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20-06-22龚彩婵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德育教育小学数学

龚彩婵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数学学科教育不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还需要在其中不断渗入德育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能够加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体现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分析;德育教育

一、 引言

德育教育最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并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人格魅力。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中也起到了自身的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应当将德育教育内容不断的渗透到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当前发展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的重要影响,结合学科知识特点和学生的性格爱好特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此来体现出德育工作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二、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特定知识内容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激发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样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也是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堂任务之前,可以按照学习层次的不同将学生划分成为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确定小组分工,明确学生的角色。在这种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合作的魅力,并逐渐喜欢上这种学习方式。例如,在进行“圆的认识”一课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讨论和分析。并不是硬性的要规定学生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可以让组内成员进行自我分配,成员一研究圆的基本概念,成员二则是研究圆的周长与圆的大小之间有什么规律,成员三研究圆的面积和圆的直径有什么联系。在这种探究过程中,各个问题内容的设定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任务与任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需要组内成员协同合作才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部分小组合作学习出现问题时,教师也需要参与到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去,观察每一位同学的表现,并针对同学的表现来指出其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加强其在数学知识探索中对合作探究的重要认知。

三、 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

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严谨性和精确性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并保持一丝不苟的数学精神。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由于自身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各种外界因素所干扰,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为此,教师就需要强化数学训练的过程,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端正态度。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在计算题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以“准”字为先。教师可以对计算正确率高的学生予以表扬,而对于正确率低的学生予以教会,让学生明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会因为自身的一时疏忽,粗心而计算失误,给工作、给事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教师除了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运算法则外,严格训练学生审题,估算和验算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计算准确率,通过对文字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联想。让学生养成善于学习的自学能力和习惯,为发展创造力打基础。

四、 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就需要对教材内容具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和理解,充分挖掘教材中涉及的德育教育内容,以此来实现良好的渗透与延伸。例如,在对方位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联合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对学校东南西北的标志性建筑进行辨析,从位置方向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这一过程中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地标,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讲述在自身学习的年代学校周围都是什么标志性建筑。在这种新旧对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感受到我国的发展和历史变迁。而在进行时间的“时、分、秒”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时间,并让学生明白光阴易逝的道理。

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体会到枯燥的数字、机械的运算。作为我们教师要给这些枯燥的数字、机械的运算点缀上精灵的翅膀,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游而忘返而不是望而却步。在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延伸到《九章算术》这一中国古代著作,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人的数学智慧,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爱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祖冲之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这一成果要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通过对我国古代数学发展史的渗透,学生就能够认识到少年强则国强这一道理,从而树立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荣誉感,这相比较于单一的德育教育而言现实教育意义更加明显。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充分发掘数学教材中涉及的德育教育內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水平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式,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知识层次的提升,加强思想道德意识和水平,从而能够满足素质教育发展下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朱彩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课外阅读:中下,2012(13):216-217.

[2]代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C]∥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2012.

[3]杨中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98.

[4]张丽.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4(12).

[5]李辉.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9):302.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德育教育小学数学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