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别录》、《七略》之编撰

2020-06-23马光华韩茜滑小莉周怡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马光华 韩茜 滑小莉 周怡

[摘 要]史学家范文澜称赞:“西汉有《史记》《七略》两大著作,在史学史上是辉煌的成就。”本文新考证继司马迁编撰《史记》之后,刘向又在其地:汉天禄阁、石渠阁(西安历史文化遗址)编撰《别录》、其子刘歆在此继承父业、编撰完成的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七略》,编撰起止时间:约为“汉河平三年”(公元前二十六年)——“汉哀帝建平三到四年”(公元前两年到公元前三年) ;并对其校书及参编人员进行了新增再探——《别录》、《七略》的又几位参编者——班斿、王龚等。

[关键词]《别录》;《七略》;汉天禄阁;刘向与刘歆;班斿;数术略;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0)02-0049-04

Abstract:Fan Wenlan, a historian, praised that "there were two major work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records of history and seven strategies, which wer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the history of history." In this paper, after Sima Qian's compilation of historical records, Liu Xiang compiles "bielu" in Tianlu Pavilion and Shiqu Pavilion of Han Dynasty (Xi'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 and Liu Xin, his son, inherits his father's work and compiles the first catalogue of classification in China - qilue. The compilation starts and ends in about three years of hanheping (26 B.C.) - "the third arrival of Jianping, Emperor AI of Han Dynasty" Four years (from two to three B.C.); and the new and re exploration of its school books and its staff - the other several editors of bielu and qilue - Banqi, Wanggong, etc.

Key word:Qilue; Tianlu Pavilion of Han Dynasty; Liu Xiang and Liu Xin; Banqi; shushulue;

引 言

关于经典文献、 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七略》及其雏形《别录》,其研究已达数千年之久,且有各学科学者参与。为进行省、市级课题调研,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自信学术研究,并协调好其与大西安发展规划之关系,亲赴汉长安城天禄阁与石渠阁遗址——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地方,且独辟蹊径、检索古今各类、各学科文献、相互印证,进一步考证《别录》、《七略》的编撰时间及地点;并探讨刘向、刘新父子之外的其他作者。

1 《别录》、《七略》的编撰起始及完成时间

1.1 编撰起始时间

《七略》的编撰时间始于何时?据《汉书·成帝纪》载:“(河平三年)秋八月乙卯晦,日有蚀之。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1]

笔者推算:“汉河平三年”约为“公元前二十六年”;又据“干支纪年法”等推算:“秋八月乙卯晦”,约为“公元前二十六年秋末冬初”、据《汉书·艺文志》载:“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谒者陈农求遗书於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1]

上述可知:刘向当时编撰的为《别录》——“撮其旨意,录而奏之”

再依《汉书·艺文志》载:“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1]即可推论:刘向去世后,(汉)哀帝再次指使其儿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继承已故父亲的大业,继续编写图书、档案目录。

1.2 编撰完成时间马光华,等.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别录》、《七略》之编撰[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

据《汉书·刘歆传》载:“(哀帝初即位)复领五经,卒父前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为《七略》。”[1]

上述古文献可说明了:

“(漢)哀帝即位不久,继承已故父亲大业,(儿子)刘歆集中整理六艺群书,成功编制了《七略》”

推算分析:汉哀帝即位的时间是建平元年,约为公元前六年:

分析认为:而哀帝即位之初,最少也在“上任数月后”,“指使刘歆继续整校图书,(编写图书、档案目录)”,而刘歆最少需要两三年时间,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成《七略》——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

故认为:《七略》编撰完成时间:约为汉哀帝建平三到四年左右,即公元前两年到公元前三年左右。

2 《别录》、《七略》的编撰地点——丝路起点:汉天禄阁等地

在汉天禄阁等实地调研的碑文:“天禄阁是西汉初萧何建造的。位于未央宫前殿正北,与石渠阁东西相望。二者都是藏图籍处贤才的所在。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档案馆和图书馆。著名学者杨雄、刘向等都曾在此校书著述。至今遗址上还有刘向祠,表达后人对这些学者的纪念。”

上述这段碑文的记载,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1)天禄阁是西汉初萧何建造的,位于未央宫前殿正北,与石渠阁东西相望;2)两个地方都是收藏图书典籍的处所。也是著名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3)此两处“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档案馆和图书馆”,笔者对此有看法:我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应为“殷墟”——此点笔者之后将专门论证。4)著名学者杨雄、刘向等都曾在此校书著述。刘向祠遗址的保存至今,表达后人对这些学者的崇敬之情。而刘向在此“校书著述”的成果为:《别录》;

上述说明了“汉天禄阁”为《别录》、《七略》的编撰地点之一

又据《汉书》记载:

“向字子政,本名更生。……会初立谷梁春秋,征更生受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复拜为郎中、……师古曰:‘三辅旧事云石渠阁在未央大殿北,以藏秘书。”[1]1500—1501

“成帝即位,显等伏辜,更名向。……而上方精于诗书,观古文,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1]1515“年七十二卒,卒后十三岁而王氏代汉。”[1]1527

“向三子皆好学……少子歆,最知名。”[1]

“歆字子骏,少以通诗书能属文召,见成帝,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向死后,歆复为中垒校尉。

哀帝初即位,大司马王莽举歆宗室有材行,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贵幸。复领五经,卒父前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为七略。语在艺文志。”[1]1527

“赞曰:……七略剖判艺文,总百家之绪……”[1]1531

《汉书》这段记载及颜师古的注解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刘向在石渠阁讲授“五经”;2)而石渠阁位于未央大殿的正北面,为收藏图书、档案的地方——国家图书档案馆;3)刘向的三儿子(小儿子)刘歆最聪明;4)刘歆先后接受若干位皇帝的诏令,会同父亲刘向以及之后继承已故父亲的大业,(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撰并完成了《七略》——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5)史书(作者班超、班昭兄妹)称赞:《七略》剖析了……,总论了诸子百家所著文献的学术观点精华(摘要)——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的开创性,也为我国目录的优良传统;

上述几部分也均说明了:

1)《别录》、《七略》的编撰地点为天禄阁;2)石渠阁为刘向等著名学者讲授“五经”及研究经学的地方;3)石渠阁是否也为《别录》、《七略》的编撰地点,起码所有资料为国家所收文献。

3 《别录》、《七略》的参编人员新考证

检索各类文献及实地考证后,认为:《别录》、《七略》的参编人员除刘向、刘歆父子外还有:任宏、尹咸、李柱国、陈农、富参、班斿、王龚等。古文献《汉书·艺文志》载:“至汉成帝时,以书颇散亡,谒者陈农求遗书於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1]

上述这段古文献记载说明、考证了以下几个问题:

1)汉成帝时,因为书籍多为丢失、毁亡等,故命令陈农向天下搜求遗失的书籍;——此乃我国延续多年的一个优良的文化传统;2)故皇帝下诏书:命刘向校对整理经典及先秦诸子之书籍及诗词曲赋等类的书籍、任宏(步兵校尉——军官职务)校对整理军事方面的书籍、太史令(国家图书档案馆馆长)尹咸校对数术方面的书籍、侍医(皇宫里的医生)李柱国校对整理方技类的书籍;3)说明了参加校书整理、编写《别录》的人除刘向外,还有陈农、任宏、尹咸、李柱国及刘向的儿子刘歆——“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即:汉哀帝又一次指使刘向之子、侍中奉车都尉(官职)刘歆继续完成已故父亲的大业;4)每一书整理校对完之后,刘向整理每条篇目,集中其最重要的内容摘要,记录之后向皇帝奏之——即编成了《别录》;5)刘向担任了“总编”的角色,任宏等担任了军事等各类书籍的“责任编辑”。

除上述参编人员外,再对富参、班斿、王龚等人的参编进行考证:

首先考证富参:

古文献——《列子》书录:“臣向谨与长社尉臣参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臣向书六篇,臣参书两篇,内外书凡二十篇。”

这段文献说明了刘向与(长社尉臣)富参都参加了校对整理图书、编写《别录》的工作。《列子》中的“臣向”指的是“大臣(光禄大夫)刘向”; “臣参”指的是“(长社尉臣)富参”。

古文献——《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刘向《别录》云:臣向谨与长社尉杜参校中秘书” [1]。

上述也说明了富参参加了校对整理图书、编写《别录》的工作——杜参即为富参。

当然对富参参加此项工作也有异议——武汉大学曹之教授提出了此观点,因篇幅所限,在此先将两种观点保留——之后再专题探讨。

再考证一下班斿:

《漢书·叙传》:“斿博学有俊才,左将军丹举贤良方正,……与刘向校秘书。”[1]上述这段文献记载说明了班斿与刘向一起,参加了校对整理图书、编写《别录》的工作。

再考证一下王龚:

《汉书·房凤传》:“时光禄勋王龚以外属内卿,与奉车都尉刘歆共校书。”[1] 上述这段文献记载说明了王龚与刘歆一起共同参加了校对整理图书、编写《七略》的工作。

4 《七略》中的“分类内容”

分析认为:七略并非“七分法”,而是“六分法”:即六大类内容。

《目录学概论》中这样论述:“《七略》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数术略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刑法六种。”[2]27

笔者首先对“数术略”中的“刑法”也持有观点:——应为“形法”!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曹之教授所编《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中这样论述:“《七略》编撰过程……第七部是分类。……术数略。其中包络天文、历谱、五行、杂占、形法等子目”[3]

笔者且认为:

《七略》中的“数术略”(又称术数略)所含内容除上述几点外,其主要内容还应为“数学及算术”,起码为其雏形……,而上述几点内容均依托数学、算术来计算并促其发展……

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刘向创始刘歆完成的《七略》……《七略》是(一)辑略——诸书总论和分论;(二)六艺略——……(六)数术略——天文、历谱(包括算术)、五行、……它不止是目录学校勘学的开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部及其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西汉有《史记》《七略》两大著作,在史学史上是辉煌的成就。” [4]125-126

结束语

为完成省、市级课题而亲赴汉长安城石渠阁(司马迁编撰《史记》之地)、天禄阁遗址考查、调研,且检索古今各学科文献,相互印证并经综合分析后认为:刘向在汉天禄阁等地编撰了《别录》、其子刘歆在此继承父业、编撰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七略》;编撰开始时间:约为“汉河平三年”(公元前二十六年);完成时间:约为 “汉哀帝建平三到四年”(公元前两年到公元前三年) ;并对其校书及参编人员进行了新增再探——《别录》、《七略》的还有几位参编者为——班斿、王龚等。

[参考文献]

[1]班固. 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 1999:1500-1501;1515;1527;1527;1531;1617.

[2]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目录学概论[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27.

[3]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56.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 第二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25—126.

[责任编辑 张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