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2020-06-22瞿祥花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地理

瞿祥花

摘 要: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选题可以决定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结果。选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时代性和研究价值。要让学生有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选题策略

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性学习的第一环节就是选题,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课题的选择、确定,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发展方向和命运,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准确地提出一个问题或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往往比着手去研究它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平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但研究过程中找不到相关的材料、无法提供相关的研究设备、没有研究的条件等是最容易影响研究效果的;还有对于该课题学生没有参与的热情,导致课题研究半途而废,或者就是最后有结论,都是学生胡乱弄点材料,写点结论敷衍了事,达不到研究的目的。所以我们在选题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有针对性

我们对于问题的研究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就是通过研究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解决高中地理学习中哪方面的问题,或者要获得有关高中地理学习中哪方面知识,既通过这一次研究性学习以获得对那种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的认识,把握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研究性学习选题决定着研究的方向,所以我们在确定研究题目时需要反复的研究和综合考虑,要以当前学生所出的地理环境和所具备的知识条件为基础。我们研究的题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更不能太笼统,要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就会失去研究的價值,达不到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获得研究过程中的体验”。

二、 研究性学习选择的问题要有可操作性

由于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拥有设备设施的差异,不同层次和学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拥有的资源条件有差异,我们要按照环境条件来选择研究的方向。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会需要收集一些资料、有时要利用一些设备设施,我们在设计研究课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能不能获得相应材料.能不能利用相关的一些设备,如果无法获得,那必将影响研究的进展和研究的效果。如农村中学的学生去获取城市发展、工业生产、商业布局、交通状况、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的难度就较大,他们很难有条件去实地调查研究而获取相关的材料.他们能利用的只能利用现代信息收集相关信息,但这样就不能达到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获得研究过程中的体验,通过实践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之如果让农村中学生去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河流水文、生物分布、地形地貌等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可操作性就较强,学生就可以利用所处地理环境优势,获取相关的材料,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研究结果。

三、 研究性学习选择的问题要有研究价值

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高中学生进行的地理问题研究,是为自身阶段性学习服务的,属于教学的范畴。高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学习任务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是进行的专业研究和科学研究,他们的研究应当注重研究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去训练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己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所以我们在选题中要关注该课题是否有利于学生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否有利于我们的阶段性学习,而不是学科专业化很强的问题。

四、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有一定的时代性

我们的教育同标就是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时代公民,“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很具有时代特征。所以我们在选择研究学习课题时要注意密切学生与生活的环境.和生活的时代,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与体验高中学生处于思维的成熟期,他们不只对自己的发展感兴趣,还会关注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我们在选题的时候就要注意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有很多可以涉及社会热点焦点,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自然灾害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又可以体现地理知识与社会的关联,可以让学生把地理理论知识与所处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还可以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现实中来,让理论真正联系上社会。如农村中学学生在学习人口流动和迁移相关知识后就可以让他们选择“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等相关内容为题进行研究,这是现在农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有很强的时代性。

五、 研究性学习选择的问题要使学生有参与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回答一个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往往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精力才能完成,要耗费一定的休息时间甚至是学习时间,对于现在的考试制度下学生是两难的选择,不少学生不情愿、更不会主动地参与。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研究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兴趣,要能积极参与,这样才会尽力去完成问题的探究,以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在选的题学生能够达到研究的目的,且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进来,不能选太专业、有较强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去探究,要让学生能获得研究过程中的体验,还要有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才会有积极性。

六、 教师要随时关注指导,不能放任不管

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但是由于学生条件的差异,和一开始不知道从何做起时就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提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受条件限制,自己难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帮助,使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地进行。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高中地理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