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措施优化
2020-06-22陈桂荣
陈桂荣
[摘要] 现代医疗护理体系中护理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正视和重视护理管理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精神病科的护理工作中,其护理管理的作用和效果更佳明显。我国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使得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健康,也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精神病患者管理中仍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导致护理管理效果下降,这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和康复均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针对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明确分析,针对性制定防范管理措施,对提升该科室患者护理管理安全性以及护理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当前阶段精神病患者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据对管理措施进行优化,旨在提升患者管理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管理;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2(b)-0088-03
[Abstract] Nursing manage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in modern medical nursing system. To face up and value the role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medical servi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nursing effect and safety of patients, especially in the nursing work of psychiatry. The role and effect of its nursing management are more obvious.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ety and economy has caused the morbidity of mental illness in China to increase year by year,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health of patients, but also has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on social order.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unsafe factors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which leads to the decline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management. This has adversely affecte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control and rehabilitation. Therefore, a clear analysis of the unsafe factors in the management and targeted preven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patient care management in this depart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unsafe factors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at the current stage, and uses this as a basis to optimize manageme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patient management.
[Key words] Mental illness; Patient management; Unsafe factors; Management measures
精神病是臨床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指的是在不同因素影响下患者脑功能下降,造成患者在认知行为、情感以及意志等多方面出现异常的精神活动,其精神症状已经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进而表现出患者精神分裂、躁郁症等疾病[1]。该类疾病患者受到疾病影响,可能出现暴力伤人或自伤、损毁物品等意外情况,不仅为患者和其家庭带来了伤害和痛苦,也影响到了社会秩序,所以,在精神科开展有效的患者管理至关重要[2]。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及时了解和明确精神病患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此为依据结合以往管理经验对患者管理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此提升管理质量,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1 精神病患者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管理力度不足
缺乏管理力度或管理失控均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意外情况,患者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或相关管理制度未能与时俱进可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缺乏正确认知,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或者医护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业务能力较差,医院工作分工不协调等,均可能造成患者管理安全隐患。
1.2 护理人员工作能力不足
医护人员年龄小,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职业道德以及行业规范意识,部分医护人员理论知识学习不到位,专业护理管理操作能力不足,在实际为患者提供管理过程中未能按照管理制度执行管理措施,未能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患者安全管理和风险预防措施执行较差,与患者沟通能力低下,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缺乏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同时安全意识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不良情况[3]。
1.3 患者对自身病情认知不足
精神病患者病情特殊,其多伴有认知行为、情感思维能力异常,未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的病情,加之精神症状的影响,导致其对医护服务缺乏良好的依从性,部分病情严重患者还会出现自杀、自残、伤人和暴力破坏等行为,均可能导致患者在病发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1.4 病房设施管理不足
因为精神病患者常伴有行为异常等情况,因此其病房设计和布置与其他科室患者有所区别,精神病患者病房应该做好设施管理以保证其安全[4]。若未能意识到房间内存在不安全因素,例如门窗处未添加护栏、室内有尖锐物品或暴露的电线、地面过度光滑等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在病房内发生跌倒、伤人等意外事件。
1.5 药品管理力度不足
医护人员缺乏抗精神病药物安全管理意识,未按照给药制度严格执行管理,常见现象包括未检查患者是否真正服用了药物、是否失误将药品遗落在病房内、未对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导致患者用药安全性下降。此外部分医护人员未按照“三查七对”的制度管理药物,未能及时了解药物应用的相关注意事项,导致患者药物治疗风险增加。
1.6 健康教育管理力度不足
精神病患者自知力下降,对治疗和护理的意义、作用没有正确认知,无法有效掌握相关治疗知识和康复事项,导致开展健康教育难度较高,这就导致该类疾病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具体健康教育内容过于片面,例如患者未能接受到全面的健康教育,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偏低,这对患者预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5]。
2 精神病患者管理措施
2.1 精神病患者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开展管理工作的目标在于控制患者病情进展,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康复,管理工作应该兼具技术性、服务性、连续性和科学性等特点,管理层应该做好护理管理人才培养,增强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开展深化教育以帮助医护人员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患者管理理念和技能[6]。同时指导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正确方式和技巧,提升患者对护理管理服务的配合度,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升患者管理质量。
2.2 精神病患者管理措施的优化
2.2.1 生活管理和安全管理 应在精神病患者管理中融入安全意识和管理,做好各个护理管理环节的安全防范,避免发生意外事件[7]。该疾病患者伤人、自残和自杀行为较多,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密切观察,针对有伤人或自伤倾向的患者及时采取对应处理,若患者伤人或自伤情节严重可通过镇静类药物或约束带等方式避免发生意外事件。针对出入院的患者做好病房安置、交接班等管理以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保管好患者的药品和其他室内危险品,告知患者家属其病情,获得家属的支持,以开展有效的安全管理。
2.2.2 用药管理 精神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维持治疗,一般情况下患者用药量较大,但是受到精神疾病特点的影响导致大部分患者无法准确掌握用药方法、频率和剂量,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做好药品的统一管理以避免用药风险。医护人员应该准确掌握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禁忌证等知识,遵医嘱用药,用药前核对患者姓名,并检查患者是否真正服用了药物,对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
2.2.3 心理干预管理和设施管理 医护人员在开展患者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好安全检查,观察患者病情进展情况,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其与患者多接触多沟通,鼓励患者进行内心情感的表达,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8]。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了解患者不良心理发生的原因,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抚,开展一些能让患者产生愉悦感的活动帮助其宣泄不良情绪,使其产生积极心理,积极面对和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做好病房内设施管理,添加门窗防护栏,没收室内尖锐危险物品,避免地面过度光滑等,以保证患者安全。
2.2.4 加强健康教育 现代医学治疗精神病效果比较理想,但是也不能杜绝精神疾病的发生,在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医护人员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其增强治疗信心。同时为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患者的病情,告知其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事项,消除其疑虑。加强患者的保健管理,对患者生理心理状况有正确的认知和了解,以此做好患者的管理工作。
2.2.5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强化法律意识 加强对科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及时疏导护理人员的不良心理,帮助其树立健康的积极的工作状态[9]。精神科护理人员具有较大的工作量,需要进行夜班护理,且患者配合度较低,导致其工作难度较大,容易造成护理人员精神状态紧绷,可能导致其在实际的临床护理管理中出现失误等情况。同时开展护理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熟知护理技术以及行为规范,并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此减少医患和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10],提升管理质量,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帮助患者恢复进入社会生活的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精神科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质量指标是安全管理质量,精神病患者具有特殊性,其管理难度更大,意外事件风险更高,因此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开展科学管理措施,做好预防管理措施,以保证患者治疗有效性以及住院期间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珏.人性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9,26(6上旬刊):186-188.
[2] 代卫红.双焦点理念在精神科人本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0):1724-1726.
[3] 祁莉云.人性化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9):253-254.
[4] 付明月.探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责任分组护理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5):160,163.
[5] 孙旭,张凤坤.细节管理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0):102-103.
[6] 丁玲.PDCA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169-172.
[7] 李慧芳.護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174,186.
[8] 张珊珊.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6):55-56.
[9] 郑丽鹏,郑胜丽.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9):141-142.
[10] 黄颖.新医改环境下精神科护理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195-196.
(收稿日期: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