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巫山: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2020-06-21张青兰

重庆与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巫山最后一公里贫困户

张青兰

Wushan County: Accomplishing the last leg of the mission in winning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脱贫攻坚是一场翻身仗。在这场改写乡村发展史的考场中,如何实现持久繁荣和振兴,是主政者面临的长远命题。

打开巫山脱贫攻坚线路图,一条扶基础补短板、扶产业添后劲、扶项目谋长远、扶智力激活力的主线清晰可见。如今,巫山正通过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以百米冲刺的姿态打好收官之战。

扶贫翻身仗:众志成城拔穷根

近年来,国家级贫困县巫山以大扶贫推动大振兴,120个贫困村脱贫销号,贫困发生率从13.7%降至0.13%,成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但巫山依然没有丝毫松懈,仍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干劲。巫山人深知,摆脱贫困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攻坚拔寨,才能让贫困真正走远;只有一个接一个地啃“硬骨头”,才能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巫山县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坚持精准脱贫方略,坚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县上下扎实开展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以整改促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在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中,巫山聚焦剩余未脱贫的248户、662人和监测户、边缘户,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标准,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歼灭战。乡镇(街道)和县级部门采取部门领导包片等方式,深入一线开展面对面督导,引导扶贫政策落地落实,指导基层抓好问题整改,用问题清单清零问题,用制度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

为确保所有贫困对象如期脱贫出列,巫山建立“百日大会战”问题整改台账,定人、定责、定目标、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限时清零销号。各级各部门围绕贫困人口脱贫、自查评估、问题整改、十大专项行动和清洗数据等方面,完善脱贫攻坚明白卡、住房安全等级标识牌、饮水安全标识牌、扶贫手册等扶贫档案资料,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分兵补短板:精准施策新征程

“两不愁三保障”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越是到脱贫攻坚的紧要关头,越要有越沟迈壑的勇毅和笃行。

在巫山,基础设施不仅限于交通、水电气和通讯设施,还包括生态环境、后勤保障和服务体系。通过新(改)建“产业路、生态路、文明路、致富路”,农村公路通组通达率100%,旅游公路实现“公路+旅游”无缝对接。乡镇场镇标准化水厂巩固提升,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全域覆盖,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了巫山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而多层次的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与就业扶贫,则是阻断代际贫困的关键举措。通过搭建资助惠民、教育移民和职教富民的教育扶贫“立交桥”,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或辍学。为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巫山为贫困户发放医疗保险补助,通过医保报销一点、医院减免一点、政府补助一点、患者自付一点的机制创新,有效解决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业是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主渠道,巫山统筹县内公益岗位,推动劳务输出,帮助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是巫山精准扶贫的创新实践。县里设立脱贫攻坚“讲习所”“乡贤讲理堂”,宣讲富民政策,让致富典型现身说法。双龙、抱龙等地设立“惜福银行”,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等形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民以居为安。住房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巫山精准摸排农村危房户,将已脱贫户、边缘户和非贫困户房屋全部纳入排查范围,对有安全隐患的住房一律纳入危旧房整治对象,严格落实责任清单,每户旧房整治户均有一个包户干部、一套整治方案。危旧房改造在注重房屋外立面粉刷的同时,及时清除各种安全隐患。截至4月20日,已开工8757户,占总户数的97.1%;竣工7450户,占总户数的82.6%。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根本途径。“十三五”期间,巫山共搬迁8680户31556人,建成334个集中安置点。目前,通过排查异地搬迁户分户就业、产业发展和兜底保障情况,确保户户有产业、户户有就业,政策全覆盖。

产业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精神扶贫和危旧房改造协同推进,让巫山脱贫攻坚之路走得格外踏实。特别是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典型案例,已在全国交流推广。

小康齐步走:绿水青山富民路

脱贫攻坚实不实,老百姓的收入和满意度是两个硬指标。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四箭齐发”,展现了巫山大产业带动大扶贫的“战贫”之路。

每到春天,长江巫山段两岸,成片的李花洁白如雪,美不胜收。这是巫山生态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巫山将经济林作为生态与经济双向收益的重要产业,既绿化了山川,又富了百姓。

为深耕生态农业,巫山加速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1+3+2”是巫山脱贫产业中最抢眼的一组数据,其内涵是山羊+烤烟、脆李、中药材+柑橘、核桃的六大特色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建成全国优质李生产基地县、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区、山羊标准化示范区。为实现扶贫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巫山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按年领取产业发展收益,按月领取务工收入。

巫山脆李和纽荷尔橙是巫山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巫山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在科技化管护、工业化加工、品牌化营销上狠下功夫,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致力打造农产品种植、加工、冷藏、物流等全链条的特色产业生态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农户为主力的扶贫农产品格局。全县共培育1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荣科物流园冷链仓储、邮政分拣中心等仓储、物流平台建成投运,大批优质农产品走出巫峡,远销海内外。“巫山脆李 李行天下”“巫山恋橙 诚信八方”等品牌享譽神州。

透过一栋栋新居、一条条公路、一片片森林、一个个产业,我们惊喜地发现,巫山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已实现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融合发展,正在成为小康巫山的新注解。

图片/巫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猜你喜欢

巫山最后一公里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醉美巫山,诗画四季
巫山机场正式通航
“第一届长江三峡李花节”在重庆巫山开幕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巫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