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倒退还是进步?欧盟拟计划强制手机用可拆卸电池

2020-06-23

新潮电子 2020年4期
关键词:充电器智能手机苹果

有多少人因为手机电池续航下降或电池故障而选择更换新手机的?一体化设计的手机或许在了业外观上的确出色。可无法拆卸的电池

定程度上的确提升了手机使用和维护成本。当欧盟传出计划强制手机用可拆卸电池时。你会支持吗?

一项充满争议的计划

一份由荷兰媒体Het Financleeoe Daoblad披露的欧盟内部文件显示。欧盟未来可能强制所有智能手机采用可拆除的电池。即当用户面临电池问题时。可以不用被迫依靠外部帮助,就能够自行更換电池。此举意在通过简化电池更換的操作,使智能手机更具可持续性,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电子浪费。据悉,这些提议是由欧洲委员会“绿色协议”副总裁Frans Timmermans提出的,目前仍在制定中,一同制定的可能还包括其他与可持续性相关的措施,以及对产品回收法规的更改。具体公布时间可能会在今年3月。

这就意味着。任何想要在欧盟销售智能手机的企业都必须确保市面上的所有设备都使用可拆卸电池,这对一直使用不可拆卸的电池。鼓励用户在遇到电池性能降低的问题时,将其设备交给专业人士处理的苹果公司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在这个规定下。iPhone必须大规模调整设计才能改用可拆卸电池。这样一来。iPhone可能会失去其特有的防水特性和纤薄外观,因此这项提议极大可能遭到苹果反对。

对部分海外iPhone用户而言,这或许是一个转机,续航增强自不必说,更换电池的花费降低也是另一个现实“获利”。过去iPhone的电池更换费用一直是电池硬件成本的数倍,苹果曾通过电池获得大量的利润,可拆卸电池设计方便用户自行更换电池,无需花费更多金钱寻求苹果官方服务(私拆不保)。

设计美学与实用环保的冲突

在手机追求轻薄、一体化机身设计的趋勢下。不可拆卸电池本身的确是设计美学的妥协项,机身的线条设计。厚度以及重量等细节的轻薄化发展趋势,让不可拆卸电池设计成为主流,在科技美学的大旗下,不可拆卸电池似乎才是技术、设计的进步。不过实用主义者却不这样认为,灵活的电池设计可以带来更长的续航时间,从根本上解决当下制约手机应用性的续航问题,而且可拆卸电池更避免了因电池问题而产生的换机。维修损耗,从而有效减少电池垃圾,从实用和环保的角度看,可拆卸电池设计的回归是必要的。

实际上。当下不可拆卸电池的流行也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和便携,以iPhone为例,如果使用可拆卸电池。“iPhone可能会失去防水和纤薄设计等功能。显然。无论是欧盟。厂商还是大众。对于手机是否应使用可拆卸电池都有自己的看法,有意思的是这已经不是欧盟第一次对手机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了。

欧盟要求所有手机统一充电接口

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电子产品浪费。方便消费者生活,欧洲议会(MEPs)成员希望采取“约束性措施”。确保手机充电器能统一适用于所有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便携式设备。

根据欧盟2019年对便携式设备常用充电器进行的评估研究,近五分之一的受访者称,由于充电器标准不一样,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这些问题包括设备之间的充电器不兼容。不同充电器之间的充电速度不同,以及必须有多种充电器才能满足所有需求,因此欧盟声称,通过商定一个通用充电器标准。结束充电器杂乱无章的标准和每年产生5.1万吨电子垃圾的局面。

最终。欧盟立法机构就以582票对40票通过了一项决议,该决议鼓励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对智能手机单一充电口解决方案采取行动。统-Type-C手机充电口,勗快将在今年7月执行。这样的话,当前iPhone上使用的Lightning接口就不符合法律规定。目前,苹果已经在抵制欧盟正在进行的这项与移动设备通用充电标准有关的变革,声称欧盟此举扼杀创新,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从充电接口到电池设计,为何欧盟会对智能手机设计如此感兴趣呢?而看似针对所有手机设计制定的法案,为何每一次苹果都是反对阵营的先行者呢?

超过十年的不可拆卸设计

你记得智能手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采用不可拆卸电池设计的吗?Phone在2007年率先采用了电池不可拆设计,随后其他Android手机也纷纷跟进这一设计。目前的智能手机内部组件精密紧凑,同时为了外观。轻薄、防水防尘等特性,无论外壳还是内部组件,都无法做到“可拆卸”。

不可拆卸电池设计对于用户而言的直观感受是手机更为轻薄。便携性更好。当然,得到这些好处的代价是手机电池续航时间变短。维护成本变高,只不过在众多手机厂商十余年如一日的宣传和潜移默化引导下,用户渐渐全盘接受了不可拆卸电池设计,而除了美学和实用性外。整个手机产业链之所以鼓吹不可拆卸电池设计。勗靠谱的恐怕还是利益的捆绑,

不可拆卸电池设计的出现从技术角度讲是可以提升电池容量的。毕竟不规则的聚合物锂电池能够拥有更大的体积,单块电池容量是能够提升的。另一方面则是成本的降低,可拆卸电池注定要做出可拆卸部分的机械结构。如卡榫。电池仓等等。这在狭小的手机内部勢必要占据很大的空间,曾经李楠就表示“可拆卸电池会比不可拆卸的小15%左右容量”,特别是随着电池密度的提高。那一丟丟的体积往往就意味着几百毫安时的容量。

而在成本方面。电池本身的制造、流通成本在批量化制造下的确可以忽略不计。可问题是不可拆卸电池设计却可以为厂商和渠道商带来一笔可观的服务费,再加上不可拆卸电池设计能够有效推动手机更新换代的频率,在可拆卸电池时代,手机更新换代的頻度往往没现在这么高,因为电池衰减了只要换一块新的就好,而现在的手机要是电池不行了,那就意味着得去官方售后更换原装电池。或者是找小作坊换个所谓“副厂”电池。因此,业内也才有了“计划报废”的说法,指的是一款产品过了保修期或者是达到一定的使用年限。就会自动降低使用体验或者缩短使用寿命,逼着用户去换新款产品。显然,利益的驱动及技术的发展,不可拆卸电池用十年的时间成为市场主流也就不意外了。

反对者并不只有苹果

假设欧盟的“强制手机用可拆卸电池”的提案通过。也必然会遭到绝大部分手机厂商的反对。手机一体化设计的风潮至今有6-7年。除了部分线下低端机型,主流市场上几乎没有可拆卸电池的智能手机存在。若提案通过。欧洲市场的手机品牌均会面临较大的设计转变,全球市场的开拓成本加大,无论是苹果还是其它手机厂商。都会为此而抗争。

除了手机品牌厂商外,产业链经销商。售后服务商同样不会站在“可拆卸电池设计” 一方。毕竟相对于卖电池赚取的小额差价,因更换。维修电池而获得的服务费才是可持续且数额巨大的,这样的利益链同盟决定“可拆卸电池设计”很难再次进入主流市场。

当然,即便是产业链反对声音巨大,也不能轻视了欧盟想要改变的决心。此前欧盟通过了“欧洲销售的手机必须使用Type-C接口”的提案。苹果正在为此与欧盟抗争。

铁了心插手手机设计的欧盟

从手机充电接口到电池设计,当人们注意到欧盟老是盯着手机设计的时候。人家早已为智能手机制定统一标准的努力持续了十多年。2009年,欧盟委员会估计,所有欧盟国家有5亿部手机,研究发现。根据生产厂家和型号的不同。使用的充电器往往有所不同。市场上有30多种不同类型的充电器。

为了统一标准,欧共体通过谈判达成了一份2009年的备忘录。其中涵盖了苹果、三圣诺基亚和其他知名智能手机制造商在内的共计14家科技公司。根据这份备忘录,手机制造商同意采用欧盟为智能手机充电器统一micro-USB接口标准,允许与手机完全兼容的充电功能投放市场。

当时计划,在一段时间内手机厂商销售带有micro-USB充电器的新手机,之后手机和充电器将分开销售,以便已经拥有充电器的客户能够继续使用现有的充电器。对于苹果能否满足micro-USB标准的要求,有相当多的猜测。当时,苹果公司使用了一种与iPhone、iPad和iPod touch兼容的专用30针基座连接器。

从备忘录到强制法案,从充电器接口设计上,人们看到了欧盟对于手机制造标准的统一的信念,从公益方面讲,标准林立的充电市场。必然会带来大量电子设备浪费,从而人为制造出不必要的电子垃圾。也会提升用户使用成本。而当下手机不可拆卸电池设计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不过手机厂商推荐“不可拆卸电池设计”夹杂了私心。欧盟难道只是公心吗?

不甘市场被控制的欧盟

科技发达的欧洲。为何在智能机时代没有知名的手机品牌呢?功能机时代,西门之诺基亚等欧洲手机品牌红遍全球,可随着全球手机市场从功能机走向智能机,欧洲企业反而给人退出智能手机终端市场的感觉,

欧洲企业不会做手机显然是个伪命题,在汽车工业。自动制造业等领域的出色表现,足以证明欧洲强大的科技实力,只不过从功能机到智能机。随着智能手机硬件制造门槛的不断降低,手机早已不再是高科技的代表,在全球一体化经济面前,将手机制造这样的低利率科技产业剥离本身无可厚非,可问题是由手机系统厂商构建的移动生态同样没有欧洲企业太多话语权,这就会让欧盟感到不安,从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到手机硬件设计,欧盟尝试通过立法的方式将手机市场话语权拿回来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毕竟,作为全球重要的手机消费市场。欧盟当下至少还有足够的底气要求市场改变。

注定是场持久战

欧盟不甘心沦为全球手机厂商们的“狩猎场”,手机厂商们同样不会甘心成为欧盟的制造工厂两大阵营的博弈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场持久战,

2016年,苹果公司支持采用USB-C作为接口。但仍反对在设备本身符合标准。这次研究得出结论。如果统一充电器成为法律。消费者将损失15亿欧元。超过1300万欧元的环境效应损失(他们意思是统一充电器用户就得抛弃使用多年的旧接口兼容的线,底座之类的),这项研究声称,49%的欧盟家庭依赖不同类型的充电器,但只有0.4%的家庭遇到任何重大问题。

相对于充电接口,手机电池设计的改变显然会影响更多产业链相尖企业,如同战争总需要一个借口一样。两大对立阵营都将消费者利益当做了理由。在“我认为我们的:夫定才符合消费者利益”的声音下。真正的市场消费者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从抛出提案到讨论。再到落地及最后的执行,每一个环节不仅意味着若干轮的争论,更麻烦的是落地执行。对于反对者而言。毕竟这项提议距离最终确认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段时间已经足够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了。

落地执行困难重重

即使过了漫长的时间,但在欧盟无比坚定的信念下,智能手机充电接口统一的法案最终以压倒性优勢的投票得以通过,但其计划以何种方式实施,却并不明朗。委员会的影响评估为拟议立法提出了几种可能的选择,包括了从设备端到充电器那边的各种排列组合:

选项0:电缆在设备端可以有USB-C或专用连接器。适配器继续可供购买(目前的现状),

选项l:电缆必须在设备端有一个USB-C端口(也就是苹果得换掉Lightning)。

选项2:电缆必须在设备端有一个USB-c口,或任何希望在其设备上使用专用端口的制造商必须包括一个USB-C转专用连接器的适配器(在苹果目前的情况下,一个USB-C转Lightning适配器)以及一个USB-CAC电源插头。

选项3:电缆在设备端可以有USB-C或接口。选择使用专用接口的制造商必须在随机附件包括USB-C插头(苹果提供USB-C交流电源插头,但iPhone可以继续使用Lightning连接器)。

選项4:设备端和插头上所有接口都必须采用USB-C(苹果必须生产USB-C充电器)。

选项5:设备端的所有接口必须是USB-C,制造商必须包括一个新的快速充电15W+AC电源插头(苹果必须制作一个符合USB PD的电源插头),显然,通过是一回事儿,可执行又是另一回事儿,当欧盟还在纠结于USB Type-C时,科技企业已经在进行新一轮创新。时间显然成为了科技企业的朋友。

一场全面的博奔

手机硬件标准统一恐怕只是欧盟想要重新主导消费类电池产品市场话语权的尝试,在系统软件领域。欧盟和谷歌的争斗同样持续了多年。

欧盟认为谷歌的一些行为屡屡触碰反垄断法,随即频繁的对谷歌处以天价罚单,而谷歌认为,欧盟开具的罚单金额过大,完全不合理,况且自己本身并不存在反竞争行为。欧盟并不应该对此处罚。数张天价罚单的背后,同样是欧盟对于数据安全基础信息话语权的争夺。同样的问题其实不仅仅出现在欧盟,事实上,2016年《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颁布,对收集个人数据的目的和数据量做了严格规范,对美国科技巨头在欧洲的活动加强了监管,包括谷歌。Facebook,苹果等公司相继受到监管机构的审查。

在欧盟的影响下。世界100多个国家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数据隐私保护法。2017年,中国发布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安全信息规范》。2018年,美国加州出台了消费者隐私法案,随后的2019年,美国监管机构就对Facebook开出了巨额罚单,理由是数据处理不当。全球监管机构对个人信息收集监管曰趋严格,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而这一切都发端于欧盟。

而当欧盟持续尖注手机硬件设计,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推动手机硬件大一统的时,其它手机产品主要的消费市场会甘心只作为产品的消费地吗?

底气十足的欧盟

三流的的公司从事产品制造二流的公司依靠技术取胜,而一流的公司制定标准。如果将这句话套用在国家身上,那么就是三流的国家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二流的国家掌握有核心技术,一流的国家制定国际标准和规则。而欧盟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显然已经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

当然。制定标准利规则不是每个国家都能胜任的,规则制定者自身要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规模。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是发达国家最多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人口超过5亿,市场规模比美国还大。因此欧盟有足够的底气掌控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在核心技术方面。欧洲拥有两家5G设备供应商一爱立信和诺基亚。而美国企业缺席:半导体技术领域。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是荷兰的ASML,并且在高端光刻机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当美国波音公司陷入停飞危机之时,歐洲的空中客车成为市场上的主宰。

相对于谷歌、苹果等消费类电子企业,欧盟在5G方面的态度更让中国企业关注。除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外,爱立信、诺基亚等欧洲企业同样在通信领域拥有数量庞大的专利。在全球通信及5G市场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后记

未尝不可的回归

多年以前。扣电池成为全民技能时,可拆卸电池总是解决死朴卡顿的终极秘籍,随身多带一块电池也有效解决了手机续航不足的问题。不过在技术。设计发展以及利益的驱动下,不可拆卸电池设计成为当下主流。而从充电接口到电池,欧盟坚持不懈的“统一”信念下。或许“可拆卸电池设计”的回归不会太久。

猜你喜欢

充电器智能手机苹果
智能手机是座矿
头脑充电器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便携式多功能充电器的设计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智能手机
苹果:或制定充电器统—标准
快速充电器的改进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