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创新的机制建构与路径选择
2020-06-21许莹
许莹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文化领域的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凝聚共识、重塑自信是当前文化创新机制建构与路径选择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创新机制建构的重要性、文化资源深度整合的必要性、中华文化本源的承继以及文艺创作的人民性等四个方面对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相关探讨,旨在强调新时代文化创新的机制建构与路径选择必须遵循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 新时代 文化创新 机制建构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07.018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凝聚共识、重塑自信也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机制建构与路径选择中的应有之义,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对实现文化强国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文化创新机制建立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共同价值体认,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同时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文化创新机制的建构提供了根本遵循,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文化创新机制是一种社会集体思想认同的整体性转换,其转换的功能是为了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创新机制的建构应该审慎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意识渗透在创新机制的方方面面,让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执政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文化领域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与当前中国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紧密联系,尤其要真正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涵。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伟大复兴关键阶段,而国际局势并不太平,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时常以惯有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思维要求国际社会配合其单边主义的行为模式。中国在走对外开放,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和平发展道路过程中,仍然无法避免遭受到外部的压制。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不同的杂音,新时代文化创新是一个多维、立体的思维转换过程,要求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新机制建构的同时,找准立足点,以凝聚社会共识为引领,确保文化创新不偏离正确的价值轨道。
新时代文化创新机制的建构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中寻求共同的精神归属感,并结合当代社会思潮特点,寻找突破口,让文化创新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文化创新机制的建构还在于在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之下,对文化的传播形式进行可视化的重组与再造。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虚拟社区、短视频播放平台不断涌现,成为了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2017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片开始在影院播放电影的龙标出现之前放映,公益宣传片的台词来自古代诗词和先贤语录,通过国内一线演员的公益出演,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视听语言,使其更加深入人心。2019年1月,一款由中宣部主管、阿里集团研发,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面向全社会的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一经问世,便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栏目内容的革新和新平台的建立,是新时代文化创新机制建构的有效尝试,这些有效的尝试和探索则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规范。只有如此,文化创新机制建构才能在顺应时代潮流与正确的价值选择之间找到平衡点。
构建新时代文化创新机制必须对多元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整合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华文化的命运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代文明的思维方式要求原有的道德伦理范式也进行相应的调适,随之而来的文化领域变革也迈开了势不可挡的步伐。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上来说,文化创新机制层面思考文化资源的整合问题,需要寻求的是异质文化的共通之处。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与转化进行的蓝图构建,在尊重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进行多元文化的整合与创新,是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潮流与趋势。例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态度,以此希望全人类共享文明进步与发展的硕果。“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和亚洲投资发展银行的建立也让亚洲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不同文明实体自我体认的长期的历史性過程,只有真正认清民族自身的文化属性,理解不同文化实体的存在之由,才能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对话大会不仅是亚洲的,也是面向西方、面向世界的。只有对不同历史阶段和世界上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深度整合,重视文化的共同性才能增强文化创新机制的弹性和活力。
文化创新机制关键还在于正确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化之间的关系,在共同的价值前提下,真正做到百花齐放。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必须要对官方主流文化、民间文化、亚文化等不同文化形态进行全面考察,寻找不同文化类型当中存在的共同交叉点,最大程度地激发民众重振中华文化强音的热情与信念是文化创新机制建构的必经之路。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对话往往需要依托有效的传播载体,部分电视精品栏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推出和播出,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些栏目将中国文学的美学品格进行了可视化的转化,同时增加了思想性和趣味性。近期,中国动画影业一部现象级大片《哪吒》的问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形成的有效合力,将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创新型讲述,使其更加符合当代青年人的审美需求,焕发了全新的意味,这是对于中国神话故事人物精神内核的有效改写和具有当代意味的文化创新。2017年2月,国家文物局在《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更是提出了2020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打造50个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建成10个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基地等具体要求。故宫文创则是其中最具典范意义的代表产品,通过应用现代设计理论,有效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元素,“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策略指导下的线上线下营销整合,故宫文创已然成为了文创中的“网红”产品。不同部门文化创新机制建构的让我们看到了不同质或者形态的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是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创新获取新的生长点的有效方式。
新时代文化创新的路径选择在于立足中华文化的本源性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通常人们会以汉唐气象来概括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气质,并以儒家,道家,释家三种学说的汇流来说明中国社会的礼教特征。新文化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的学说之间的创造性结合形成了一种合力,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文化的本源性问题仍然需要得到进一步确认,因为只有正确认识到了中华文化本体性与西方他者文化之间的区别之后,才能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有更深刻和正确的认识,不被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范式所左右。
当前,中华文化传统中延续下来的重要观念,例如公序良俗和家国情怀等也被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让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得到有效的承继。有学者指出,让传统文化成为“有效资源”,实际上是要强调如何让文化传承更好地发挥其“文化”的功能。[1]不难发现,当前不少学术机构、民间团体,都十分倡导“崇儒”的价值理念,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创办也成为了中华文化国际化传播的重要支点,这些创新传统儒学的路径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但是我们需要对儒学当中积极因素如仁爱观、礼乐文化、亲情伦常等价值规范和道德观念进行当代阐释,使其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 另外,我们在运用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其文化创新的路径恰恰就在于这种“却顾所来径”的反思和寻找,回到历史的起点有助于我们认清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然而,在重视中华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的价值功能的同时,也须要防范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对于民众思想的负面渗透,注意“复兴”与“复古”之间概念和范畴的本质性区别。
1993年,张岱年在《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强调说:“一个健全的民族文化体系,必须表现民族的主体性。民族的主体性就是民族的独立性、主动性、自觉性。……如果文化不能保证民族的主体性,这种文化是毫无价值的。”[2]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一观点将文化与人格进行有效连接,从而使文化与日常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把文化看成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人格化凝结。中华文化所呈现的当代形态正是历史经验给予现实和未来的精神实体观照,证明了文化本源是有机的生命体,只有正视文化基因的排列顺序,才能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创造与转化。
新时代文化创新的路径还在于增强主流文学的感染力
新时代文化创新的路径还应当关注主流文学介入现实社会的力度。在人类历史演进的洪流中,作为时代精神活化石的文学,以审美的延宕映射出了时空的浩渺与心灵的动荡。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人民的论述是十分精彩的,可以认为这是官方在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属性的基础上对于个体正当情感权利的承认与调和。“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段重要讲话,首先提及的是文艺和人民性的问题,谈话的内容主要还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强调要避免浮躁之风,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文学当中的人民性可以理解为人性的多维系列的展示,因为只有人物个体形象的饱满才有可能充分支撑起整体叙述情感力量的真实性。我们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提出是一個人民性与人性之间统合的渠道,一种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平衡路径。
《人民文学》于2010年开设非虚构专栏,举办的“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旨在通过真实故事的讲述和传播让社会大众重新审视时代的核心精神价值,让大众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呼吁作家“以写作见证时代”。作家梁鸿的作品《中国在梁庄》,以一个小山村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以文学叙事手法展现当下农村生活的钝重感以及当下在工业化侵袭下,失地农民生活的伤痛。《战狼》《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国产影片的相继问世也让我们看到了文艺工作者逐渐树立起来的文化自信。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如《人民的名义》的作者周梅森提到,通过创作使自己“离巴尔扎克更近了”,这也反映出优秀作家对于再现伟大时代的一种自觉追求。
当前,中国文学创作商业化的倾向较为明显,特别是网络IP时代更是催生了数以千计的网络写手,网络文学作品由于其模式化的存在而必然导致作品的速朽。因此,主流文学创作面临能否真正驾驭时代潮流的严肃挑战,高峰式的作品仍然较为少见。2019年8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产生于2015年至2018年期间,体现了作家真诚创作,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渴望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努力和成就。[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前中国文学创作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的冲击之后,已经开始从他者目光的审视中摆脱,致力于实现本土价值旨归。所以,当代文坛在新时代更需要从“躲避崇高”走向“彰显崇高”,摆脱“纯文学”观念上的偏下,从主题、风格、题材上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拓展文学空间叙事的内涵,将网络文学、科幻文学创作纳入主流文学考察的现实版图之中。
总之,新时代文化创新机制建构与路径选择对于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寻找切实有效的文化传播路径,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凝聚共识、重塑自信才是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创新模式转换和路径选择。
注释
[1]朱晓进:《让传统文化有效继承》,《中国政协》,2018年第4期,第86页。
[2]张岱年:《论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论文化的综合与创新》,汤一介、杜维明主编,《百年中国哲学经典:50年代后卷》,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458页。
[3]《文艺报》,2019年8月16日,第5版。
责 编∕周于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