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
2020-06-21王宇恒
王宇恒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体现出国家、社会与个人在价值观层面上的和谐统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9.057
社会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1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主要指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看重的原则、品质或标准,会对生涯发展和人生选择起到重要的影响和激励作用,是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其个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价值观在职业生涯问题上的直接反映,往往在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时起到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
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因此个人价值观很容易被社会价值观和他人价值观所影响。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求职就业行为。不少思想活跃而又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被一些以拜金、享乐、利己等为特征的思潮所影响,出现职业价值观的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功利思想严重。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个人经济压力日益沉重,因此很多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更看重个人利益最大化和个人价值实现,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往往把薪酬和福利等物质性条件放在择业标准的首位,更倾向于大城市、大企业,特别是社会评价高、工作环境好、福利待遇高的单位;而不愿意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奉献社会的精神。
(2)心理矛盾加剧。
随着社会经济和职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一直处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往往对社会发展规律把握不准,在社会需求、个人价值、家庭期望之间充满矛盾,这种矛盾又会加剧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不稳定。具体表现在既重视前途发展,又存在急功近利;既期待获得机遇,又害怕面对挑战;既想符合个人兴趣,又想实现理想待遇。不同的职业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职业选择,价值观不清晰的人,在求职选择时往往会陷入迷茫、难以抉择。
(3)诚信问题频发。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很多大学生由于诚信意识淡薄,自身能力不足,求职过程中失信问题严重,具体表现在:①签订就业协议不慎重,“骑驴找马”,遇到更好的单位后立马解约,或者有考研出国等深造计划,不与用人单位沟通。这种行为不仅导致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增加,招聘计划被打乱,而且会对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②求职材料弄虚作假,很多学生由于大学期间没有积累足够的求职资本,为了顺利进入招聘候选名单,通过成绩单、荣誉证书、技能和资格证书、实习经历、学生干部任职经历等造假,美化求职材料,刻意拔高自己,以期提高求职成功率。这种行为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最直观表现。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分为三个层次:(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新形势下,一个工作岗位最基本的价值和作用应该是能够促进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同时,只有所处的行业环境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这个岗位才有意义,才能稳定;而对于岗位上的人,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更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的基本要求。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多元价值体系的冲击,以及个人发展和成长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常常变得混乱,需要正确的引导。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职业生涯规划方方面面,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职业价值观既是个人需求,也是社会需求。
4 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体现出国家、社会与个人在价值观层面上的和谐统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要表现在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三个维度,高校只有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促使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思想意识,外化为实践行动。
4.1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在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的同时,也应该立足大学生的心理特點和行为模式,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1)利用学校橱窗、宣传栏、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构建广覆盖、立体化、多形式的宣传阵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处处可见。(2)利用新媒体优势,寓教于乐,深入浅出,通过微视频、直播、快闪、小程序、公众号等,将思政教育做在日常,使思政理论课真正受到学生喜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入脑入心。
4.2 发挥职业规划教育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随着年级、性别、专业等的不同,也会有所差异。为了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应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目标,立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将职业规划教育进行本土化改良,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和贯穿大学生涯的职业规划教育。笔者所在的学校,结合医药类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点,构建了分年级分阶段分重点的药学类人才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1)大一,关键词“适应”。通过校长书记新生第一课、专业启蒙教育、新老生交流会等引导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并了解行业大致现状、专业发展前景、专业培养目标和学校校史校情,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奠定基础。
(2)大二,关键词“探索”。通过职业倾向测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和实践探索、生涯人物进校园、“职业一日体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引导学生从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自我认知,以及对校园和职场世界进行外界探索,并立足职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务实学习和实践的规划与实施,初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3)大三,关键词“提升”。通过简历撰写指导和制作比赛、模拟面试、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培训、就业政策宣讲、就业指导课和创业教育课等,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就业环节,掌握正确的求职技巧和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和基本求职能力。
(4)大四,关键词“冲刺”。通过就业分类指导、典型案例分析、就业困难帮扶等,指导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和进行权益维护,强化就业能力;在毕业季、求职季的特殊时期,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心态迎接新阶段、新挑战。
4.3 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载体作用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价值观培育的“认知—认同—践行”三环节,最终归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强调的是知行合一,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理论学习,更多体现在实习实践中。实习实践的过程是大学生把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过程。
开展实践教育时,高校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相关的行业要求、岗位规范、道德标准等,以具象化的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具体的解读和完善自身职业价值观。高校在开展理论指导、方法教学、规范教育时,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应以理论宣讲、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为主,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培养;针对高年级同学,应以企业实训、岗位实习、模拟创业等为主,注重爱岗敬业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4.4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阵地,高校在思想育人、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等的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向。高校应积极营造爱国爱校,志存高远的校园文化氛围,定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抱负、崇高的学术追求,浓厚的专业兴趣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通过项目申报、调查研究等鼓励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2)通过主题演讲、讲座论坛、知识竞赛、辩论比赛等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3)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榜样学习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指明了正确方向,职业规划教育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路径拓展,两者统一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成长成才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得到价值观的升华,形成以奉献国家、服务社会为己任的职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赵淼丽.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观的若干思考[J].法治与社会,2019,(10):200.
[3]刘琪,李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培育[J].现代交际,2018,(19):116-117.
[4]嵇新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用人核心:大学生职业价值观[J].企业论坛,2018:88-89.
[5]张路.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及改善路径研究[J].教育教學论坛,2019,(51):233-234.
[6]王乐.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J].科教导刊,2019,(21):179-180.
[7]张雨婷,彭之琦,郭毅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J].智库时代,2018:183-184.
[8]侯士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7):75-77.
[9]张萌,王新霞,谢东辉.高校生涯教育中价值观培育的内容与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