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窦异位胰腺伴粘液囊肿一例

2020-06-23李扬时高峰于萌贾立涛

放射学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性病变胃壁胃窦

李扬,时高峰,于萌,贾立涛

图1 横轴面图示胃窦前壁粘膜下囊性病变(箭),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呈受压样改变(长箭)。 图2 冠状面图示胃窦囊性病变呈“C”字型(黑箭),局部壁见明显强化(箭头),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受压(白箭)。 图3 胃镜示胃窦前后壁分别见半球隆起,长径约3cm,下界至幽门。 图4 超声内镜示胃窦规则无回声区伴局部片状低回声,来源于胃壁第三层,似有包膜。 图5 大体病理示病变切开后呈囊性,囊壁局部增厚,呈灰粉色,质韧。 图6 胃窦黏膜下层及固有层内见多个胰腺导管及胰腺腺泡(HE×100)。 图7 囊壁被覆粘液上皮细胞(HE×40)。

病例资料患者,男,2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加重,伴反酸、烧心、食欲减退。查体未及阳性体征。全腹增强CT示:胃窦前方见一囊性肿块(图1),边缘清楚,囊液密度均匀,囊壁局部增厚,最厚处约0.6 cm。病变与胃窦前壁关系密切,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呈受压样改变。静脉期(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图像显示病变呈“C”字形,局部壁明显强化(图2)。CT诊断:胃窦囊性病变,考虑胃重复畸形。胃镜示:胃窦前后壁分别见半球隆起,长径约3 cm,下界至幽门,隆起表面粘膜大部完整,前壁隆起顶部见充血水肿略凹陷(图3)。超声内镜示:胃窦不规则无回声区,直径4.0 cm×2.6 cm,内部见片状低回声,来源于胃壁第三层,似有包膜(图4)。手术记录:术中探查胃窦触及一囊性肿块,约5 cm×3 cm,未侵犯浆膜,与邻近脏器无粘连。术后大体病理:胃窦小弯侧黏膜下见1个3 cm×7 cm灰粉质韧区,区域呈囊性,与胃腔不相通,切开内含清亮(图5)。术后病理诊断:异位胰腺伴粘液囊肿(图6、7)。

讨论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又称迷走胰腺或副胰,为胰腺以外生长的孤立胰腺组织,属于一种先天性畸形[1]。异位胰腺尸检的发现率约0.55%~13.7%,最常见于中老年人,男女之比约为3∶1。异位胰腺好发部位为胃肠道,约70.0%~86.5%的异位胰腺发生于胃、十二指肠以及近段空肠[2]。

胃异位胰腺多发生于胃窦黏膜下软组织肿块,尤其好发于距离幽门管6 cm以内的部位[3]。胃异位胰腺多呈卵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多数边缘模糊,长径多数<4 cm[4],长轴与胃壁平行[5],CT平扫病灶多数呈均匀的等密度影,病灶内部一般无出血、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其强化程度因异位胰腺的成分不同而差异较大[5]。胃镜检查若发现“中央脐凹征”,即胰导管向胃内的开口,则是诊断异位胰腺的特异性表现[6],使用增强MPR图像有助于此征象的发现[7]。

胃异位胰腺发生囊变或形成囊肿者少见,目前仅见于少数个案报道[8]。胃异位胰腺囊变的主要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多呈囊实性,囊液密度均匀,壁局部较厚,实性成分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后实性区域呈均匀或不均明显强化,程度与正常胰腺组织相似[9]。胃异位胰腺发生囊变或形成囊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①异位胰腺合并慢性胰腺炎,形成假性囊肿;②异位胰腺起源于导管上皮,其内衬有分泌功能的上皮[10];③异位胰腺的导管异常扩张形成囊肿,异位胰腺组织被压缩成局部增厚的囊壁[9]。

本例为发生于胃窦的异位胰腺伴粘液囊肿,其发病部分典型,特点在于形成了较大的粘液囊肿。其形成粘液囊肿的原因在于异位胰腺导管的异常囊状扩张,囊壁被覆的粘液上皮细胞可以分泌大量的粘液,最终形成粘液囊肿。冠状面MPR图像显示病变囊性部分呈“C”字型,异位胰腺实性成分由于明显受压,表现为局限增厚且明显强化的囊壁。本例误诊的原因在于囊肿较大,虽然考虑到胃窦囊性病变,但是未能仔细鉴别被明显压薄的异位胰腺组织。

胃异位胰腺伴粘液性囊肿者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其鉴别诊断需要考虑到一下病变:①胃邻近器官的囊性病变,如肝囊肿、胰腺囊肿,通过MPR图像一般能够判别病变的起源[8,9]。②胃憩室,其典型CT表现为突向胃外部的囊袋状肿块,边缘光整,或有狭颈与胃体连接,各层与胃壁相延续[11]。③胃重复畸形,多见于胃大弯侧,CT平扫表现为胃腔内、壁内或腔外邻近部位的低密度囊性病变,呈圆形、管形或圆形-管形复合型,囊壁光滑而较厚,各层与胃壁相连续。④胃肠道间质瘤,其囊变、坏死较多时,边缘仍可见较多不均匀强化的实性成分[12]。

通过本例可以提示,若在胃窦发现囊性肿物伴局部壁增厚且明显强化,则要考虑到异位胰腺伴粘液囊肿的诊断。

猜你喜欢

性病变胃壁胃窦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对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胃会被撑大饿小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空腹
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窦变形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