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时光的溪流

2020-06-23黄河清

闽南风 2020年5期
关键词:云水北溪渡口

黄河清

九龙江北溪犹如一条青色的筋脉,在华安的山川里弯弯曲曲,转折起伏,张翁搏动。一位诗人曾经写道:“一条河流的悲欢,包括他全部灌溉过的悲欢,它必然知晓途经过血管的秘密,融化过枯萎血斑的绝望。”而我情愿去说:“一条河流的悲欢,像极了一个纤夫,堆满看不见源头的辛酸往事,承受命运不停歇的鞭打,它停不下来,它不能,逆时间而流。”一如子昂诗云:“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样的酸甜苦辣。九龙江北溪是一条有故事的溪流。

据县志记载,九龙江北溪贯穿华安县全境,源出于延平、长汀合宁洋、龙岩、漳平众溪流,在湖林乡涵口流入华安县。于丰山镇碧溪村流出县境,下接龙海、厦门入海,蜿蜒境内达107公里,入出口天然落差达100米。

有河便会有桥,九龙江北溪可以说“一川清江水,两岸绿罗带”。为了让南来北往的百姓、商贾交通顺畅,礼尚往来,旧时在九龙江北溪共建造了六座古桥,都是些木拱和石拱的小桥,其中尤以云水溪桥最为有名,它建于距县城南方4公里的北溪支流,云水溪山口处。明代诗人郑复写了一篇《云水桥记》,记载了云水溪桥最初原始的简单木拱结构及两岸地形险峻的情形:“昔者圣王疆理天下,度时而成,徒杠舆梁,以济不通,所以便民也。漳良村云水溪去县百里许,东距长泰,西逾漳平,南属府治,北抵安溪,商旅往来之要冲也。谷口渡处,两山对峙,崖壁峻峭,滩流奔激,舟楫难之。春夏浮涨,渡者多溺。秋冬寒冱,人益病之。旧梁圮坏,无有能修之者。”

据《龙溪县志》载:“明嘉靖甲寅年(1554)由黄宗继募建”,“陈天宝为之记”。碑记已毁,记载中间两墩离水面10米,前锋呈舰首状,桥心有亭,桥面阶梯状,两旁石栏,桓头有10面体或雕莲花,为园林式石拱桥。亭于1956年拆除。桥东尚有一石佛,系如来造像,与桥同期造,高2.08米,腰围2米,重1.45吨,右手垂直,左手平胸,捧一石珠。端莊慈祥,古朴厚重,雕刻精湛,出神入化。传说当年工匠师傅共雕刻了3尊,分置鼓山、南普陀和云水溪桥,另2尊已不知所踪。1985年在古桥边上由信众集资建造了一座“平安寺”,将如来佛像供于寺内,香火从此兴旺。

春秋往复,雨雪风霜中矗立了几百年的云水溪桥,把生命溶进了家乡岁月,溶进了乡亲们的生活步履和希冀,它把自己的身躯和情怀献给了河流与土地的连接,牵手堑壑,贯通阡陌,打通两岸世界,肩上行车,腹下渡水,顶天立地,上下担当。桥身巨石上的车辙留下记忆与不舍,记录了承载与奉献,它始于平凡亦经历了平凡,最终又归于永久的平凡……

在云水溪桥东面的山谷中,矗立着一座端庄华美的南山宫,据说与云水溪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南山宫是一座宫殿式古建筑,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屋脊饰有二龙戏珠,两檐间斗拱密集,相互勾连交错,正中高悬蓝底金字“南山宫”匾额。宫殿不大,近百平方米,有回廊环绕,中间两檐柱大书藏头对联:“南北昭扬何殊圣,山中灵气岂异大”,字体端庄大气。大门两侧两扇镂花圆窗,雕有亭台楼阁、武将高官、花草飞禽等,画面繁杂丰满,构图巧妙,方寸之地,涵盖众多。大门上彩绘的门神,精神抖擞,栩栩如生,令人心生敬畏 。

步入宫内,只见天花板正中有一华美精致的圆锥形旋式藻井,有斗拱99个,上置八卦太极图,将古人高超、精湛的建筑技艺张扬到了极致。宫殿正中道坛主奉“七仙女”,被尊为“仙姑”,右侧配奉的“都统舍人”是南山宫首建者柯三及兄弟的化身,被尊为保护村舍平安的神祗。殿堂的屋顶、梁柱、四壁均有雕刻、彩绘、壁画等,古朴灵动、画工精湛、情趣盎然。南山宫还有镇宫之宝,那是两架雕工绝佳,金碧辉煌,典雅高贵,华丽无比的辇轿和13面蜈蚣旗,堪称民间艺术的瑰宝,只有在宫庙圣节时,才能一睹它们的风采。

相传黄氏一族于明宣德年间来到南山宫脚下的良村开基,落地生根,人丁兴旺,黄宗继感念好山好水的滋养和神祗的庇佑,慷慨解囊,于明正统六年(1441),对南山宫进行了重建,使南山宫的规模和地貌更具神风仙气。黄宗继还为家乡建设了包括云水溪桥等路桥,扶助乡邻。明末,太傅陈天定为避敌难,流落南疆,在南山宫住过一段,留下不少佳话。良村的黄氏族谱有一首描写宫观地理奇妙的诗句:“群峰叠翠拥道观,北枕西岳下南山。右傍凤凰笔架岭,左腾青龙碧玉楼。两垂角带胭脂美,中局伟岩万人参。百里回水如飘纱,清泉煮茶味自甘。”显然这山这水钟灵毓秀,神佑乡人……

南山宫所在的麒麟山脚下就是飘缈的九龙江北溪,这一段就是“九龙璧”发祥的源头,这里的河道险滩急流,蜿蜒曲折,礁石纵横,滩濑落差大,水流湍急。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记载了这段河道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而冲击出的奇形怪状的九龙璧的过程,它如是写道:“遥望西数里外,滩石重叠,水势腾激……石皆累空间……其石大如百间屋,侧立溪南,溪北复有崩崖壅水。水既南避巨石,北激崩块,冲捣莫容,跃隙而下,下即升降悬绝,倒涌逆卷,崖之为倾,舟安得通也?”文中描绘的正是九龙璧玉石产地九龙江北溪的玉雕走廊。明清时,九龙璧就被誉为石宝,作为宫廷观赏收藏品进贡皇家。

镶嵌于青山绿水之中的九龙璧蕴含着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其自然美感和沧桑古朴感是其它玉石无法比拟的。它们质地坚硬,色泽斑斓,形态巧妙,纹理精美,并且会因河段的不同而颜色也随之变化多样,有的青翠如玉,有的红褐似霞,有的淡黄如金,有的粉白似雪。那一块块瑰丽、完美的天然玉石,从质色形纹意韵的各种形态去领略它的风采,简直就像遇到一座闪烁着万丈光芒的宝藏,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九龙江北溪特殊的地理地貌造就了中国十大国石之一的九龙璧。站在溪边,望着溪水上块块峭立的璧玉身姿,顿感“冷石沁肌,寒流流耳,心神为适”。这里的每一块玉石,都有属于自己的内涵,耀眼的光芒是天地沧桑的沉淀,是溪水经年累月的涤荡。人生,需要有何等的机遇和机缘,才会有此刻“有玉的缘份,有缘的遇见”。

沿九龙江九溪玉雕走廊而下,水流渐渐平缓,溪面渐渐开阔。此刻,我站在了溪边的新圩古渡口,一棵百年老榕遮天蔽目,华盖般罩住了整个渡口。几条无人的小木船,在清澈的水面上微微荡漾,有一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落寞。从立于渡口边文字栏的介绍中得知,该渡口始建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徐霞客就是从此古渡口上下游览九龙江北溪。据《龙溪县志》记载,早在1300多年前,唐初的刘氏三兄弟开发九龙江北溪航道,就有排筏和航舶运输。宋元至明清,新圩古渡及九龙江沿岸各个分渡都十分繁荣,由上而下,运的是华安、龙岩的竹、木、炭、茶及山里的土特产,由下而上,运的是盐、青菜、糕点、海鲜。华安著名的东溪窑瓷器就是通过新圩的这个古渡口运至漳州月港,再经由月港送到世界各地的,古渡口也就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因为有了新圩古渡,新圩村曾经风光无限,被誉为华安的“小香港”,当年溪上帆影点点,纤绳悠悠,百船齐发,热闹非凡。“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江上丈人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古渡口沟通了大海与大山,连接了离情与别意。舟船满载着沉沉的生计,也满载着浓浓的乡愁。

20世纪90年代,漳华沿江公路开通后,舟楫不再往来,货物不再云集,旅人不再停顿,古渡口渐渐地沉寂下来。溪中间的鲤鱼洲也平静温婉了许多,洲上的芦苇在微风中起伏,摇曳出道道的光亮。水中的野鸭一头扎进绿波中,在远远的地方浮起来,扇动着翅膀,击起阵阵涟漪。这块因九龙江北溪环流冲击淤积而成的鲤鱼状沙洲,是北溪上最大的江心洲,有三百多亩。人们在芦苇荡里捡奇石,在河洲上烤溪鱼,烤番薯,这里成了休闲的好去处。随着乡村游的兴起,古渡口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九龙江北溪成就了新圩古渡,新圩古渡也增色了九龙江北溪。当我告别古渡口时,想起诗人席慕容的一句诗: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九龙江北溪义无反顾地蜿蜒着向大海的方向奔流而去。在它的支流汰溪北岸的山体断崖上,散布着五组古怪苍老似字又有别于传说观念上的文字,似画又过于抽象变形的文化符号,流传着这是“天书”“仙字”的说法,仙字潭亦由此得名。岸上立着一块黑色大理石石碑,正面书“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字潭摩崖石刻”,背面书:“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是新石器至商周时代古闽越族人民重要遗迹,石刻集中凿刻在汰溪北岸的崖壁上,1957年调查发现6处13组50多个文化符号,其中一处为汉字题刻;2004年又在原有石刻上游发现2处5组10个文化符号。石刻似字但有别于传统观念的文字,似画但又过于抽象变形,内容现仍无法确认,有待进一步考证。它是我国东南沿海史前石刻最重要的代表作。”

历史上最早试图对仙字潭石刻释读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据晚唐张读所著的《宣室志》载,唐元和五年(810),韩愈释读为“诏还黑视之鲤鱼天公畀杀人牛壬癸神书急急”19字,是为“天公责蛟螭”说。与韩愈同时代的李协也曾提出“漳泉两州,分地太平,万里不惑,千秋作程,南安龙溪,山高气清”的24字“地界说”。这些解读都让人不知所踪,正因为说不明白,千百年来才有了“仙”的神秘感,有诗云:“汰溪滚滚入东海,淘尽英雄山仍在。且留奇字悬崖上,郑重后人映眼青。”

由温水溪、赤溪、西公溪各自与北溪交汇处,形成九龙江北溪长条形分布的河谷阶地;加上九龙江长期深切形成北溪兩岸的低丘、河谷。两岸山岭耸峙,潭多水深。金山峡、龙潭峡素有“北溪小三峡”之称。也留下了不少先人的文化遗存,尤以丰山镇九龙潭峡的摩崖石刻最为突出,现存有石刻8处,左右两岸均刻有“九龙戏江处”“潭影宜人心”“江风山月”“断石渔灯”等题刻,两岸石刻遥遥相对,形成相得益彰的人文景观。宋代诗人杨汝南在此留下《夜宿龙头》诗:“江溪如箭路如梯,夜泊龙头烟霭迷。两角孤云天一握,晓光不觉玉绳低”。

蜿蜒的九龙江北溪仿佛舞动着指挥棒,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应是激流直下陡壁,飞落于深潭。九龙江北溪汇集起沿岸的涓涓细流,汇集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流水的交响之中,孕育了玉石文化、土楼文化、海丝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孕育了远古的燧层,神秘的仙字,灵动的九龙璧,古火山口,宋代皇族宗祠,东溪窑瓷,古圆土楼……

坐在九龙江北溪的岸边,望着被电站大坝拦截而成的平湖,碧绿的湖水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微风拂过,湖面上荡起层层碧波。几只小鸟掠过湖面,冲进岸边的芦苇丛中,惊起芦花翩翩若雪。湖的两岸青山对峙,郁郁葱葱的树林、竹林倒影在湖中,浮动起一层绿色的轻纱。不知不觉间,四周聚拢起层层雾气,我突然发现,山山水水已经融为一体。

峰峦叠嶂,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奇石卧波,林竹如烟,花草如织,九龙江北溪犹如百里画廊。

猜你喜欢

云水北溪渡口
渡口
美又要制裁“北溪-2”
在渡口
渡口
温暖的手
构造图形法解一类代数题
温暖的手
北溪书画
温暖的手
在云水谣收笼一个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