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研究

2020-06-22陈晓琳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陈晓琳

摘 要: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当今社会的人才竞争实质就是核心素养的竞争。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加大,本文简述了职业核心素养和物流管理的重要地位,并对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提高电商人才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关键词:核心素养;电子商务物流;教学策略

近些年,随着电子商务交易的快速增长,使得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目前我国的物流教育虽然有了跨越性的发展,但总体来说还不够完善,中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渠道,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灵活指导,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一、 职业核心素养

职业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和素质,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核心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电子商务专业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物流和客服两大岗位,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非常关键。职业核心素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借鉴了先进的教学经验,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所以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各项教学改革是比较重要的课题。

二、 物流管理的重要地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子商务的核心课程之一,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撑,物流系统的效率是影响着电子商务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实现客户服务的理念保证,所以鉴于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将其确定为电子商务的核心课程之一。二是电子商务毕业生的重要就业方向之一,市场对物流活动操作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的需求量比较大,方便学生就业,而且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补充一些商检、海运相关的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在进出口企业就业,例如:进出口报关通关、船代业务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等。

三、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式

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时,要以符合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岗位需求为教学目标,将工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现代物流理念。在选择教学资源时根据中职生的基础特点,选择一些概念清晰、具有典型案例或者图片知识比较多的。在教学方法方面,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电商物流的仓内商品存储及运作流程”时,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对商品存储过程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基本流程以及掌握操作要点,然后教师再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二)开设精品课程,加强校企合作

在开设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开设精品课程,以便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精品课程要定位清晰而且富有创新精神,其开发的思路要符合中职教学改革的趋势。中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专业应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岗位特定能力以及行业的通用能力等,所以要从岗位能力调研方面出发,根据毕业后从事的岗位方向来调整课程内容,例如:仓储和配送方向、快递业务方向、运输方向、客户服务方向以及采购供应方向等。另外还要增强校企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市场需求,也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制定培养方案。

(三)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细化

教学的改革要从教育理念开始,从以知识为本变成以能力为本,在职业核心素养视域下,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全方位的社会人才,而不是进行知识深度的培养,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中职生的教育方向。另外,还要将教学的目标进行细化,课程設置进行优化,传统的按部就班教学方式使得教学脱离了物流行业的社会发展需求,而且也缺乏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很多学校都只是注重让学生去考取相关证书,例如:物流师、电子商务师、报关员等,而不注重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要将目标进行细化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

(四)加强培训

师资队伍的强大对教学改革以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力与素质都比较强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型人才,所以建设一支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的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要采取相关激励措施去加速教师的成长,让更多物流专业的教师锻炼成具有核心素养的教师,也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去参加各项职业技能竞赛,然后共同进步。另外,还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例如:定期请行业内的专家或者教授进行授课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社会性培训,加强各校间的教师交流与合作等,有能力的学校还可以建立配套的实验室和设备。

(五)注重实践

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注重加强电子商务物流课程的实践性,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打破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充分的利用电子商务的特色,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积极引进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相关的模拟软件,因为物流软件的操作是在实际工作中必要的技能,而且不同的物流软件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所以模拟软件的引进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学习“电子商务物流仓管管理系统”时,开发或者引进不同的模拟软件,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对于物流实验室存在经费困难的现象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免费下载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三是加强学生的实践,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需求以及社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学校要组织相应的实习和实训,例如:在校内建立合适的实训基地、模拟电子商务的就业环境,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增加工作经验。

总之,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物流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而且教学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根据教学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学习舞台,不断地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燕.《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45):56-57+70.

[2]宋芬.《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2):281+283.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