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坡道上的家》:没有女人天生就是母亲

2020-06-24

时代邮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涉案人员陪审员沙子

定价:48元

作者:[日]角田光代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2月

日剧《坡道上的家》热播时,曾掀起公众对初为人母的年轻女性育儿处境的关注与激烈争论。原版小说对女性心理更加洞察幽微,比起摄影镜头的快速移动和切换,小说的视角也更加凝聚,紧紧围绕女主人公里沙子展开,一点一点揭示她的心路历程。

老公是阳光暖男,有不错的薪水,女儿活泼可爱,婆媳相处不错,作为全职主妇,里沙子的生活符合大众家庭文化意义的“幸福”。但是,小说家看到了更深刻的、那些难以名状的隐痛,没有女人天生就是母亲,为了成为称职的母亲,女人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小说的核心是一起案件。被告安藤水穗溺杀女婴。里沙子恰巧被选为候补国民参审员,在陪审时间里,随着涉案人员的辩护与案件细节的逐渐展开,里沙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什么样的母亲会杀死孩子?什么样的心理驱动会让人犯下这样的罪行?

人们所确信的事情,并不等于是正确的。陪审员的身份赋予里沙子特别的观察视角。涉案人员各有立场,各有想要保护的人,陪审员因教育、观念等的不同,各有各的看法,甚至连法官也会流露主观的想法。小说多处情节突出里沙子感觉到的强烈的不和谐感,她试图解决不同意见之间的认知分歧,她努力解释、表达,但是,除了六实之外,其他参审员都与她非常隔阂,这反过来也促使她产生自我怀疑,她所思考的,是否就是正确的呢?她是称职的参审员、称职的母亲吗?

人们的位置和归属就像是有色眼镜,过滤了特定的细节信息,并有选择地挑选关注点,隐性偏见在其中发挥作用。水穗婚前的经历让她的品德受到质疑,人们很难去真正追索究竟是哪些变量导致了最后的结果。里沙子为水穗进行的辩护,本质上也是所有年轻母亲的自我辩护。

里沙子和水穗是一组镜像。小说明确地、不断地强调里沙子的代入感。在我们的文化里,两性的差别经常将双方处于相互对立。婚后的女人仿佛注定从属于丈夫,一旦身为母亲,更要以母爱为本能,全心全意地抚育孩子,一些些的疲累,一些些的不周到,就可能被认为没有尽到职责,而社会宽容对待男性育儿,爸爸们似乎偶尔亮个相就不错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甚至是无意识的,女性自己也难以觉察问题的根源而无法诉之于口的,在大众看来更是习以为常天经地义的,固化的家庭阶级结构。如此微妙,如此不对等,一点点消解女性的自信心。连孩子都带不好,是多么没用的母亲啊,只是这样倔强着,努力想做好却很难达到,在某个临界点终至于奔溃。

本书所展示的,是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普通日常。在这里,女性的诉求,首先是作为女人自身的存在,然后才是母亲。

猜你喜欢

涉案人员陪审员沙子
论《监察法》中的涉案人员及其权利保护*
论《监察法》中的涉案人员:规范意涵、角色定位及其制度建构〔*〕
一粒沙子的历史
纽约州“审判陪审员手册”
一粒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