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大才疏

2020-06-21瑶瑶

阅读(高年级) 2020年4期
关键词:袁术玉玺诸侯

瑶瑶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国学讲堂”。楚汉相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霸王”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也被后世千古传唱。今天我们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项羽身上的,一起来读一读原文吧。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1.项籍:项羽的本名。项羽是姬姓,因世代被封于项地,所以姓项。“籍”是他的名,“羽”是他的字。

2.项梁:楚国将领项燕之子,项羽的叔父。

3.一人敌:只能对付一个人。下文“万人敌”指能对付很多人,“万”是虚数。

4.竟学:学到底,完整地学习。

5.俱观:都去看。俱:都。

6.彼可取而代也:(我)可以取代他。彼:他。

故事的大意是:项羽年少的时候,学读书習字没有学成,放弃了;改为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他的叔父项梁对此十分生气。项羽却说:“读书习字,能记住自己的姓名就行了。剑术只能对付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能对付成千上万人的本事。”从此项梁就开始教他兵法,项羽很高兴,但学到一知半解、略有所懂的时候,又放弃了,不肯完整地学到底。后来秦始皇巡游天下到了会稽,渡浙江,项梁和项羽都去看。项羽说:“我可以取代他。”

本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按人物身份的高低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体裁。“本纪”多用于帝王,把没有做过皇帝的项羽列入其中,可见司马迁对项羽的推崇和敬重。不过,司马迁并没有因为这种敬重而对项羽的缺点“网开一面”,比如在上文中,项羽年少时学书、学剑都学不成,就连自己主动要求学的兵法,也半途而废。但在看到秦始皇出游的威风场面时,却油然生出向往之情,渴望取而代之。在读者看来,这番雄心壮志和前文的懒散厌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谓典型的“志大才疏”,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项羽本纪》是司马迁对项羽一生事迹的记叙、概括和评价,塑造了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形象,也对其最终兵败自刎的悲剧结局表达了惋惜和同情。但在项羽的一生中,有很多事都暴露出他急躁莽撞、刚愎自用等性格缺陷,对于一个志在天下的王者来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缺点却是足以致命的。司马迁将这些事忠实地记录下来,既暗示了项羽的失败有着源于自身性格缺陷的必然性,也为后人评价项羽的一生提供了许多别样的视角。

其实在历史上,像项羽这样胸怀壮志却又才疏学浅的人有很多,后人对他们的评价或惋惜、或批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敢于立志的同时更要勤于向学。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另一位“志大才疏”的典型人物——袁术:

袁术的失败

袁术,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司空袁逢嫡次子。袁家是东汉第一名门望族,四代人中代代均有位列“三公”(司徒、司空、太尉的合称,是百官之首)的高官,时人赞曰“四世三公”。作为袁家的嫡子(正妻所生的儿子),袁术的前途可以说是不可限量的。

但袁术为人骄横自大、目空一切、好大喜功,他年轻时仗着自己的出身,经常和一帮纨绔子弟结伴出游,骏马豪车肆意驰骋,践踏农田,洛阳百姓饱受其苦,却又畏于他家的权势不敢反抗,纷纷称他为“路中悍鬼”。袁术听了也不以为意,继续我行我素。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之乱后,董卓进京把持朝纲,鸩杀何太后,废少帝刘辩,各地诸侯联合讨董,却因各怀异心而功亏一篑。董卓焚毁洛阳,挟持献帝刘协逃亡长安,各地诸侯也在自己的地盘厉兵秣马、各自为政,袁术就是其中的一员。

凭借着“四世三公”的名望和政治地位,袁术和他的兄弟袁绍各自在淮南和河北割据一方,实力雄厚,冠绝诸侯。淮南是繁荣富庶之地,袁术原本可凭借这里的人马争雄天下,但他空有逐鹿称霸的美梦,却无经略治世的才能。据史书记载,袁术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放纵手下士卒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自己奢侈的享乐欲望,导致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众破家而逃者不胜其数。百姓怨声载道,袁术却充耳不闻。

如果说横征暴敛还只是反映出袁术的残暴,那么自立称帝一事则完全暴露了他政治上的短视与无能,根本不足以参加这场乱世争雄的竞赛。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一直依附于袁术的孙策为了向袁术借兵平定江东,把父亲孙坚当年在洛阳找到的传国玉玺献给了袁术。传国玉玺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用和氏璧改刻而成,象征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袁术大喜,不顾手下谋臣的劝阻,于寿春登基称帝,立国号为“仲”。

这一举动非但没有给袁术带来任何实质性收益,反而惹得天下诸侯群起讨伐。虽然东汉王朝已然是风中残烛,但献帝刘协仍然在位,袁术此举无异于分裂国家。曹操、吕布,甚至是献上玉玺的孙策本人,都立即与袁术划清界限,起兵来攻打他。袁术本就没什么军事才能,淮南又在他的残暴统治下十室九空,根本无力抵抗。众叛亲离的袁术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心力交瘁,呕血而死。他的一生和他所建立的“仲”国,都成了历史长河中一场荒诞的闹剧。

猜你喜欢

袁术玉玺诸侯
五张羊皮
袁术:想当大佬被打脸
烽火戏诸侯
法国又要拍乾隆玉玺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