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希汉:刘伯承眼中的“赵子龙”

2020-06-21

新传奇 2020年15期
关键词:军长羊儿刘伯承

情况万分危急,第16团于羊儿岭与敌激战半小时,主阵地失守。刘伯承正愁手边无兵可调,忽闻周希汉率部赶至羊儿岭,与日军接火。刘伯承舒了口气说:“好了,这下是赵子龙来了。”

周希汉(1913-1988),湖北麻城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参加了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他能征善战、敢打硬仗,战绩卓著。1955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同年11月7日于北京逝世。

“傲气”的军长

194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第13旅及豫西军区第3军、第6军分区部队一部,在河南省郾城县黄阁村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13军,周希汉任军长,刘有光任政治委员,陈康任副军长,廖冠贤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任学恭任后勤部部长,全军共2.9万余人。

第二野战军政委邓小平与周希汉谈话:“周希汉,你早就该当军长,晓不晓得为什么到现在才提你?”

“是不是骄傲?”邓小平点头:“对头,就是要杀一杀你的傲气。”周希汉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我知道自己的这个缺点,就是改不掉。”邓小平一点也没有客气地说:“改得掉也得改,改不掉也得改。必须得改!”周希汉的傲气与他的成长历程有关,他没有当过营长而当科长,没有当过团长而当旅长,没有当过师长而当军长,身经百战全身无一枪伤弹洞。

百团大战时,周希汉奉命任左翼纵队司令员,负责寿阳至榆次段铁路的破袭。刘伯承、邓小平问周希汉:“左翼没有配政委、参谋长,只有你一个,行不行?”周希汉未加思索就说:“不怕,这种短期的任务,有两三个硬一点的参谋就行了。”邓小平那时就略有感觉:这个娃子不简单,但有些傲气。

“这下是赵子龙来了”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发起后,日军出动精锐部队报复,直扑卷屿沟。八路军前指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首脑机关正撤至卷屿沟,他们仅有一警卫营掩护,情况万分危急。第16团于羊儿岭与敌激战半小时,主阵地失守。刘伯承正愁手边无兵可调,忽闻周希汉率部赶至羊儿岭,与日军接火。刘伯承舒了口气说:“好了,这下是赵子龙来了。”

周希汉率部勇夺羊儿岭,阻击日军至黑夜。

陈谢大军挺进豫西时,周希汉随先锋第29团先行南渡黄河。偷渡得手上岸后,周希汉命令29团团长吴效闵(后为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夺取敌石头山阵地。吴效闵高举冲锋枪大声回答:“放心吧,旅长!拿不下石头山,我提头来见!”周希汉也提起冲锋枪,大声喝道:“不行!老子要你提国军的头来见我!”数小时后,吴效闵攻克石头山,押大批俘虏来报到。

新华社记者冯牧(后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当时就在现场,他说:“真是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啊!”1947年冬,周希汉率部脱离主力攻打郏县。

原预计郏县守敌为民团,战斗打响后,才知道守敌为国民党正规部队。城克将半,有情报到,国民党第15师师长武庭麟率该师师部及64旅等5000余人进至郏县增援,同时国民党整编第3师师长李铁军率部出洛阳救援。指挥所哗然,多数人主张撤。周希汉一拍桌子,说:“打!”主攻前,他下了一道特别命令:“开饭,主攻部队必须喝上热汤。”

一仗下来全胜,生俘国军武庭麟等两名中将,前委电报说这是“中原我军机动歼敌的典型范例”。

毙擒61名国民党将军

解放战争期间,周希汉率部共击毙和生擒61名国民党将军,大多为生擒。其中有8名两星将领,如国民党第8兵团司令、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汤尧、“粤桂剿总”司令喻英奇等。

1950年春,周希汉奉命接受培训和装备越南人民军任务。他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越军军事素质迅速提高。4个月后,陈赓来考核验收,獲得良好成绩。据说,周希汉训练的部队,后来成为我国支援越南抗法的主力。更有趣的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凡遇解放军13军便不战而退。听到这个消息,周希汉开玩笑说:“哪有徒弟打师傅的!”

周希汉任海军参谋长时,曾向海军党委建议,在海军机关和高级军官中举行导弹装备的技术讲座,并请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海军党委讲课。

他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组织进行了苏制“小火山”型岸基导弹实弹射击试验。试验成功后周希汉与苏联首席顾问又是拥抱,又是欢呼,又是“哈拉哨(好)”。周恩来有一次向外宾介绍周希汉,说:“这是中国海军参谋长,海军专家周希汉。‘希汉中文的意思是少有的英雄。”

(朱权利荐自《老年生活报》)

猜你喜欢

军长羊儿刘伯承
十二生肖·羊
脑壳落了都不怕
子弹
子弹
脑壳落了都不怕
羊儿家族的聚会
百变丐王
刘伯承倒穿鞋甩追兵
刘伯承倒穿鞋甩追兵
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