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20-06-21王锡平刘广才
王锡平 刘广才
摘要 本文介绍了糜子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雀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糜子;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16.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1-002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糜子是我国的古老作物之一,我国糜子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2位[1],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陕西、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宁夏等省(区),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小秋粮食作物[1]。我国糜子生产水平较低,产量在2 250 kg/hm2左右[2]。糜子是甘肃省重要的杂粮作物,主要分布在陇东、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区的白银、定西、庆阳、平凉、天水等地,常年播种面积3.5万hm2左右[3]。由于大部分糜子种植区年降水量只有300~500 mm,加之长期面临着春、夏季持续干旱状况,导致糜子产量在1 500 kg/hm2左右[1,3],产量低而不稳。“宽幅匀播栽培技术”是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引进山东农业大学“宽幅精播技术”[4]的基础上,创新提出的密植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改传统条播为宽播幅均匀播种,单行播幅由传统条播的2~3 cm加宽到10 cm,克服了传统条播小麦等密植作物易出现的缺苗断垄、堆苗等现象,避免了个体间争肥、争水、争光照,优化了群体结构。近年来,小麦等宽幅匀播技术在全省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5-9]。试验与示范推广表明,该技术增产效果显著、农机农艺融合、操作简单、群众易于接受,可广泛应用于小麦[5-9]、胡麻[10-11]、青稞[12]、啤酒大麦[13]、糜子、荞麦、莜麦等密植作物栽培。为在甘肃省糜子产区大力推广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实现糜子绿色高产稳产和确保农民增收,特制定甘肃省地方标准《糜子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糜子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中东部年降水量≥300 mm、年平均气温≥5 ℃、全生育期日照时数≥2 100 h、全生育期有效积温≥1 500 ℃、无霜期≥125 d地区糜子宽幅匀播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 4404.1);《耕地质量标准》(GB/T 33469);《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127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496);《有机肥料》(NY 525)。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宽幅匀播
一种区别于传统条播,将种子均匀播于等间距宽幅带内的新型播种技术。
3.2 宽幅匀播机
满足宽幅匀播农艺要求的播种机。
3.3 糜子
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原名稷、黍,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第二禾谷类作物。全株由根、茎、叶、花序、颖果等几部分构成。糜子包括粳性糜子和糯性糜子。
4 播前准备
4.1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坡度≤10°的川地、塬地、梯田、沟坝地等土地。茬口以豆类、小麦、马铃薯等为好。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耕深20 cm以上;播前结合整地耙耱收墑,做到地面平整。耕地质量标准符合《耕地质量标准》(GB/T 33469)。
4.2 土壤处理
对于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7 500 mL/hm2或3%辛硫磷颗粒剂15~45 kg/hm2或3%毒死蜱颗粒剂45~60 kg/hm2,制成药土750 kg/hm2,均匀撒施于地面并及时进行浅耕,可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使用农药应符合《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1276)的规定。
4.3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优质的糜子品种。适宜的粳性糜子品种有陇糜7号、陇糜10号、陇糜15号、固糜21号、榆糜2号等,适宜的糯性糜子品种有陇糜14号、宁糜15号和雁黍8号等。
4.4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 4404.1)要求。播种前晒种2~3 d,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或用种子量0.2%~0.3%的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黑穗病。使用农药应符合《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1276)的规定。
5 播种
5.1 播种机具选择
根据地块和动力大小,选择适宜宽幅匀播的机具。可选择18.375~25.725 kW四轮拖拉机配套6行、8行、9行、10行小中型宽幅匀播机,也可选手扶拖拉机和微耕机配套的4行播种机,还可选畜力带动的3行播种机。
5.2 播种期
春播,当土壤5~10 cm地温达到10~12 ℃,应及时播种。中部地区适宜播期为5月上旬,东部地区适宜播期为5月中下旬。夏播复种,一般夏季作物收获后及时播种,适宜播期在7月上旬之前。
5.3 播种规格
宽幅匀播机耧腿深度、间距要调一致,播种深度3~4 cm,幅宽10 cm,幅间距15~20 cm。
5.4 播种量和密度
春播,播种量15.0~22.5 kg/hm2,保苗75万~120万株/hm2;夏播复种,播种量22.5~30.0 kg/hm2,保苗120万~150万株/hm2。播种量宜视墒情而定,春季少雨、干旱,下籽量应稍大些。
5.5 播后镇压
宽幅匀播机装配有镇压轮,可实现播种、镇压一次完成,旱地结合播种进行镇压、耙耱。
6 田间管理
6.1 苗期管理
播后遇雨时应及时破除土壤板结。破除地表板结宜在雨后地表稍干时浅耙,或用破板结器破除板结,以不损伤幼苗为度。
6.2 间苗与定苗
三至五叶期间苗,六至八叶期定苗,旱地保苗90万~120万株/hm2,水地保苗120万~150万株/hm2。结合间苗、定苗拔除杂草,并及时除草、松土和培土,间苗时注意拔掉病苗、小苗、弱苗,去杂留纯,封垄后及时拔除杂草保证糜子的正常生长。
6.3 肥分管理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5~60 t/hm2及纯N 120~150 kg/hm2、P2O5 90~120 kg/hm2。全部有机肥、磷肥及2/3氮肥作基肥结合最后一次整地施入,1/3氮肥结合降雨或灌水追施。肥料应符合《有机肥料》(NY 525)、《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496)的规定。根据地力和田间长势进行追肥,地力差、长势差的弱苗应在封垄前选择阴雨天追肥,一般追施尿素60~90 kg/hm2。抽穗后,宜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10 d喷1次,共喷2~3次。
6.4 灌水
宽幅匀播机播种后自然形成垄沟相间的微垄沟,进行微垄沟灌。灌区苗期灌头水,灌水量750~1 050 m3/hm2;抽穗至开花期灌第2次水,灌水量600~900 m3/hm2。
7 病蟲雀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符合《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1276)的要求。地上害虫有糜子粟叶甲、粘虫、吸浆虫、粟凹胫跳甲等。
粟叶甲、粟凹胫跳甲采用5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防治2~3次。
粘虫、吸浆虫采用20%氰戊菊酯乳油、25%快杀灵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2 000~2 500倍液,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防治2~3次。
糜子抽穗后,人工驱赶麻雀或搭建防雀网。
8 收获与贮藏
当糜子种皮的青色消失并有光泽、粒色变为本品种固有色泽、籽粒变硬时及时收获。脱粒后,充分晾晒,当籽粒含水量≤13%时即可精选包装入库贮藏。
9 参考文献
[1] 乔德华.甘肃省糜谷产业的发展及提质增效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18(5):61-70.
[2] 赵宇,刘猛,刘斐,等.中国谷子糜子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J].农业展望,2015(3):41-44.
[3] 甘肃农村年鉴编委会.甘肃农村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4] 刘广才,陈翠贤,张廷龙,等.甘肃省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3(11):67-68.
[5] 胡箭卫,周德录,尤艳荣,等.小麦宽幅匀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特点及关键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3):52-53.
[6] 胡箭卫,周德录,尤艳荣,等.小麦宽幅匀播高产高效栽培集成配套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6(10):22-23.
[7] 刘广才,胡箭卫,邓晓奋.推广宽幅精准匀播技术全面提升冬小麦生产水平[J].甘肃农业,2015(23):35-37.
[8] 尤艳荣,刘广才,周德录,等.宽幅匀播对陇中引黄灌区春小麦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6(1):41-43.
[9] 宋金凤,张忠福.山丹县小麦宽幅精准匀播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2):121.
[10] 郗青,关世杰,李钰,等.崇信县胡麻宽幅匀播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5(6):53-54.
[11] 马彦,赵贵宾,刘广才,等.甘肃胡麻宽幅匀播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8(4):74-77.
[12] 刘广才,马彦,张忠贤,等.甘肃青稞宽幅匀播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8(7):87-90.
[13] 刘广才,马彦,张廷龙,等.灌区啤酒大麦宽幅匀播绿色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8(10):89-92.
基金项目 密植作物宽幅匀播技术增产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GNKJ-2017-8)。
作者简介 王锡平(1969-),男,甘肃皋兰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