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势而谋 创新而为

2020-06-22赵志强

传媒评论 2020年3期
关键词:东阳日报微信

文_赵志强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鲜明指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媒体融合”这道题怎么答?回顾过去一年,东阳日报在建设新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大背景下,因势而谋,创新而为,不断加大报纸平面端、网站PC端、手机移动端“三端”的融合力度,深入探索“新闻+政务+服务”新模式,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步伐果敢而坚实。

坚持优势互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媒体转型与融合是新时期媒体发展的一次自我革命。过去一年,东阳日报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通过新建全媒体指挥系统,重塑“一次采集、N次加工、多元化传播与多终端适配”的全媒体采编流程,着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区域新型主流媒体。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宣传,是东阳日报媒体融合的一次重要实践。先举两个报道例子:一是2019年7月,东阳日报启动“红遍东阳”大型采访活动,全体采编人员历时两个半月,蹲点现场、夜宿农家、实地采访,通过聚焦19个红色地点的巨大变迁,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东阳人民谱写绚丽篇章的生动实践;二是2019年8月,东阳日报开设“70有我更青春”栏目,通过选取当地部分优秀青年代表,讲述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奋斗故事,号召广大青年向身边榜样学习,为民族复兴贡献个人力量。这两个栏目,不同的是分别由纸媒和新媒体牵头开设,相同的是,全媒体参与、“三端”齐发,报纸刊发图文和视频二维码,网站开设专题,微信和客户端同步推送,真正实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一体化运作。

除此之外,东阳日报新媒体中心在“十一”前夕,组织策划了微信图文内容《这是我见过最美的东阳》,利用纸媒上刊登过的和摄影记者提供的100多张全市各地高清美照,结合360度高空俯瞰VR技术,全面呈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东阳各镇乡街道的沧桑巨变和崭新面貌。微信推出短短几个小时,阅读量便达到了10万+。10月1日当天,东阳日报视频团队还推出了短视频《超燃!70秒看东阳70年巨变》,以“快闪+竖屏”的形式和大量的航拍画面、快闪字幕、音乐,结合简明扼要的数据,展现70年来东阳方方面面发生的巨变,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该短视频获得了浙江省县市区域报组织的“红遍浙江”融媒体作品大赛一等奖。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宣传只是东阳日报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东阳日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早已从之前的“两张皮”转化为水乳交融,并且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坚持移动优先,牢牢占据舆论制高点

融媒体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过来人”,有一件事情虽然不愿意承认却是事实,那就是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传统媒体,大部分信息都是从网上获取。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通过加大力量投入,掌握舆论战场的主动权,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避免主流媒体的“被边缘化”。为此,东阳日报坚持移动优先,牢牢占据传播制高点。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再强调“东阳日报不仅仅是一张报纸”。一条稿件采写完成后,东阳日报新媒体编辑会第一时间取稿并在手机客户端发布;其次是微信,选择当天最重要的内容进行推送,并利用好评论区留言功能,及时与读者进行互动,回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升用户黏度;网站根据新闻内容,做好相应板块的更新和内容的集纳式呈现;最后才是第二天的报纸刊登。

移动优先策略不仅体现在采编流程上,还要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当前,短视频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抖音、快手、西瓜、火山、秒拍……只要使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短视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东阳日报加大了官方抖音账号的更新频率。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用15秒短视频的形式,拍摄了大量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复工复产、先进典型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抖音平台和朋友圈转发,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东阳日报新媒体中心还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学习和研究新技术。去年两会期间,东阳日报推出了微信“跳一跳”的改款小游戏,读者每跳一步都会出现与《政府工作报告》相关的内容,在游戏中“跳”懂《政府工作报告》;制作了《2020东阳两会——听!代市长楼琅坚报告原声》H5,提取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点击即可听取相关内容的现场原声,给人身临其镜的感觉;推出《Vlog东报记者看两会》栏目,以一线记者出镜的形式,带领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两会”现场。2019年5月8日恰逢东阳解放70周年,东阳日报还推出了《今天,东阳解放70周年》H5,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现东阳解放以来的重大事项,得到了许多读者的点赞。

一年来,东阳日报还利用手机端,开展各类图文+视频直播40多场。2019年8月19日,在处置安吉县群众落水事故中不幸牺牲的东阳籍消防员吕挺被送回东阳,安葬于革命烈士陵园,东阳日报新媒体中心当即与安吉媒体联系,采取两地联动的方式对这一事件进行图文+视频全程直播,让更多人了解吕挺烈士的事迹,点击量近70万。今年2月23日,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复工复产工作,东阳组织了首趟“返岗专列”,东阳日报特派记者到贵州跟踪采访并进行全程图文+视频直播,点击量达34万。

坚持品牌建设,扩大主流传媒影响力

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是能够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作为一家传播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品牌的支撑。

今年春节期间,针对东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际,东阳日报社抽调报纸采编部门和新媒体中心人员的力量,在2月9日报纸原有版面的基础上增发4个版面的《号外》,分别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事记、确诊病例详情及分布图、聚集性病毒传播案例和接下来我们要注意做什么。在《号外》定稿后,东阳日报微信对其中2个版面的内容进行推送,当天阅读量就双双突破20万+,采编设计的聚集性病毒传播案例分析图还被各地媒体和微博大V转发。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宣传效果,主要因素就是东阳日报的品牌影响力,权威发声,正面引导。2月25日,针对复工复产工作实际,东阳日报刊发第二期《号外》,同样取得了较好的宣传影响效果。

此外,东阳日报重点打造“东报微视”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围绕“新闻+政务+民生”,2019年以来共拍摄短视频300多个,现在读者说起东阳日报,除了报纸和新媒体平台,更多的就是视频。比如,关于横店航空产业的报道,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高空跳伞并拍摄了《我从3000米高空一跃而下》;“东阳红木”号高铁开通当天,拍摄了《东报记者带你探秘首趟列车》;为推动东阳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自编自导自演拍摄了《美哭!汉服小姐姐漫步卢宅,带你穿越上下五百年》,并获得了全省新媒体创意大赛三等奖。

东阳日报还利用新媒体平台,着力打造活动品牌。比如,与文广旅体部门合作开展东阳旅游业十大评选活动、寻找“东阳文化旅游体育锦鲤”活动;与水务部门合作开展世界水日线上线下宣传活动;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文明行为随手拍征集活动;针对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暑期无法兼顾孩子的情况,开展“小候鸟计划夏令营”;承办了2019浙江省县市区新媒体发展论坛——“视”不可挡·短视频实战训练营暨“视”说非遗·东阳木雕小镇采访活动等。为提升品牌影响力,东阳日报自主策划了大量全媒体品牌栏目,比如疫情防控期间,推出“局长谈复工政策”栏目,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就惠企惠民政策进行面对面访谈;推出“健康课堂防疫特辑”,邀请医护专家、健康达人做客直播间,分享宅家的健康生活。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对此,东阳日报也在不断改变、重塑、新生,力争答好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的这道题,在机遇与挑战中发出更加嘹亮的时代之声。

猜你喜欢

东阳日报微信
古韵东阳
人大代表约见制度的东阳实践
微信
一兜橘子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
有些观赏鱼只能看不能摸
微信
微信
预言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