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析及总结

2020-06-23叶健安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1期

叶健安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能为企业取得更大效益同时,如何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对重点因素进行管理,特别是工程项目管理阶段中占比最大的实施阶段的重点因素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重点因素;实施阶段;侧重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多方面的管理,使得项目的建设目标得以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包括:立项决策、设计管理、实施阶段管理、运营及质保管理四个环节管理。其中建设实施阶段工程管理工作更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整个建设项目管理周期中需时最长,涉及管控因素及制约最多、管理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是项目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管理重点离不开质量控制、进度的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管理四个方面管理,四个方面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很难同时兼顾,但通常都会有所侧重,会因应不同工程项目、企业的项目管理目的需求而不同,工程项目管理内容亦有所不同,只能侧重部分重点目标前提下达到最优管理目标[1]。以广州的超高层建筑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的实施阶段管理特点为例,其项目定位就是百年大计工程,广州市新标志性建筑,并由资金实力雄厚的港资集团投资开发。其项目特性及企业能力就决定了该项目管理是以安全管理为前提,侧重质量管理基础上进行进度、成本管理,以达至项目管理目标实现。

首先,安全管理作为所有管理的前提,是工程项目管理基础,要做好安全管理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包括:①建立及落实岗位、人员责任制,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及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人员安全责任落实;②安全教育制,对项目所有进场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除常规安全教育内容外更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③安全检查制,各级管理单位、人员按要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落实处理;④工地安全管理,除常规工地日常管理外,高度重视所有授权到场的人员的安全,特别是批准的参观人员,做到专人专区专控管理;⑤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模式,确保安全管控无死角; ⑥安全专项方案做好项目、监理、业主等多级审批制度,对于重大危险源、风险点,除按要求进行专家审批外,切实加强现场操作人员交底,有条件进行提前演练;⑦项目现场安全颜色管理,对人员、设备、施工场所等各类因素进行颜色标记,提高安全管控意识;⑧“四不放过”原则,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都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查明原因,教育大家, 并落实整改措施。重大安全事故必须及时向上级部门及地方有关部门汇报,积极配合和接受 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⑨现场安全管理应急事件处理及其他行政事项,如突发传染病等卫生防疫措施落实、现场大型演练等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实施做到全方位 “预防为主,综合管控” 的目标,为项目管理目标实现提供坚实基础。

其次,质量控制管理是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管理实施阶段的重点内容,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流程,从组织机构、思想教育、技术管理、施工管理以及规章制度等五个方面落实执行,保证实现质量目标。具体为:

(1)在建设及监督单位统筹下,通过设立以施工方项目经理为领导主体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组织、制订并实施各项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并通过建立健全下部各级职能部门人员进行分级质量管理。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同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制度,包括施工样板引路制度、常规工序标注化制度、完工自检、互检、交检三检制度及人员学习培训提升等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及制度的全方位管理。

(2)通过加强对各管理方的教育,适当投入培训资源让各方提升质量管理概念及思维,如增强建设方质量保障资金落实意识,现场监管方的监督意识提升以及重点落实施工方的质量管理水平及意识的提升,通过组织定期会议及培训,质量通病防治及质量案例分析交流等进行教育,使各方首先从思想予以重视,继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及意识,自上而下提升各方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平。

(3)技术管理贯穿整个项目实施期,是科学地提升项目质量水平重要途径,是项目实施各方的重点、难点。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并予以落实,才能更有效提升项目的质量水平。 实施阶段的技术管理制度主要以施工方的技术管理制度为主,包括: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场地总部署图;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推广应用制度;专项方案管理制度等。通过重点加强技术管理制度落实以及明确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作用和优势,使之达至服务及提升质量水平要求。

(4)施工管理制度是整个项目实施期管理的关键实施要点。从施工管理因素方面可划分为对“人、材、机”三方面的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进行因素控制以提升项目质量。如各类人员、班组的选用、培训、操作等管理制度;各种材料的选用、进场验收、存储、使用等管理制度;机械设备的配置、选用等管理制度,还有从施工管理的过程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成品保护”,通过对各个阶段进行对质量进行把控及提升。

(5)规章制度则是通过对质量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形成文件纲领,使施工质量管理走上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正规道路,同时可规范及指引各方人员行为,做到有迹可循,有依有据,保障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实施。

最后,进度管理及成本管理亦是建筑工程管理中重要内容,进度管理在与质量、安全目标制定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方法制定进度目标,编制进度计划和资源供应计划,进行进度控制以实现工期目标。进度管理容易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影响而变化,包括施工、设计等技术因素、现场人、材、机的施工资源因素、施工组织及制度管理因素等内在因素以及施工环境要求、施工条件、政策因素等外部因素影响,从而影响项目进度按计划执行。所以为保障施工进度计划实施,减少甚至消除内外因素的影响,就必须通过多种管理手段进行调整,包括前期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针对外资因素安排,做好规划预判工作[2]。如在关键线路避开不利天气时段的室外作业,调整关键线路上的户外作业安排,针对政府大型活动期间调整有影响的关键工序等措施,还有项目施工期间做好资源调配等前置准备工作,对内在可控及可预见的内部因素进行调整优化,避免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包括:①做好技术管理及分析,通过改善施工方法,采用先进高效的等施工手段予以进度保障及提升;②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施工资源调配及管理,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规划;③优化配置劳动组织及工序安排,增加资源投入,以达至提升效率。然而由于项目实施阶段都已有侧重点在安全、质量及進度管理上,成本管理虽被有所偏颇,但并非放任不管,亦可通过如下措施进行管理。①提高全员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意识,科学地进行对多方面成本的管控。②提高现场管理人员是成本管理素质及培训,提升人员专业水平;③建立成本管理评价体系,健全项目管理制度,使成本管理有据可寻;④加强成本监督管理,努力追求降成本增效益;⑤科学实行成本优化奖惩机制,进而调动员工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结束语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多方面的管理,目的使工程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的管理过程。其实质就是针对质量、进度、成本以及安全等重点因素进行管控,通过管理进行优化配置及协调统一,实现项目的开发目标。本文通过作者于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并针对该项目的管理特点进行分析及总结,以供相关管理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志松,陆兴荣.谈谈有关于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成本和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009,(10):51-52.

[2] 种淑婷,聂治.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调整[J].科技信息,2008,32(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