提出精炼的观点。
(一)引入概念,拓展知识结构
在解读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时,学生很容易找到两位名人的事例,即第2自然段用哥白尼的事例论证要“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第4自然段用沈括的事例论证“在求知的过程中,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学习的坡度在哪里呢?就是第3自然段,这里没有明显的事例,该如何跨跃这个学习之坎呢?可以分三步进行:1.概括主要内容;2.理清结构脉络;3.引入新的概念。
着眼说理文鲜明的文体特征,把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发现“事”与“理”的关系上,放在论证逻辑的探究上,放在论证顺序的感悟中,学生就很容易把握文章的结构。教学时,无需避讳专业术语,学生能够接受,且一些专业术语对学生理解课文也是有帮助的。
(二)提炼概括,锤炼写作能力
1.分享名人故事
课前让学生搜集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如《宋濂冒雪访师》《陶弘景菜园求学》《勤学好问的伽利略》等。
2.选取合适的事例
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课文还有一个自然段,你认为用谁的事例比较合适?”通过交流,可以发现哥白尼和沈括一个代表外国,一个代表中国;一个代表现代,一个代表古代,从而发现如果再添加事例,选取一位当代科学家的事例比较合适。
3.提炼精准的观点
出示《屠呦呦:我与青蒿素有不解之缘》中关于发现青蒿素的过程的文本,让学生提炼重要事件:如 “走访老中医”“整理古代医学典籍”“多次实验”“第191次低沸点实验”等。从而提炼出观点:在求知的过程中,要把勤学好问与亲自实验结合起来。
4.浓缩故事的内容
引导学生根据观点把故事内容浓缩为150字左右的小故事。如:屠呦呦为了研究抗疟新药,先走访老中医,并整理古代医学典籍,最终获得了640方中药抗疟药方。接着做筛选实验,发现200多种中药的提取物的抗疟效果有限。后来,她在《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灵感。她将实验对象锁定在青蒿上,但由于提取方法不当,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最后,屠呦呦采取了低沸点提取青蒿的方法,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发现了抗疟神药青蒿素。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文本表达,从读中悟写,使阅读、写作融为一体,帮助学生练就扎实的语用能力,提高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