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专业术语指南
2020-06-22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它主要通过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这三个阶段发挥在疾病防治过程中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专业名词进入人们的视线,比如冠状病毒、KN95口罩、气溶胶传播等。随着疫情发展,新的名词不断出现。了解这些专业名词,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个人防护、疫情进展、疫情防控等相关知识。
大流行主要指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区广,在短期内跨越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描述中最严重的一种。
疾病流行强度常用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表示,主要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发病率的变化及其病例间的联系程度。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流感、霍乱等疾病就发生过多次世界性的大流行。
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具体计算公式为: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该人群暴露人口数)×K ,K=100%、1 000‰等。
其中,暴露人口是指在观察期内某地区人群中有可能发生该疾病的人。对于新冠病毒而言,由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易感,所以在该病的流行区,所有人都属于暴露人口。
发病率是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发病率高则对人群健康危害大。某些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变化可使发病率升高,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也可使其下降。
通过比较发病率,可了解疾病流行特征,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所以,每日发病率的变化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和控制的重要依据。
粪口传播是指某些细菌、病毒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又经过种种途径进入口腔、感染人体的过程。如甲肝、戊肝、伤寒、霍乱、手足口病还有一些寄生虫疾病,都是比较常见的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
粪口传播是怎么发生的?
1.水未烧开、食物未洗净
水、食物被含有细菌、病毒的粪便污染,喝水之前未采取消毒措施或未将食物充分洗净、炒熟,导致“病从口入”。
2.便后不洗手
上公共洗手间时,接触被感染患者便后直接接触的冲水按钮、门把手后不洗手,增加被感染的风险。
3.接触生活中的病菌聚集物
除食物和饮水外,接触日常生活中的玩具、手机、钞票及电梯按键等,都可导致感染。
4.马桶冲水带动病菌
纽约大学菲利普·泰尔诺博士指出,如果冲水时打开马桶盖,马桶内的瞬间气旋可将病菌带到约6米高的空中,并使其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个小时。现在大部分家庭习惯将牙刷、漱口杯、毛巾等放在卫生间内,使这些物品易受细菌污染。
血浆是指离开血管的全血在经过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富含血浆蛋白和各种抗体。
以新冠病毒的感染入侵为例,该病毒通过自身表面一种形状类似钉子的“spike蛋白”与人体肺部上皮细胞表面一种被称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 ”的蛋白质结合,使ACE2蛋白发生形变后“携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并利用细胞自身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新的病毒。这些新的病毒隨后被释放到人体细胞之外,利用相同方式感染周围正常的细胞,如此循环。如果能有一种抗体“打破”这一过程,就能阻断病毒进入细胞。
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身体血液中都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提取康复者的血浆输入患者体内,即引入“外援”抗体,帮助患者机体杀灭、中和病毒,这就是血浆疗法。
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没有明显的发热、乏力等临床表现,但做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简单来说,就是有的人身上携带病毒,但没有明显症状,不发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一般是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更多发生在家庭成员中。
在流行病调查中,“零号病人”又被叫做“首发病例”“标识病例”,通常是指第一个患有某种传染病并开始传播病毒的人。
通过对“零号病人”的细致调查,能够锁定传染源和传播方式,了解流行病史,对血清、疫苗等抑制或治愈性药物的研发及阻止疫情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零号病人”不该被误解。寻找“零号病人”的过程是针对病毒而非针对人,只有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才能让事实慢慢浮现。事实上,“零号病人”的确认很难一锤定音,远不是研究的终点,“零号”后还可能会有新的“零号”出现,其确认过程本身就是对病毒发展情况的“复盘”与再认知。
群体免疫又叫社区免疫,即当足够多的人对导致疾病的病原体产生免疫后,使得其他没有免疫力的个体因此受到保护而不被传染。
群体免疫理论表明,当群体中有大量个体对某一传染病免疫或易感个体很少时,那些在个体之间传播的传染病的感染链便会被中断。
这种免疫力通常通过接种疫苗而获得,比如天花疫苗的成功研制和接种,使所有人产生免疫力,最终消灭了这种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