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对比

2020-06-24刘永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修补术穿孔腹腔

刘永杰

(隆安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2799)

0 引言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指活动期溃疡向深部转移并穿过浆膜,属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等到溃疡破裂后,患者腹部可能出现剧烈疼痛,难以忍受,甚至扩散至右肩及后背,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1]。临床通常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既往开腹修补术能够有效缓解病情,但效果并不理想,创伤较大,术后可能产生较多并发症,不利于病情快速康复[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将腹腔镜运用于手术治疗中,受到临床及患者的广泛认可,降低对患者的伤害,防止术后并发症产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本文对此进行研究,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遵照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15 年4 月至2019 年5 月纳入的90 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其中45 例实施腹腔镜手术作为研究组,另45 例实施开腹手术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24 例,女21 例,年龄27-73 岁,平均(51.69±1.05)岁,胃溃疡穿孔17 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8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22 例,年龄26-75 岁,平均(51.28±1.12)岁,胃溃疡穿孔19 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6 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给予全身麻醉,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在其腹腔上创建镜孔,并在脐部进行弧形切口,利用气腹针刺入并创建气腹,取出气腹针,放入腹腔镜。在腹腔镜引导下,明确病灶大小及具体位置,检查是否有肠液内容物流出,收集少量病变组织进行活检。切除穿孔边缘位置,同时清除病灶后缝合,扩大网膜遮盖,反复清洗腹腔,吸净冲洗液,放入引流管,妥善固定。对照组:实施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给予全身麻醉,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在患者上腹正中进行切口,寻找病灶并使穿孔区域暴露,选择缝合针及吸收线在穿孔位置进行全层间断性缝合操作,防止穿孔周边泄露,同时扩大缝合范围至外边缘5 mm 左右,将系线结覆盖在大网膜上,检查无误后缝合切口,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4]。记录两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出血量、肠蠕动恢复及住院时长,评价两组治疗结果,并观察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及腹腔脓肿等)。总有效率:治疗后相关症状消退,溃疡愈合为显效;治疗后相关症状减轻,溃疡创面明显缩小为有效;治疗后未能得到以上结果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5×100.00%。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研究中选择SPSS 18.0 系统计算数据,其中(±s)表达计量数据,选择t 检查,而百分比表达计数数据,选择χ2检查,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后选用P<0.05 表达。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手术状况。研究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出血量、肠蠕动恢复及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手术状况

表1 对比两组手术状况

组别 n 手术时长(min) 切口长度(mm) 出血量(mL) 肠蠕动恢复时长(d) 住院时长(d)研究组 45 52.03±4.69 15.94±3.88 30.32±2.55 1.44±0.38 5.88±1.26对照组 45 64.17±5.22 85.01±7.42 66.47±3.02 3.02±0.93 7.46±1.48 t - 11.605 55.335 61.353 10.550 5.453 P-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总有效率[n(%)]

2.3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15.56%(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用药不当、精神状态、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存在关联,随着疾病不断发展,症状明显加重,加上疾病具有起病骤急、病情发展迅速及并发症较多等特点,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临床治疗的困难程度[5-6]。若未选择有效治疗,患者可能产生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受到医疗界重点关注。

既往临床多采取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需要切开患者腹部,随后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虽然能够有效确定病灶位置,但切口较大,过度暴露腹腔,极易导致出血过多,增加对患者的伤害,不利于病情康复[7]。随后医疗技术及器械不断发展,临床发现腹腔镜修补术效果更好,可有效弥补大切口操作的缺陷,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受到临床及患者的广泛认可。本文对此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出血量、肠蠕动恢复及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15.56%(P<0.05),提示研究组可进一步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长,促进病情早日康复,安全性高。腹腔镜修补术中主要在腹腔镜引导下进行操作,不仅能保证术野清楚,还可使患者腹腔处于封闭状态,防止脏器暴露,有效减少出血量,加上切口长度较小,术后疼痛较为轻微,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促进早日下床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产生,保障患者身心安全。但术中应重点注意溃疡恶变或者胃癌穿孔现象,同时应加强对腹腔冲洗操作的重视,彻底清洗腹腔,避免术后出现腹腔脓肿,尤其是腹腔污染严重者,必要时可通过调整体位达到彻底清洗目的。

综上所述,腹腔镜修补术运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效果显著,降低对患者的伤害,促进病情快速恢复,减少并发症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修补术穿孔腹腔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负压引流预防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应用体会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对比研究
穿孔瓷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