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美点亮人生
2020-06-21张骞丹
张骞丹
贝多芬指下恢弘的乐章,是艺术;杨丽萍每一次旋转起舞裙裾飞扬,是艺术;狼毫大笔下墨香温存的一笔一画,是艺术;冬梅卧雪,夏荷听雨,是艺术……艺术无处不在,人类生来便是要用各个感官去感知,发现艺术之美,并以此来灌溉灵魂的田野。
艺术是人生的开始。从我们睁眼的那一刻起,艺术就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春日芳菲与冬日落雪,青色的晨曦和着壮烈的云海奔流,是大自然的艺术。它给予了我们对美的认知。李白有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与大自然的灵魂交流,是知己般的惺惺相惜之情,不谈富贵,无关风月,是艺术殿堂的辉煌灿烂,让自然与灵魂产生共鸣。
艺术是对文化的继承。千年前的红墙绿瓦,笔尖墨香四溢行云流水,台上水袖曳地花腔婉转,二胡唢呐滴滴答答,吴娃双舞醉芙蓉。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浓缩,是亘古不朽的伟大艺术。“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上林有赋,洛水边投下遥远依稀的疏影,荇浮水动,草木葳蕤,是艺术赋予我们的联想。先祖自时间长河中跋涉而来,携着这样一份精神宝藏,来让我们传承,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尊崇、去体验、去享受呢?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是瑰丽灿烂的艺术珍宝。
艺术是中外交流的桥梁。天涯断岭,心头繁花,贝多芬用一曲《致爱丽丝》在我肩头铺下湿雪般的月华,在失眠的荒芜夜晚痛饮帕格尼尼斟上的春酿,在德彪西的琴上窥探人间的苍凉。而王尔德在《自深深处》里如教堂彩绘窗玻璃般脆弱清晰的悲哀让我扼腕,歌德在乡村小道上燃烧起的清透的爱情亦让人叹息,还有三言两语宛如打了一道禅机的博尔赫斯,在自己的荣光中骄傲自决的三岛由纪夫……我从他们曾被奉于庙堂又或者被踩入深渊的文字中搜刮零星的碎片拼凑起这辉煌的艺术篇章,他们用玄妙和智慧填补人生的缺口,让全世界为之震颤,灵魂深处烟花绽放在寂静的夜空,是艺术的高歌与欢呼。
艺术是人生的基石。在田埂上唱着豫剧的七岁小女孩,芭蕾裙摆盛开旋转的十二岁小姑娘……她们或许不懂得艺术,但她们学会了欣赏,发自内心的崇敬让她们叩开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当今文盲不多,美盲却在增加,也许我们不该浮于表面,附庸风雅永远是最愚蠢的做法,用心灵去认知,去感受,不再机械地学习,而是用灵魂去呵护这一份宝藏。
艺术是人类历史上的瑰寶,是各朝各代所积累下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寻求一种不为流俗只为灵魂所动的坚持,以滚烫的赤子之心来守护,来感知,来尊崇!
【评点】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佳作,同时又极具美感,对于“艺术”的分析与解读极为透彻,文化知识与艺术表现形式可谓信手拈来,结合优美的语言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体现了作者很好的文化素养。“当今文盲不多,美盲却在增加”“我们不该浮于表面,附庸风雅永远是最愚蠢的做法”等观点切中肯綮,直击现实问题,可谓入木三分。郭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