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生态的治理策略

2020-06-24金英喆

锦绣·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时代

金英喆

摘 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下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也将重塑网络舆论生态。本文围绕全媒体视域下网络舆论生态环境面临的网络舆情发酵速度加快、官方网络话语权弱化、群体非理性传播加剧等新挑战,并全媒体视域下如何加强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建设从公民利益表达渠道、舆论引导主动权、网络法律法规、公民公共理性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旨在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在全媒体语境下精准施政能力等方面提供一定借鉴,助力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一、全媒体视域下网络舆论生态环境面临的新挑战

(一)网络舆情发酵速度加快。

全媒体时代,大众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发酵速度加快。以抖音快手平台、微信公众号为典型代表的自媒体时代到来,不同群体和个人可以通过自媒体轻易地抛出舆论话题。这些舆论话题因其刺激性或公共性,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引爆舆论,成为舆论热点。对时效性和独家性的追逐,必然导致舆论热点频出,而且难以控制。网络突发事件快速传播,这就对提升舆情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然而,在当前网络舆情治理中,有些部门对网络舆情反应迟缓,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简单粗暴的“删堵封”将面临“失灵”的风险。同时,首次官方权威发布信息的准备时间窗口将越来越小,“黄金回应时间”将越来越短。

(二)信息泛滥消解官方网络话语权。

全媒体时代,万物互联,媒介间边界将逐步消失,“人人都是麦克风”。媒体成为万物互联连接的节点,是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出现了胡泳在其著作《众声喧哗》中提出的“共有媒体”这一现象。如今的公民记者、自媒体等,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第一时间报道某个事件的人。“媒介杂交释放出新的力量和能量,正如原子裂变和聚变要释放巨大的核能一样”。传播媒介边界消失,带来的信息泛滥现象尤为严重。

在网络媒介中能够吸引大量点击率和关注率的信息,很多都是深谙受众心理和偏好的负面新闻,降低了民众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全媒体时代使政府丧失了传统媒体时代权威体系的中心地位,丧失了话语和信息的垄断权。这是官方主流媒体必须正视的风险。

(三)新的媒体布局与传播方式加剧了群体非理性传播。

全媒体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或加剧了群体的非理性。近年来“舆论反转”的现象频频出现就是佐证。某个事件通过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引起受众和媒体的关注,随着更多信息的披露,剧情突然发生逆转,产生事件发展初期和后期舆情表达的不一致或逐渐呈现逆向转化态势。比如罗一笑事件,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80后白发书记事件,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等。

一次成型的新闻,深度报道等越来越少,受众接受到的全是事实的诸多碎片化,片面化,在媒体暗示和群体信念的传染下,情绪很容易被不断变换的标签牵制和误导,造成“群体冲动”。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对媒介影响潜意识的温顺的接受,使媒介成为囚禁使用者的无墙的监狱”。

二、全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生态的治理策略

(一)加强制度化建设,保障公民利益表达渠道畅通。

在网络舆情问题中,制度设计的重点应当是引导网络舆情而非控制网络舆情。要构建立体化府的舆论沟通平台,发布政府权威信息。除了传统的政府门户网站之外,政府舆论沟通平台和方式还应该包括微博、微信、各大论坛和网络社区等对网民极具影响力的新兴网络载体。要把政务博客、政府网络发言人、网络听证等网络平台建构成更为规范化的网络公共平台,不断完善信访制度,全面开展领导接访下访活动,把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在当地。不断完善各项法律制度,让公民在每个案件中体会到正义的力量,引导群众通过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二)提升领导干部网络素养,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政府部门需要提升网络素养,包括网上联系群众、用网、上网的能力,又包括尊重网络规律、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第一,政府要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舆论管理的能力。政府部门要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根据过去已经发生的网络舆情进行数据分析,对网络舆情海量数据进行占有、控制、分析、处理,拥有应急处置和舆论导控的主动权。第二,培养建设网络舆论生态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当前网络网络舆情的组织形式日益专业化,利益集团熟练地在网络上传播其观点或故意制造热点。而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置上述現象的人员非常欠缺,是当前阻碍我国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此亟需相关领域的人才队伍配备与建设。

(三)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第一是要尽快建成完备的网络法律体系。要完善现有的关于网络治理的法律法规,并尽快制定相关网络舆情监管与网络数据利用方面的法律或法规。第二。行业自律。维护和保证网络环境健康有序,行业自律才是最重要的武器。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用法律营造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

(四)注重培育公共理性,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

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借助5G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精准把握和创新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以及广大群众的重点关切,真正实现“网络群众路线”。比如:“学习强国”APP上线,《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核心官媒党媒积极求新求变,主动入驻当今火爆的快手、抖音、微博等平台。抖音里一向端庄严肃的主播化身为搞笑段子手进行新闻播报;抖音上的人民日报,会采用年轻的参与方式,改变传播的语态,顺应年轻人的市场和喜好,发布的每一条内容都能获得高点赞,把正能量、励志、欢乐传递给更多人,也通过这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更多年轻人了解新闻事实,心系祖国。官媒的“接地气”精准把握了群众的需求,主动出击,占领主动传播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6.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9.

[3]马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19.

[4]胡树祥,韩建旭.习近平对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8(4).

[5] 杜小峥.网络意识形态视角下的网络舆论生态治理[J].新闻爱好者,2016(9).

[6]李长斗.互联网发展新态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时代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消费舆情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