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的创新范式
——基于华为公司的案例研究
2020-06-23舒丽慧陈政融
舒丽慧,陈 工,陈政融
(1.鄂州职业大学 教育与管理学院,湖北 鄂州 436000;2.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3.浙江大学 中小企业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8)
一、引言
后发企业(latecomer firms)是新兴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技术和市场资源双重劣势的制造企业[1-2],是推动新兴经济体参与国家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学术界关于后发企业的研究文献已经十分丰富,主要聚焦于如何追赶[1-5]。然而,当后发企业持续追赶甚至部分领域即将或已经超越追赶(beyond catch-up)引致的技术距离缩小时,先发企业必然采取防御措施保护自身的市场地位,因此当后发企业继续采用传统的“引进—模仿—消化—二次创新”的创新路径时便会逐渐失效。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2018 年5 月28 日两院院士大会、2018 年10 月22 日至25 日广东考察时、2019 年1 月18 日京津冀考察时、2019 年11 月1 日勉励中国科学院时多次强调要增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原始性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立新的科研范式和创新组织模式。换言之,中国后发企业在技术上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研究驱动的原始性创新阶段[5],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华为、海康威视等中国高技术企业纷纷受到美国不同程度地制裁或打压便是例证,因此,形成并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origi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是避免后发企业陷入“低端锁定”和“创新陷阱”的必由之路。其中,创新范式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先决因素,不同的创新范式以及演进,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创新能力[6],然而,怎样的创新范式才能有助于后发企业形成原始性创新能力,学术界尚未有深入探讨。
总体上看,关于原始性创新能力的研究,目前并不丰富。已有研究主要讨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概念[7-9]、影响因素和机制[10]等,存在几个研究缺口:首先,已有关于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对象存在很大不同,因为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与企业的原始性创新存在较大的差别[11],后发企业如何形成原始性创新能力鲜有论及;其次,缺乏从创新范式的角度讨论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的研究;第三,已有文献多采用讨论分析,缺乏中国后发企业的案例研究,而案例研究的优势已被众多研究者所证实[12]。
本文基于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中国后发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创新范式和创新能力的变化路径,提炼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本文所总结的后发企业创新范式对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在越来越VUCA(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环境下创新范式的升级、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讨论三个基本问题:(1)后发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创新范式;(2)后发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3)后发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范式共演模型。
二、理论基础
(一)原始性创新
以色列教授Goldenberg 于1999 年首次提出原始性创新(original innovation)[7]这一概念,认为原始性创新是一种更加简单、更加有效,比之前的各种方案都好,但是很难预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发现的解决方案。国内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1999)[8]结合中国实际首先提出了原始性创新,他指出了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性,认为原始性创新能力是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的关键。2002 年科技部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原始性创新的若干意见》,正式从实践层面开始推动原始性创新。此后,原始性创新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
已有关于原始性创新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概念、影响因素和机制等方面。关于原始性创新的概念目前尚未有一致定义,代表性的有:徐冠华(2001)[13]认为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做出前人所没有的发现或发明,推出创新成果;叶鑫生(2001)[14]认为原始性创新应具有两个基本性质:原始性和唯一性;原长弘等(2015)[15]认为原始性创新是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和原始性的技术创新,包括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两种原始性创新。也有学者认为原始性创新就是根本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但本文认为这与根本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高度相似而又有区别,根本性创新强调通过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破坏性洞见或颠覆性科学发现的基础性新颖知识[16-18],这种创新可能存在于基础研究领域、技术领域,也可能存在于新的商业模式,或新的业务布局。但原始性创新作为自主创新[19]中的一种形式,聚焦技术领域突破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综合起来,诸多定义中有两点是一致的:一是新颖性,即发现或发明是前人未曾探明的,属于首创;二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内进行的探索性的发现和应用性的发明。由此,这两点也构成了原始性创新及其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
影响因素和机制方面的讨论对象是原始性创新能力,研究者们认为影响因素有个体方面的因素,如高管海外背景、知识积累[10-11]、人格倾向;有组织层面的环境、战略、组织政治行为等[20]因素,还有制度层面的创新文化、激励机制等。此外,研究者还关注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21]。
(二)创新范式(innovation paradigm)
范式(paradigm)最早可追溯到库恩1962 年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他引入“范式”一词用以阐述科学研究需要遵循的基本范例,有但不限于模式、模型、规范等意义,描绘了“基于范式及其变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图景”。“范式”在创新经济学领域发展主要存在三个主流(刘海兵和许庆端,2018[6]),即技术范式(technological paradigm)、技术—经济范式(techno-economic paradigm)和创新范式(innovation paradigm)。由“范式”的概念可知,创新范式是用以描述创新组织方式的模式、模型、规范等,是一套相对固定、可以被人们认知为规律或者某种格式化的组织的创新范例。
根据刘海兵、许庆瑞对创新观理论发展阶段的厘定,第一个阶段是20 世纪30 年代作为要素的创新阶段,熊彼特开创性地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但这个阶段创新依附于组织的职能体系,形成了缺乏整合相对独立的各个职能上的创新,因此,不存在可以规律或格式化的创新范式。第二个阶段是战略导向下的创新阶段,这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兴盛的战略管理理论密不可分,这个阶段不仅将创新作为一个单独的职能要素,而且以战略导向构建了职能要素间的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范式”从这个阶段开始涌现,有根本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原始性创新(original innovation)、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还有扎根中国创新实践提出的自主创新(Indigenous innovation),全面创新(total innovation)等①各种创新范式的演变详见刘海兵、许庆瑞《后发企业战略演进、创新范式与能力演化》,载《科学学研究》2018 年第8 期。。不同的范式针对不同的创新问题有不同的创新解决方案。第三个阶段是创新引领下的发展阶段,战略导向的创新驱动发展考虑的是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而创新引领下的发展阶段则跨越了组织边界,开始将创新置放于比企业战略更重要的位置,在社会与企业的共生关系中寻求价值的平衡。这一阶段代表性的创新范式有责任式创新、包容性创新、有意义的创新以及创新引领。“责任式创新”(responsible innovation)认为创新主体应该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将创新与社会价值实现相统一。包容性创新强调创新要能使BOP 群体(Base of the Pyramid,BOP)和TOP 群体(Top of the Pyramid,TOP)一样享受到同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参与市场的机会[23]。有意义的创新(meaningful innovation)主张企业决策者将注意力转向“更加长期与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与人类发展大趋势”上[24]。刘海兵等(2020)[22]尝试性地首次提出了“创新引领”(strategy leading)的概念,提出“引领性创新”的创新范式,认为“引领性创新”的价值导向超脱于企业自身利益和价值的满足,致力于企业自身利益和促进社会利益的双元平衡,更加重视在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具体的创新范式及测量见表1。
创新范式影响着创新能力的构建,而创新能力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随情境变化的动态概念。这意味着,要根据企业创新能力的变化,实施相匹配的创新范式才能推动创新能力向更高阶能力跃迁。综合已有原始性创新能力和创新范式的研究,就本文研究主题而言,还存在以下不足:(1)已有关于原始性创新研究的研究对象存在很大不同,且没有清晰的比较,因此关于原始性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仍显得笼统模糊,这是因为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与企业的原始性创新存在较大的差别;(2)已有的文献多停留在原始性创新的概念内涵、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等较为宏观的讨论分析,缺乏有足够证据支持的实证研究,缺乏结合中国实际的原始性创新的案例研究;(3)缺乏从创新范式的视角讨论原始性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案例研究有助于考察复杂现象背后的机理、规律和机制,Eisenhardt、Pettigrew、Yin 等人建构了案例研究的基本原则[25-27]。在案例研究中,单案例研究更适合考察机制、路径等问题[25]。
(一)案例选择的依据
选择典型案例和极端案例是这类问题研究常见的做法。典型案例和极端案例嵌入在后发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与提升机制的研究问题中,从论证逻辑的角度,案例应该具有如下特征:(1)案例企业是后发企业的典型代表,逐渐克服了资源和技术方面的双重劣势,正在步入超越追赶的发展轨迹;(2)创新能力经历了由低阶的模仿创新到原始性创新的发展;(3)案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采用了不同的创新范式,由此形成了“创新范式—创新能力”共演,从而有利于提炼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及提升的创新范式;(4)对企业有长期跟踪,有持续的深入研究。
表1 创新范式及测量
基于上述标准,本文选择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作为本研究的理想的样本企业,主要原因如下:(1)2016 年华为销售额达到751 亿美元,2018 年突破1 000 亿美元,实现了在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现拥有约18 万名员工,其中45%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每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约13%。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华为等一批中国高技术企业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但华为海思的备份策略使华为尽可能避免了损失。这说明华为正在由一家面临各种资源约束的后发企业转变为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公司,是后发企业的典型代表。(2)经过33 年的发展,华为已经由1987 年的通信设备销售商转变为已经在国际5G 技术领域崭露头角且具有相当的话语权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华为逐渐克服了资源和技术方面的劣势,这源于其在不同创新阶段采用了不同的创新范式。(3)以技术的轨迹看,华为发展阶段清晰,创新能力在创新范式的指引下不仅有量的积累,还有质的跃迁。(4)资料方便获取,二手资料丰富,且作者一直持续关注华为的发展。
(二)数据来源
案例研究的数据来源应该是多样的,以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27]。本文资料来源于华为的微信公众号、华为公开报道、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讲话稿、中国知网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中有关华为的期刊论文,以及从已出版的有关华为的书籍中查找整理,如《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华为变革管理》《华为流程变革》《任正非传》《华为成长之道》《华为管理哲学》等。
四、案例分析与发现
(一)案例简介
成立于1987 年的华为公司,以代理香港交换机产品为最初的业务。后来进入生产制造领域,自行开发交换机。经过33 年的发展,目前华为已成为通信行业的领导者,2018 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 000 亿美元,业务遍布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超过18 万名。业务领域包括运营商业务(通信设备供应商和4G、5G 无线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企业级业务(交换机、专业级服务器、企业用路由器等企业网络设备和企业级智能解决方案),消费者业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家用路由器等),华为云业务(包括云计算服务器、云电脑、云存储、云虚拟网络、云数据库、云安全中心以及云端解决方案)。在通信设备与5G 通信领域,华为已经位居全球第一;在企业网络设备和智能解决方案领域,华为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思科;消费者业务领域华为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苹果和三星。2019 年6 月6 日,作为全球唯一能够提供端到端5G 商用解决方案的通信企业,华为获得了中国工信部5G 商用牌照。
(二)发展阶段
以通信领域的技术为划分标准,华为先后经历了2G、3G、4G 至5G 等技术发展过程,相应地经历了以模仿改编为主的学习阶段(1987—1993 年)、以产品改进为主的模仿创新阶段(1993—1997年)、进入国际市场的开放创新阶段(1997—2007 年)、重视基础研发的自主创新阶段(2007—2015年)和布局商业生态的原始性创新阶段(2015—2019 年)。
1. 以模仿改编为主的学习阶段(1987—1993 年)
华为成立于1987 年,成立之初开始代理香港交换机产品。当时爱立信、阿尔卡特、西门子、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北方电信、日本富士通、日本电器公司都在中国抢订单,共有约400 家企业进入该行业。尽管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且快速增长,但依然面临着激烈竞争。因此,1991 年华为开始向生产商转变。当时华为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基础,主要依靠十几名技术人员对购买来的样机进行拆解、模仿。1990 年华为开始按照BH01 自行开发交换机,但这种开发能力非常有限,主要是对国外产品的模仿和“程控代码的改编”。1991 年12 月,华为开发出的交换机终于通过了全部的基本功能测试。由于产品性能低,华为利用低价策略选择农村作为主要市场。尽管此时的华为处于技术和市场的劣势,但任正非已经开始从高校引进人才,成立了初期的技术研发小组。
2. 以产品改进为主的模仿创新阶段(1993—1997 年)
1993 年华为进入2G 市场。积累了前一阶段的学习能力,这一阶段华为能够对已有产品做一些改进和在服务、流程方面的创新,从而更顺利占领低端市场。如1993 年华为研发团队创造性地采用光传输技术(而非高速总线技术)成功研制出万门程控交换机,1997 年推出全套GSM 系统和QuidwayS2430 以太网交换机。为了尽快提升研发能力,华为对研发投入、研究组织体系、研发管理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变革:在研发投入方面,通过华为基本法确立了每年投入比例;在组织体系方面,建立了中央研究部、中间测试部、知识产权部和产品战略研究规划办公室;在研发管理方面,主张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以获胜为衡量标准,且实施对应的激励工资。
3. 进入国际市场的开放创新阶段(1997—2007 年)
1997 年华为销售收入达38 800 万美元,1998 年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电信公司。但通信技术的迭代速度较快,国内资源和自身研发能力已无法适应产品创新的要求。为了缓解这种矛盾,1997 年华为在俄罗斯成立合资公司,进行3G 应用型技术的合作研发。随后在印度和巴西等地成立合资公司,并积极与高通签订3G 专利授权协议。2003 年,华为根据欧洲市场需求率先提出分布式基站理念,实现欧洲3G 市场的突破,华为3G 实现与国际巨头同步开发。2006 年10 月,华为与欧洲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创建首个联合创新中心,截至2006 年12 月31 日,华为累积申请专利19 187件,133 件WCDMA 基础专利,居全球第五。此时通信行业已迈向4G(LTE)技术。
4. 重视基础研发的自主创新阶段(2007—2015 年)
2007 年华为开始部署4G(LTE)技术的研发,2008 年建立了业界第一个LTE/SAE 商用网络。华为根据敏锐的市场触觉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即插即用的USB 无线数据卡,引爆了欧洲市场。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2008 年LTE 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而到了2013 年,华为已持续领跑全球LTE 商用部署,已经进入了全球100 多个首都城市。这一阶段,华为与各行各业的产业链合作以联合创新为主,并通过转让或交叉授权等技术互利方式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自身则专注核心领域的研发,特别是成立了“2012 实验室”,标志着华为开始在基础研究领域发力。
5. 布局商业生态的原始性创新阶段(2015 年至今)
2015 年华为收购物联网芯片公司Neul,由此诞生了窄带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华为坚持实施开放式创新,与合作伙伴一起建立“互生、共生、再生”的商业生态体系,共同促进数字智能发展。从专利申请排名方面看,华为在2005 年已以3 898 件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说明华为在这个时期已处于同行业领导者地位。在开放式创新方面,华为提出“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斥资10 亿美金,打造开发者使能平台,布局全球创新的商业生态。2015 年,作为欧盟5G 项目主要推动者、英国5G 创新中心(5GIC)的发起者发布5G 白皮书,进入5G 技术轨道的预研。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2019 年6 月6 日,华为作为全球唯一能够提供端到端5G 商用解决方案的通信企业获得了中国工信部5G 商用牌照。说明华为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原始性创新能力,是通信行业的领跑者。
五、案例讨论
由案例情境到案例讨论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将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提炼编码的过程,通过“一阶概念”和“二阶范畴”的形成将案例企业的基础数据上升为抽象理论,并最终回应理论问题。本文按照前述的5 个发展阶段,经过编码形成编码结果,见表2。
(一)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中的创新范式变迁
根据表2 的编码结果,后发企业在追赶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创新范式,创新范式的选择是基于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和自身能力共同决定的,也由此构成了随企业发展而变化的创新范式轨迹,总体上呈“模仿性创新—开放式创新—引领性创新”态势,见图1。
在以模仿改编为主的学习阶段,由于后发企业缺乏基本的技术积累,只能对已有产品中蕴含的知识和技术原理消化吸收,实现技术“从无到有”。在学习中制造,也决定了产品性能低,低端市场是其目标市场,属于低阶模仿性创新。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后发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关键是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以产品改进为主的模仿创新阶段,在积累了第一发展阶段的学习吸收能力后,开始在流程和服务方面提升创新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占领低端市场,而且通过人才培养积累了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这个阶段采取的是高阶模仿性创新范式。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开放式创新阶段,由于后发企业自身能力和应对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需要通过组织边界的开放整合外部创新资源,但此时与外部创新资源的合作方式比较单一且集中在研发环节,通过这一阶段基于合作研发的开放式创新,提高了后发企业的创新效率,降低了创新成本。在重视基础研究的自主创新阶段,后发企业已不局限于合作研发,而是通过技术互利实现更高效率的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而与此同时,自身更加专注核心技术领域的研究,如华为成立了“2012 实验室”,这说明此时的开放式创新不仅仅是为了整合外部创新资源,而是为了将更重要的研发资源配置在面向未来需求的创新领域,并没有出现如宝洁、波音等公司“开放过度”等问题,因此,这个阶段的创新范式可称为自主可控的开放式创新。在布局商业生态的原始性创新阶段,后发企业已经由过去的“跟跑者”变成了“并跑者”甚至“领跑者”,布局商业生态和引领行业发展趋势成为后发企业在VUCA 时代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创新方向,因此,这个阶段后发企业开始采取引领性创新的创新范式。
图1 后发企业创新范式变迁轨迹
表2 案例编码表
上述创新范式的变迁也可以归因于后发企业与领先企业在创新地位上的关系,见图1。当后发企业在创新地位上低于领先企业时,采取模仿性创新范式;当两者在创新地位上相当时,采取开放式创新范式;当后发企业超越追赶领先企业,从后发企业转变为领先企业,则要采取引领性创新范式。尽管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于布局商业生态的原始性创新阶段,但并不是这一个阶段实现的,而是前期创新范式导向下的能力积累所致,因此,后发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中先后经历了“低阶模仿性创新—高阶模仿性创新—基于合作研发的开放式创新—自主可控的开放式创新—引领性创新”的创新范式变迁。
(二)后发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
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后发企业在长期的创新能力积累中实现的。创新能力的积累和提升,与各个发展阶段采取的创新范式密不可分。
在以模仿改编为主的学习阶段,后发企业在模仿制造的同时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质是组织学习,组织学习的目的是积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知识,因此,经过这个阶段的发展,后发企业形成了以模仿制造和组织学习为主的创新能力。在以产品改进为主的创新阶段,通过高阶模仿性创新范式,后发企业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生产制造能力,但为了使第一阶段积累下的创新人才持续发力,后发企业注重将创新资源的投入形成组织惯例,将研发体系重构以释放创新活力,研发体系的重构和创新资源的投入表明后发企业知识积累体系的建立,因此形成了以模仿创新和完整知识积累体系构建为主的创新能力。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开放式创新阶段,基于合作研发的开放式创新使后发企业能够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促进了知识获得、拓展了资源边界、加速了后发企业创新效率。同时,除组织学习外,知识扩散开始成为这个阶段知识积累的方式之一,知识积累体系更为完整。知识的获得和积累,这两条后发企业加强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促使后发企业开始平衡客户共性需求和未来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且低阶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形成。在重视基础研发的自主创新阶段,由于采取自主可控的开放式创新范式,后发企业不仅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可在一些新的技术领域崭露头角,或领先于市场,或与领先企业的技术距离大大缩小,而且为专注核心领域提供了机会,“技术的基础性、成果的超前性、价值被承认的滞后性”日益受到重视。因此,这个阶段形成了以高阶自主创新和储备低阶原始性创新为主的创新能力。在布局商业生态的原始性创新阶段,得益于前期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持续投入,后发企业真正进入原始性创新阶段,原始性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后发企业履行越来越多的引领行业发展的社会责任。
因此,后发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形成经历了“以模仿制造和组织学习为主的创新能力—以模仿创新和完整知识积累体系构建为主的创新能力—以知识管理和低阶自主创新为主的创新能力—以高阶自主创新和储备低阶原始性创新为主的创新能力—以原始性创新形成为主的创新能力”的路径。
(三)后发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范式共演模型
后发企业创新范式的演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种共演关系,即创新范式的演进以创新能力的积累为基础,而创新能力的提升则需采取与市场环境和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创新范式,见图2(图中的序号表明后发企业发展的阶段,图中以华为为例展示了5 个发展阶段)。
模仿性创新范式的实施,积累了后发企业的模仿性创新能力;具备了模仿性创新能力后,为了降低研发成本、提升创新效率、满足用户需求,后发企业采取开放式创新范式,开放式创新范式由易至难、由表及里,从基于研发的开放式创新到自主可控的开放式创新的迭代,又促进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之后,后发企业才能实施引领性创新范式,企业价值导向逐步“超脱于企业自身利益和价值的满足,致力于企业自身利益和促进社会利益的双元平衡”[22],在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基础上,寻找“更加长期与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与人类发展大趋势”[24]上,不断提升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技术的基础性、成果的超前性、价值被承认的滞后性”[28]也会给企业带来意义深远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综上,创新范式和创新能力呈螺旋式交替上升,创新范式影响着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模式选择,会提升相应创新范式下的创新能力,而当创新能力提升后又会成为更高阶创新范式的能力基础。随着创新难度沿“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原始创新”递进,创新范式和创新能力呈“模仿性创新范式—模仿式创新能力—开放式创新范式—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性创新范式—原始性创新能力”共演,这也解释了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与提升的创新范式演进规律。
图2 创新能力与创新范式共演模型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理论贡献
本文基于华为公司的案例研究,以“创新范式—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后发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的创新范式变迁以及路径,构建了后发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范式共演模型,丰富了后发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
(1)探索性地从创新范式角度归纳了后发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提升的原因。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于布局商业生态的原始性创新阶段,但这是前期创新范式导向下的能力积累所致。后发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形成中先后经历了“低阶模仿性创新—高阶模仿性创新—基于合作研发的开放式创新—自主可控的开放式创新—引领性创新”的创新范式变迁。
(2)总结了后发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后发企业在长期的创新能力积累中实现的。其形成经历了“以模仿制造和组织学习为主的创新能力—以模仿创新和完整知识积累体系构建为主的创新能力—以知识管理和低阶自主创新为主的创新能力—以高阶自主创新和储备低阶原始性创新为主的创新能力—以原始性创新形成为主的创新能力”的路径。
(3)探讨了后发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范式共演模型。创新范式和创新能力呈螺旋式交替上升,创新范式影响着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模式选择,会提升相应创新范式下的创新能力,而当创新能力提升后又会成为更高阶创新范式的能力基础。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本文以华为为后发企业的代表性企业,遵循案例研究方法从创新范式的视角对原始性创新能力提升的原因做了研究。但研究的不足仍然存在,也是本文后续研究努力的方向:可以从治理结构、创新战略、文化创新等角度讨论原始性创新能力提升的经验;同时,可采取多案例研究以增强理论的信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