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创新

2020-06-22左君君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

左君君

摘 要:地理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不仅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之后的工作以及生活中也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向创新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本文对此做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教学;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应用型极强的学科让学生了解地形形态、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内容。在新课改革之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只在乎学生成绩的高低,忽略了其学科的实践性,无法让学生真正了解地理这一科目,在正常生活中应用不到学到的知识。因此,为了更好地与新课程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具体、直观的了解地理知识。从而,增加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 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着单一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教学目标不够突出;课程引导过于匮乏;课程改革尚未完善等问题。

许多地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时,没有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思维进行独立思考,而是采用传统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单方面灌输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間。而课堂教学气氛长时间处于沉闷单调的情况下,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交流过少,对学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当今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目标,只在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对其知识点无法进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并没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习惯,使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地理、感受到地理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

二、 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新课改教学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思维与创造能力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实际水平情况,设计一些简单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这一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五岳及四大佛山名山并提出问题,这些山脉如何形成的?形成他们的原因是什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传授新课褶皱山、断块山,一方面运用言语讲解: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作褶皱。地壳运动产生巨大的压力与张力,就会导致岩层崩裂,崩裂之后岩体发生明显上的变化,称为断层。另一方面教师利用手边的纸张、书本进行模拟岩层的受力方向。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新知识点的同时,运用实物讲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地理教学过程要与实际相结合

地理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是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地理教师在教学的活动中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运用课本中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来解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与原因。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地理的产生趣味性,增加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况中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教师在列举案例时,要重点注意本课知识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例如,讲解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变化的影响》这一课内容时,在课前教师将学生分为甲、乙两组分别调查城市与乡村之间交通运输与布局有那也不同之处,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初步了解交通对布局有那方面的影响。进入新课后教师通过列举案例嘉兴市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变化?教师加以讲解:该城市的变化是由交通运输方式所演变出的空间布局,最终说明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能够带动整个城市的布局变化。来引出本课主题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之后向学生讲解聚落空间形态布局的知识。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安排课外活动、课外考察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室外教学的条件,将所学的知识与所见所闻联系起来并加以利用,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能让学生对本知识有着进一步的理解。

(三)地理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学生对课堂中知识接受能力的不同做因材施教。这其中最为奏效的方式为“分层”教学模式,教师要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详细的分析根据不同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根据教学情况来进行教学计划上的定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层次来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课后作业。例如,教师在留课后作业时,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种,高层学生的课后作业由复习、拓展课外知识为主;中层同学的作业由复习、巩固知识为主;低层同学由巩固知识为主。根据各自的不同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当前的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引导学生把实践与知识相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邵光超.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功能[J].教师,2017(22):60.

[2]许海荣.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7(5):163.

[3]马晓丽.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C]∥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