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温润的情怀
2020-06-23苏水梅
苏水梅
一
在一个温润和煦的夜晚,我的手机微信跳出来一条信息,朋友问我是否对一个关于百岁老人故事的题材感兴趣。我犹豫了两秒,便回复说,我想试试。
朋友接着把具体的情况告诉我:他数月前在外省参加一场学术研讨会认识的一位安溪人孙少敏,请他联系漳州本地的记者去采写一位百岁老人的新闻,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关于孙姓人家的故事。
根据朋友提供的联系方式,我加了孙少敏的微信,并进一步了解到更具体的情况:不久前,孙少敏得知漳州孙姓族亲中有一位101岁的老人,和他一起的还有4位耄耋老人,好奇心让他很想到漳州寻访这几位亲人并探寻他们长寿的原因。
不得不承认,生命是一种奇妙的过程,让你感受到冥冥之中,也许早有注定。
当孙少敏说出他要寻找的人所在的地址时,我会心一笑。那正是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村子?我在电话里连连说,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那个地方。
微信语音通话时,我告诉孙少敏,我母亲也姓孙,他颇为惊讶。当我说出我舅舅的名字时,他竟然认识我舅舅!这下换成我颇感惊讶。随即,孙少敏问我外公的名字,我答不上来。
是的,人世间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由于种种原因,我对外公知之甚少。
外公去世那年,我刚上小学二年级,外公留给我可供回忆的内容并不多,经过漫长岁月的流转,那些少得可怜的印象,甚至变得有些模糊不清。结束通话后,我通过微信向在福州工作的表弟询问外公的名字及更详细的情况,很快得到了回复。我把表弟发给我的关于外公的部分内容,转发给了孙少敏。
次日清晨,孙少敏发来他们整理的族谱,我看到了外公的名字。孙少敏说,按照族谱上的资料看,我母亲算是他的堂姐。
我赶紧移步到书房,从书架上取下我的散文集。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外公的葡萄》。我把那几页文字拍下来,发给孙少敏。然后,我在书桌前坐下来,认真地把多年前的文字重读了一遍,内心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时间是个有趣的过程,你永远不知道它会怎样改变你。曾经不喜欢的酒、不喜欢的食物、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书,后来有一天,却喜欢上了。冥冥之中,是不是有某种巧合。我的血液里流着外公的血,不管多少年过去,不管我对他多么陌生,沉睡在记忆深处的东西有一天终会苏醒。”
之后的好几个夜晚,我都没有睡好。
人在年少气盛时,总以为长辈们的故事都是用来遗忘的,而故乡都是用来逃离的。少年不识愁滋味,总以为那些记忆里的种种,反正哪儿也不会去,只要你愿意回去,它们就一定会在那里等着。只是,韶华易逝,等明白过来时,长辈们已经带着他们的记忆走远了,故乡也已经面目全非。
二
母亲去世快二十个年头了。说心里话,去触碰关于她的话题,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尽量回避的一个问题。
但是,我最终还是要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内心的,不是吗?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对于我这样刚刚学习采编工作的“见习记者”,要想把握这样的题材,尤其是其中还夹杂着我曾经那么不愿意去面对的丝丝缕缕,是困难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然后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采访做好。
孙少敏掌握的信息并不多,他只从族谱上找到这几位老人的名字,并不清楚他们具体住在哪里,近况如何。我想到孙少敏说到的下庄东地自然村,有我认识的孙小禹,赶紧打电话去询问。孙小禹说自己离家多年一直在外地经商,也不太清楚村里是否有这些老人。后来,我从孙小禹那要到了东地村村长的电话。
东地村长在电话里说,知道这位百岁老人,可他不是东地村的人,是下庄另外一个自然村田中央村人。我赶紧又问他田中央村长的电话,想进一步了解情况。
彼时,时间已经不早了,想着只好等第二天再联系核实。只是我的脑子依旧“转个不停”,即使联系上了采访对象,并核实完信息,可是这新闻怎么做呢?
我赶紧请教了“师傅”,这位“师傅”是负责我见习期间指导我写新闻的同事。她说,如果一个村子里有这么些老人,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很多的,新闻的点在要确认这五位老人都是同一家人,那还是很有“看头”的。
第二天上午,我接到孙少敏发来的消息,说是有和老人们的后辈联系,说是希望等疫情稳定之后,再来做这件事。过了几天,孙少敏告诉我孙家98岁老人的儿子孙联明的联系方式,说他是从闽南师范大学退休的。
生活是由无穷无尽的关系组成的。这中间,我和社会新闻部的周杨宁记者认识了。之前只听说她是个“很果断很勤奋”的记者,跟着她做了“世界睡眠日”的选题之后,才知道“隔行如隔山”,才知道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又过了一日,我给闽南师范大学的退休教师孙联明打电话。电话里,孙老师告诉我关于五位老人大致的一些情况。他还说,由于路途远加上疫情等因素,他居住在厦门的叔叔可能不会回下庄来接受我们的采访。
为了能把这个采访做好,我再次请求周杨宁带着我一起完成,她欣然同意了。
我想只能安心等待。没想到,一天后,我接到孙少敏的电话,说孙家人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而且五位老人都会聚在一起。
周杨宁说周日上午有空,我们约好9点抵达下庄田中央村。
三
2020年3月29日,我們约好 9点半左右采访这一家人。
当我们站在路旁等周杨宁和摄影记者张旭的时候,有一位阿姨推着一位老人从我们站的路口经过,我对孙少敏说,十有八九就是孙月春老人。孙少敏上前几步去询问,果然。老人精神十分矍铄,看上去不像实际年龄那么大。
要等的人很快到了。我们在孙少敏的带领下,来到了孙家的院子里,院子里来了不少孙家的亲戚,大家正热络地说着话。见我们进门,就有人介绍,这位是老大孙月春,这位是老二孙春加,这位是老四孙明芳,老五孙贵生,老三孙劝正在从漳州市区来的路上。
我们落座。先由老四孙明芳介绍他们家的基本情况。这位89岁的老人说得动情,让在场的亲人都很感动。孙明芳是大学教授,说起话来条理清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注意到,坐在轮椅里的老大孙月春一直安静地认真地听着。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们渐渐梳理出他们这一家人从20世纪40年代辗转来到漳州的具体情况,以及这几十年来几代人如何在田中央村繁衍生息的一些细节。
“你们兄弟姐妹之间感情应该很深吧,你可以举个例子说一说吗?”周杨宁问。
孙明芳回答:“我从郑州航空学院退休多年了,之所以选择在厦门定居,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厦门离这些亲人近。要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我就说一件事:因为我有退休工资,看见哥哥弟弟们当农民很辛苦,有时候回来,就塞给他们1000块钱。想着说给他们自己买点米啊油啊什么的,后来哥哥、弟弟就让人把他们自己种的地瓜呀、菜呀、水果呀一大堆送到厦门。送了那么多我吃不完呀,结果很多菜就烂掉了,无奈只好扔掉了。我心里是很难受的。”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说到扔掉哥哥、弟弟送的菜的细节时,哽咽了,泪水夺眶而出,“我心里舍不得呀,很多时候我想回来看看哥哥,看看弟弟,可是又害怕看见他们辛苦的样子。”
家庭是一片温润、肥沃的土壤,为他们围起一个看似渺小却十分广阔的世界。
接着,周杨宁询问了五位兄弟姐妹来到漳州的具体时间。老四孙明芳、老大的小女儿孙丽璇分别说了一些情况。谈话间,一直安静沉默坐在轮椅里的老人孙月春,突然开口说:“70多年了,为了活命呀,连夜从村子里逃出来的……”他的眼里噙满了泪水,短短几个字,每个音节都那么肯定,又充满了紧张感,然后他哽咽了。我看见泪水从他的眼眶里夺眶而出,仿佛70多年的那一幕瞬间又回到了这位百岁老人的眼前。
我起身,拿纸巾帮孙月春老人拭去眼泪……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空间,那里封锁着每个人的寂寞,任何人都无法闯入。尘封的记忆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无法改变,是因为它早已如烙铁一般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四
家教是一生的底色。孙明芳说,从小到大,孙家人接受的家教包括“与人为善、吃亏是福、坚韧不拔……”孙家人秉持“行善积德,恩泽子孙”的家训,勤劳、知足、善良,这些对于日常小事的要求就像佛教里的“戒行”,看似简单却自有厉害之处,能让人在苦难岁月里坚守心性。
当我们得知老二孙春加去年97岁时还自己骑自行车出门,平常还能拿锄头在自家的菜园里劳作,张旭提议让这位98岁的老人进菜园“示范”一下除草的动作,她要抓拍几张生动的照片。果然,锄头一起一落,虽然节奏不如年轻的农人那样迅速,但是,庄稼人的好把式立刻就被我们的摄影记者记录下来了。
我和几位安溪来的客人一样纷纷为孙家老二叫好,一位孙家的中年男人迅速从老人孙春加的手里接过锄头。在转身的瞬间,我看见了院子里的墙角边,长着我无比熟悉的细小的紫色花朵。那是家乡十分常见的一种会开紫色小花的植物,在春天来临时兀自生长,一片葳蕤。是呀,这人世间,我们曾经忽略的,一定比我们得到的多得多。
孙家老四孙明芳继续介绍说,1951年他考上位于鼓浪屿的厦门师范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后又考上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方工作,自1956年起在华北兵工工业学校(现为华北工学院)任教,退休前供职于郑州航空学院,现定居厦门。
说话间,91岁的老三也到了。一位中年男子,显然是她的儿子推着轮椅,把这位孙家的老姑姑送到亲人们中间。孙家的小院里气氛再次热烈起来,摄影记者在大家的帮助下,给这五位老人拍了几张照片。
采访仍在继续,我的思绪却频频走神。因为孙家的后人,开始有人走过来,问我,你是谁谁谁的女儿,你的爷爷是谁谁谁,我认识你家的谁谁谁,我感觉脑子一下子不够用了。那些曾经存放在心底深处的伤和痛,那些曾经的不堪回首,訇然来到眼前,让人触不及防。
我趁人不注意,转身,对着院子里高大的龙眼树,做了一个深呼吸,并迅速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五
接下来的采访,内容饱满而且亮点频出。
孙月春是1942年为了逃壮丁从安溪老家到了下庄村的,后来他把弟弟、妹妹先后从安溪接了出来。70多年过去了,兄弟姐妹之前的手足之情虽历经时间的淘洗,却历久弥新、感人肺腑。来到下庄后不久,父母相继离他们而去,在那段艰苦而漫长的岁月里,孙月春成了五个人的主心骨和领头羊。他本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聪明好学的他还掌握了扎实的木匠手艺,几十年如一日,帮助周围的人做家具或者其他的生活用品,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任劳任怨、与人为善的他,在十里八乡拥有很好的口碑,所以不管在什么样的处境之下,孙月春都尽量不让弟弟妹妹们受委屈。
孙月春老人今年101岁,大约两三年前,他还是一位行走自如的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差一点就夺走老人的性命。孙家许多人说起那场灾难还心有余悸,重症病房里,有好几次大家都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值得庆幸的是,老人最后还是挺了过来,并且慢慢恢复了。那个撞到他的人家里经济不好,也拿不出那么多医药费。事后我父亲还一再对我们说,不要为难人家。我们都相信是老人家一辈子的善良感动了上天,连老天爷都眷顾他。”孙月春的小女儿说。
“咔擦”“咔擦”,摄影记者抓拍了几张老人们正在看一张旧照片的场景。这张照片是孙月春的女儿从叔叔家里拿来的,我从孙家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补充中拼凑出了照片的来历。那是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初,老四孙明芳带着妻子从工作的外省回来,一家人到漳州的照相馆拍摄的照片。一张黑白照片在一双双像树皮一样的手里传递,指指点点的手指微微发颤,垂垂老矣的人是否能够认出当年自己俊朗的模样?我移步靠近去观察孙月春的表情,只见他依次指出二弟、三弟、四弟的脸,当他的小女儿俯在他耳边问,“哪个是你?”老人家迟迟疑疑,好一阵子都没能找出照片中的自己。“他认得弟弟、妹妹年轻时候的样子,唯独没有记住的是自己。”不知道谁说了一句。“60多年前的大伯,长得真是英俊啊!”照片中那个被抱在怀里的小孩,如今已是花甲之年,他在一旁发出这般感叹。
孙明芳补充道,孙家五位老人加上后代,里里外外加起来有160多人,其中有几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有在北上广工作的公务员,有在外地经商的“经济达人”,只是不管孙家人走到哪里,都会对这一方故土频频回望,因为这里有他们最亲最爱的人。
六
采访老人的那个夜晚,我在灯下读到一段关于眼泪的文字:“显微镜下的一滴滴眼泪里,有许多种树叶状的结晶体。他们看上去与雪花的结构非常不同。看到雪花里水的结晶,想到是都是空中小水滴神奇的相遇、相握,和天真无邪的相交;而看到眼泪里盐的结晶,想到的却是形形色色的哀伤——哀伤里的不能相信,还有哀伤里的接受与释然。”
是的,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历程中必会经历痛苦,而所有痛苦不仅不会将我们摧毁,最终反而将使我们走向生命的成熟与开阔。曾经的悲惨和痛苦,都由负面价值神奇地转变成正面价值,成为锻造人们性格的大熔炉。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泪。母亲在的时候,我是家里最爱哭的孩子,母亲去世的時候,我感觉自己把一辈子的眼泪都哭干了。
白驹过隙,往事如烟。自参加工作算起,一晃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曾经有那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下庄”是我再也回不去的故乡。因为那里没有了父亲和母亲,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孤独者。
平淡的日子里,目光在字里行间穿梭,文字是我行于世界的脚,是我抚摸这个世界的手。坚持了很多日子以后,逐渐也就学会了和自己和解。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要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值得欣慰的是,阅读和写作,让我明白反观和对照的意义,也让我明白,爱可以让我们穿越不幸,并勇敢地活下去。
这个时代有过于喧嚣的一面,我们心里曾有过痛,也曾茫然不知所措,但这次采访孙家老人的经历,让我明白:亲情是一剂良药,能抚平我们的伤痛、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丰盈、饱满、真实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