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村干”队伍 服务乡村振兴
2020-06-24董国喜
董国喜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总体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党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所作出的庄严承诺。重大决策部署能否落地落细落实,目标任务能否如期实现,基础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而最重要的在于要有一支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村干部扎根基层一线,是连接群众与各级党委政府的纽带和桥梁,肩负着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既要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又要稳扎稳打、踏石留痕;既急不得,也慢不得,更等不得。就淮安市淮阴区村干部队伍整体情况而言,结构不优、素质能力不强、干事创业动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村庄事业发展的“痛点”和“堵点”,亟需我们攻坚和破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更是奋斗的方向。去年以来,立足村干部队伍现状实际,淮阴区着力强化源头管理,加强顶层设计,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之路,有助于推动全区村干部队伍建设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聚焦“谁来干”的问题,村干部实现由“选人难”到“选择谁”的转变。村干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骨干力量。淮阴以村干部队伍建设规范提升、机制优化为重点,出台村干部规范化管理“1+3”系列文件,探索村干部规范化管理的路径。资格认证“严准入”。推行村干部任职资格认证制度,明确村干部职数为每村5至7人,对户籍人口达6000人以上的村,可酌情增加村干部职数。设置三个等级岗位,明确相应资格条件,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一般不作为换届提名人选。目前,首批896人通过资格认证,村干部、村书记持证率分别达42%、59.2%;村干部平均年龄较以前下降2.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提升6%。振兴专干“蓄活水”。设置村级“振兴专干”专岗,引入一批具有大专学历以上、35周岁以下的优秀人才,充实村级后备干部中坚力量。将村干部任职资格认证与“振兴专干”招聘有机融合,择优选聘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人员逐步充实进村“两委”班子,进一步蓄足村干部队伍“源头活水”。目前在岗的“振兴专干”已达135名,3人已担任村书记。脱产挂职“提动力”。建立常态化优秀干部到村脱产挂职制度,根据工作履历、专业背景等分别派到软弱涣散或经济薄弱村任村书记或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目前,已从区镇两级选拔3名退出岗位的正科职领导干部和18名85后优秀年轻干部赴村任职。
聚焦“干得好”的問题,村干部实现由“将就干”到“讲究干”的转变。“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淮阴紧扣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主线,聚力提升村干部素质能力“硬内核”,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打造人才“孵化摇篮”。联合本土高校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基地,开办村书记乡村振兴论坛,依据村居资源禀赋、特点优势等组建10个专项行动小组,让乡村振兴在村居深处发力、实处着力。目前,已开办论坛8期,培训5600余人次;形成“1+10”专题调研报告,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支撑。注重培训“靶向滴灌”。制定村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规划,编印村干部《应知应会知识读本》,分主体、分领域对1680余名村干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培训,推动“被动式”“漫灌式”培训向“靶向式”“滴灌式”培训转变,最大程度提高培训效益。强化典型“引航领路”。结合村书记自身发展特点,通过事迹挖掘、跟踪培养、经验总结等方法,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动发展、兴产致富等方面的典型带动作用,为村干部干事创业做出标杆、放出样子。目前,已培育40年“优秀老支书”1名、省“百名示范”村书记2名、市县乡共管书记7名,选育“五型头雁”28名,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60%。
聚焦“待得住”的问题,村干部实现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旗帜鲜明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干部担当负责、撑腰鼓劲。强化政治激励,让有为者有“奔头”。全面推行“六有六化”村书记专职化管理模式,建立以任职年限、工作实绩、学历层次等为基础条件的五级管理体系,注重把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一线的优秀村干部纳入乡镇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培养库,在干部选拔任用、公职类考试、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人选等方面予以优先,强化村干部的社会认同。强化物质奖励,让有为者有“甜头”。构建“基本报酬+档位报酬+考核报酬”的“三级十八档”薪酬体系,配套制定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区财政新增村干部报酬投入5000万元、发放乡村振兴“五星”创建考核报酬465.6万元,村干部岗位“磁力”明显增强。强化精神鼓励,让有为者有“劲头”。推出村干部“三项机制”,完善政治生日、重大疾病探视等制度,提振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开展乡村振兴综合考核,评选推动乡村振兴优秀村(社区)、进位村(社区)、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建立40年“金牌书记”、30年“银牌书记”和20年“铜牌书记”特岗补贴制度,真正将村书记打造成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岗位。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淮阴区委书记,淮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任)
责任编辑:李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