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有“腔调”的慈善公益沙龙
2020-06-23徐山江苏省慈善总会
文|徐山 江苏省慈善总会
一直以来,在公益慈善领域,上海给我的印象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存在,始终保持着优雅与从容,绝不工于声张,做着自己的事情,老有“腔调”了。
2019年12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至爱》杂志举办的长三角慈善联动通讯员会议,进一步加深了对上海慈善的好印象。《至爱》已走过15个春秋,历经多次改版,成为了全国慈善公益期刊中的翘楚。正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郭燕红所言:“15年来,《至爱》在互联网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大潮冲击下,仍然坚守初心,将其打造成了宣传上海公益慈善事业、具有公信力的重要媒体。”
我个人对《至爱》还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2008年,我刚到江苏省慈善总会工作,在接触到的慈善期刊中,《至爱》特别亮眼。还记得一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文章,全面介绍了江苏省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一个上海的慈善期刊,能够对江苏的慈善事业做到如此客观而又准确的分析,实属不易。如今,杂志还特别增设了“爱在长三角”栏目,新闻触角扩大到了江浙皖三省的慈善工作,我也从一名纯粹的读者转变为杂志通讯员,从而有机会通过《至爱》向更多人更好地讲述江苏的慈善故事。
这是一次关于慈善宣传的会议,却又不止于此。会议上,《至爱》杂志邀请了上海慈善公益界的相关人士就网络募捐、慈善项目运作等内容与大家进行分 享。
首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互联网众筹部副部长钟素梅带来了“香港李伯罗伯专项救助”项目分享。该项目仅仅8小时就筹到了210万元的筹款目标,是一起典型的“事件推动型”慈善众筹案例。该项目切中公众关注焦点,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
其次,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联劝”)项目高级经理宋西桐分享了困境儿童议题资助与联合劝募。联劝成立于2009年,是上海第一家由民间发起的资助型公募基金会,“U积木小屋”项目是他们近期主推的公益项目。该项目由联劝联合长三角地区十余家公益伙伴,通过在城市流动人口和困境家庭聚集的社区建立并运营一个儿童之家空间,为这些在城市没有根的孩子们提供教育发展、安全保护、社会融合等服务。
第三个分享的项目则是“螺蛳壳”,该项目是由上海美丽心灵社区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美丽心灵”)发起,也是这次会议上最令我着迷的一个公益项目。听到“螺蛳壳”,首先就让人联想起那些弯弯绕绕、空间狭小的空间。没错,这个救助项目就是针对那些蜗居在陋室里的低保家庭,帮助他们进行房屋改造和修缮。
“螺蛳壳”项目开展过程中力求精准。例如救助对象小蛳,上高中的她很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但仅仅只有14平方米的空间,如何“变身”呢?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螺蛳壳里做道场”,从一个角落里硬是“抠出”了一个房间,最后房子焕然一新。除了房屋改造外,“美丽心灵”还帮助小蛳对接相关学校资源,委派志愿者帮忙补习功课,小蛳最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专多媒体专业。美丽心灵规定,每一个接受帮助的家庭,必须要有一名具备劳动能力的成员担任基金会的志愿者。所以,小蛳和她的爸爸后来也都成了志愿者。
从“螺蛳壳”项目不难看出,房屋改造只是美丽心灵的一个切入点,他们的目标是想要改变一个家庭的生活面貌。无论是设计师、志愿者、捐赠者,还是困难家庭,他们其实都是慈善资源,正所谓“助人者,人助之”,慈善资源在“相互利用、相互转换”中实现了可持续、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