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伏羲画卦台记碑》发微

2020-06-22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台山伏羲碑刻

张 韵

(天水师范学院文传学院,甘肃 天水741000)

一、《伏羲画卦台记碑》的出土情况

在中国古史传说系统中,伏羲氏是一位远古时代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由渔猎畜牧向农耕文明进化,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历史阶段的创世英雄。由于其独特地位和非凡贡献,远古先民和历代贤哲以伏羲及其文化创造活动为基础,将众多生产发明附会于伏羲氏生活,复经演绎加工和增益扩展,加之民间传说、信仰的推衍流传,逐渐形成内涵丰富的伏羲文化。《伏羲画卦台记碑》于元至正刻石(1347年)刻石,原碑已散佚。碑文中所提到的卦台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三阳川,相传为伏羲画八卦的地方。问了论述方便,兹先将碑文转录于下。

伏羲画卦台记碑

普奕撰

画卦台者,即古庖犠氏画卦台也。在秦州成纪县北三十里,其川三阳,其地突兀若覆盖篑而笼岡焉。谚谓蜗牛堡。高不倍寻,广袤四隅,渭水迴旋,朝晖夕映,变态靡时,陇右为甲。

昔羲皇,成纪人也。河出图,以是则之。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定奇偶而画;为文以代结绳之政,为万古之标准。洎都陈,始作民君师,设官分职,以开平治。其高至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其实不离乎日用之间。其幽探乎阴阳造化之赜,而其实不离乎仁义礼智、刚柔善恶之际。其体用之一源,微显之无间,性此理而安焉者,圣也;复此理而执焉者,贤也。厥后圣贤继作,其所以相传之说,岂有一言以易我哉!其传此何与?曰仁也。仁,人心也。率性立诚,知天推而宰万物,传道而诲斯民者也。及其至也,与天地合德,鬼神同礼,悠久无疆,变化莫测。《易》曰:“知几其神乎。”神之在天,若水之在地。譬若掘井,无往而非水也。况圣在天之灵,克享万世无穷之祀也。

圣朝奄有天下,制诏曰:“圣帝明王、忠臣烈士载在祀典者,有司以时致祭,庙宇损坏,官为修理。”作兴之馀,释老之祀者,已复其初,独此地委于榛芜,见者莫不太息。于是民人履其遺址,鸠工抡材,庙堂榱桷,黝垩丹艧,次第一新,勒之琬琰。不有好古闻贤之旧,孰能若是乎?县尉韩彧踐古人之跡,颂其休烈,虽存闾阎之宗,独阙有国之禋。遂申明都部,符文于郡县,春秋常例庙祀外,故跡台所每岁三、九月给钱分官致祭。

至正甲申,秦州同知周赟承直下车,既剔蠹出奸,民俗安静。一日谒庙,周览方隅之盛,垦田迥辟,泰稷芃芃。询民之耆旧者,咸曰:乃古之贍庙地也。”岁其田,得一顷四十五亩,每亩收租麰麦一斗,以供二祭,视旧益新。都总帅汪公命可历纪其实,刻石于庙前,庶不至于湮灭。本县尹何大用承直亲董其事,其开迪涵育之大德,斯无负矣。至于考方志、记圣德,亦守土者所当谨。都帅求记,既不容辞,揽笔直述,以敘其方今之盛焉尔。.

至正丁亥五月甲子

二、《伏羲画卦台记碑》与伏羲文化研究的拓展

天水市西北的卦台山相传为伏羲画卦之地,是天水市著名风景名胜,也是天水作为“羲皇故里”的历史见证之一。关于天水市卦台山伏羲庙的建庙时间,学者意见多有分歧,究其原因应是相关文献不足之故。目前在天水地区古代方志中,关于卦台山伏羲庙的建庙时间,《大清一统志》《甘肃通志稿》等诸家均有记载。如嘉庆《大清一统志·秦州·古迹》云:

太昊庙:有二,一在州小西关;一在州北三阳川,俱明正德中建。

又民国《甘肃通志稿·建置·庙宇》:

卦台山(伏羲庙),明嘉靖十年建,康熙十三年重修,有山地四十亩,在县北五十里,为伏羲画卦之处[1]。又民国《天水县志·建置志》载:

伏羲庙,在三阳川卦台之上。庙为明嘉靖十年御史方远宜建,累代重修。

综合诸家所载,可知仅仅局限于地方志等书面文献记载来研究伏羲文化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时代久远,天水地区伏羲文化发生学层面的不少文献资料留存不多,仅依靠书面文献记载难以取得突破。相较于传世书面文献,新出土碑刻文献以原始的实物形态和文字形态反映了天水地区伏羲文化发展、演进的某些原初现象,给相关研究带来极大方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出土石刻:还原了元代卦台山伏羲庙的修建、祭祀情况

从碑刻记载来看,元代伏羲庙的修建、祭祀伏羲典礼的情况至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曾在全国普及三皇(伏羲、神农、黄帝)祭祀,要求“圣帝明王、忠臣烈士载在祀典者,有司以时致祭,庙宇损坏,官为修理。”在此政策影响下,天水地区“释老之祀者,已复其初。”即是说有关佛寺、道观都已经建立起来。而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伏羲祭祀场所尚是“委于榛芜,见者莫不太息。”先是有民间修葺伏羲庙的善举,“履其遺址,鸠工抡材,庙堂榱桷,黝垩丹艧,次第一新,勒之琬琰。”时任县尉韩彧在实地访察的基础上,认为民间修葺的伏羲庙“虽存闾阎之宗,独阙有国之禋。”祭祀时间、仪式并不规范,且祭祀费用无着落,遂向上司报告申请,最终伏羲庙除“春秋常例庙祀外”,故跡台所由政府于每年三、九月给钱拨给祭祀费用,使伏羲祭祀走向正规化,这也是元代由政府出面举行公祭伏羲典礼的文献记载。

第二阶段是元至正甲申(1344),秦州知州周赟治理天水,“剔蠹出奸,民俗安静”,堪称循吏。至正年间已是元末,伏羲庙经多年历史沧桑,已有荒废之势。从《伏羲画卦台记碑》来看,当时“贍庙地”约一顷四十五亩,合计95亩,每年每亩收租麰麦一斗,用作春、秋两次祭祀伏羲典礼的费用。周赟郑重地将卦台山伏羲庙“贍庙地”之事,于元至正丁亥年(1347)“刻石于庙前,庶不至于湮灭。”等于元代政府确认了祭祀伏羲及其费用之事,并有当时“县尹何大用承直亲董其事”。

天水历史上早在春秋时期的秦文公十年(前756年),就有祭祀伏羲的记载,然而所载甚为简略。以后明确记载明代由官方主持春秋两祭。至于元代公祭伏羲的情况不得而知。《伏羲画卦台记碑》则详细记载了元代卦台山公祭伏羲的情况,对其祭祀费用等亦有详细而明确的记载,此碑可以填补伏羲文化研究的一个空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二)《伏羲画卦台记碑》:烛见元代伏羲文化之特点

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彰显出特定的文化内涵。那么,元代对伏羲文化的发掘和阐释有何特点呢?从该碑刻中亦能窥探到一些端倪。《伏羲画卦台记碑》在肯定伏羲氏演八卦、造书契、设官职、开平治,“为万古之标准”的同时,强调伏羲氏“其高至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其实不离乎日用之间。其幽探乎阴阳造化之赜,而其实不离乎仁义礼智、刚柔善恶际。……其传此何与?曰仁也。仁,人心也。……传道而诲斯民者也。”这里将伏羲氏的文化功绩与儒家之“仁”相联系,突出伏羲氏的教化之功,显然是推崇儒家伦理的。一般认为,元代随着游牧文化的影响,原来的“言志”“教化”和“明道”传统从根本上被动摇了。从该碑刻则可看出,元代社会传统的儒家伦理在陇右等偏僻落后之地区,仍然深沉、强劲地流传着,对学界更加深入地认识元代社会思潮也提供了别样的文本。

另外,该碑刻撰者普奕,史籍无载、生平不详,碑刻所记韩彧、周赟、何大用等乡贤名宦,在陇右地方文献中均未记载。则此碑可补《天水地方志》之阙载。

三、《伏羲画卦台记碑》的文学及文化价值

(一)助推天水地域文学繁荣

明人胡缵宗《雍音》曰:“秦雍山川,向称极盛。……华岳、终南、西倾、崆峒、鸟鼠之山;有江、河、汉、渭、泾、沣、浐、灞之水;是故有羲、黄、文、武、周、吕之盛。……有汉、晋、唐及陈、隋、宋、元之诗。”很好地道出了陇右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伏羲画卦台记碑》开篇写道:“画卦台者,即古庖犠氏画卦台也。在秦州成纪县北三十里,其川三阳,其地突兀若覆盖篑而笼岡焉,谚谓蜗牛堡。高不倍寻,广袤四隅,渭水迴旋,朝晖夕映,变态靡时,陇右为甲。”此段文字,先从卦台山周围的地理环境写起,次叙人文风俗,条理清晰,写景文字优美,堪称一篇山水美文,可谓融汇地理与文学的典范之作。

(二)引领地方文学风气

宋代以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重心的向东南迁移,陇右地区逐渐成为偏僻落后地区。“夫陇山以西,天下之僻壤也。……自非官于其地者,莫不信宿而去,驱其车惟恐不速。”(宋琬《杜诗石刻题后》)[2]幸耐不少乡贤名宦致力于地方文教事业,使陇右一些地区成为文化较为发达之地。如《伏羲画卦台记碑》记载的碑文撰者普奕、元代秦州同知州周赟、县尹何大用等天水名宦等,看到“独此地委于榛芜,见者莫不太息”,于是“民人履其遺址,鸠工抡材,庙堂榱桷,黝垩丹艧,次第一新,勒之琬琰”,终于形成一方山水名胜。碑刻体积巨大、材质坚硬、流传时间长,碑刻文字具有开放性,便于众多读碑者进行跨时空的精神交流,“其文化凝定与文化衍生功能,是其它文学传播方式所不能替代的。”[3]《伏羲画卦台记碑》作为元代至正甲申年间(1344年)的碑刻,在现存天水地区有关伏羲事迹的碑刻中属于较早者,它对天水地区后来石刻的影响是必然的。迄今天水市伏羲庙存明弘治三年(1490年)《新建太昊宫门坊记》、明嘉靖三年(1524年)《重建伏羲庙记》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修伏羲庙记》、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太昊庙乐记》、清顺治十年(1653年)《重修太昊宫碑记》、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伏羲庙记》等碑刻,都与《伏羲画卦台记碑》有一脉相承之关系。可以说,《伏羲画卦台记碑》不但使陇右地区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得到全方位展示,而且其引领地方文学风气的作用已不可小视。

(三)丰富了天水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

伏羲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便出现于诸子之书,西汉纬书《遁甲开山图》已有伏羲生成纪(今甘肃天水一带)的记载,此后历代著述均认同此说法。天水境内西山坪、师赵村和大地湾等文化遗址的早期文化层,其揭示的天水远古居民社会组织形态与经济生活方式,与伏羲传说所反映的原始文化时代大体一致。闻名于世的大地湾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隐含着原始社会图腾崇拜信息。天水一带至今有卦台山等遗存。民间伏羲信仰、崇尚龙蛇的风俗、伏羲民间传说等颇为浓郁。这些信息共同映证了天水地区是传说中伏羲氏的诞生地,伏羲文化也成为天水市最具特色的一张文化名片。

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需要不断开发、发掘、阐释,久久为功,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卦台山伏羲氏画八卦的遗址,民间至今还保留着祭祀伏羲的文化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七月十九日,相传是伏羲氏的诞辰日和逝世日,天水民间都要在卦台山分别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伏羲活动。据《伏羲画卦台记碑》可知,此种每年的春祭、秋祭伏羲活动,至迟在元代就已经形成传统了。历史,正是在此种薪火相传中不断走向未来。“纳皮兴嫁娶,结网教畋渔,渭河犹奏立基乐;设像契神明,布爻穷变化,陇坂长留画卦台。”[4]这是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为天水卦台山伏羲庙所作的楹联。地因人杰、人因地显。卦台山因为伏羲画卦的美妙传说,成为天水地区著名名胜古迹。《伏羲画卦台记碑》等历代文人碑刻墨宝,无疑为天水地区灿烂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后世文人登临卦台山、多登临题诗、竞相吟咏,遂使伏羲文化深入人心,遂孕育出一方山川形胜。

陇右地区出土的有关伏羲文化的石刻文献数量繁多、内涵丰富,这是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利用陇右地区出土的金石文献,进行伏羲文化的研究,可以纠正史籍记载错讹、补史籍记载之不足,还原特定时段的伏羲文化发展演变的原生状态。更进一步来说,立足天水地区新出土的石刻文献,可以揭示那些深埋于地下的文化现象,扩大天水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范围,深化天水地域文化的研究内涵,出土石刻与地方文化之关系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

台山伏羲碑刻
谈伏羲文化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口碑炸裂!早造超90%的客户盈利,这家品牌苗在台山养虾圈一夜爆火
伏羲创八卦
台山都斛镇党建引领赋能科技兴农
八台山独秀峰
碑刻
河津市九龙山真武庙及其舞楼、碑刻考
35元/尾却还是一苗难求!台山养殖面积锐减80%,这个品种还有未来吗?
伏羲画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