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
2020-06-22朱凤珍
朱凤珍
摘 要:小学英语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学生未来发展意义非凡。但当下很多教师都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的英语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因而教师有必要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将英语学习和学生的生活有效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其学习激情,生动化英语课堂,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简单谈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期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活化;内涵;策略
一、 引言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让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并从这自由的生活中获得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教育和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教育者不可忽视生活和教育关联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若教师只是围绕有限的教材进行教学,则教学必定会枯燥且片面化,降低学生学习效果,因而落实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具有突出现实意义的。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作以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教学策略。
二、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将英语学习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英语教学从知识和经验层面相结合,以此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想要将英语教学生活化,则需具备以下内涵:首先,生活需进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及课后实践等各个环节渗透生活化理念,突出英语学科的实用价值,避免英语教学走入“考试化”的歧途。其次,英语教学生活化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树立生本教育观,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最后,英语教学生活化需符合学生生活背景。用生活激活英语课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其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生活情境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根据此捕捉有用的教学信息,以此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三、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改变“哑巴英语”的教学现状
经过调查可发现虽然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并不短,英语成绩也并不差,但为何在实际交流中却总是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则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性不强,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难以在生活中得到及时转化和延续,因而就造就了“哑巴英语”的现象。因此,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需从基础教学抓起,即从小学英语教学入手,用生活激活英语课堂,将英语教学从有限的课堂拓展到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去,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进陌生的英语知识,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当在生活中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某些生活问题时,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继而会想要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记忆,而在于转化运用。学习的知识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得到体现和应用,才能算作是真正的学习。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将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则可高效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刻把握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并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小学英语教材是多个教育专业经过对英语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对实际生活的分析编排而成的专业教学材料,对小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及日常用语等,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生活元素,并根据此趣味化教学,让小学生深切感受英语学科的实用价值和在生活应用中的普遍性,继而培养其长久的英语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My family”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英语知识,主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既能巩固已学的英语单词,又能锻炼其口语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其自主表达意识,讓英语学习活动由被动转为主动,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
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良好的学习氛围既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一个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度的课堂氛围,能使英语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生活素材,营造和谐的生活化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以此提高其英语实践能力。如在教室内,教师可将一些常用的基础设施贴上英语标签;对于一些固定的教学环节,用英语代替中文表达,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习惯用英语交流的英语课堂,彻底颠覆中文重于英文的“假性”英语课堂。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除挖掘教材中生活元素外,教师还可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其身临其境的学习,以此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增强其情感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国外的一些节日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或微课技术将国外节日相关的习俗及其英语表达多样化呈现出来,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仿交流,从而优化英语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四)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生活化小学英语教学并不仅限于有限的课堂,还应当向课外进行拓展。课外的小学英语生活化方式主要有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在家庭作业方面,教师可多布置一些侧重于实践的作业,如让学生用已学的日常用语和家人进行交流;在课外活动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听英语广播,写英语日记等,以此深化其英语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需教师从观念、教学方式及实践方向等多个方面实现改变,将生活化理念全面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彻底颠覆传统教学模式,才能让英语教学走进生活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张彩苹.谈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新课程,2019.
[2]丁全平.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