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的现实价值
——以湖南传统建筑为例
2020-06-20向显军
向显军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沙410000)
1 引言
关于传统建筑的价值,一般自然会联想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这是研究传统建筑的基本视角。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的价值也逐渐彰显出其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然而,在当今全球化与地域化2 种文化发生碰撞时,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似乎有些迷茫,甚至遭到质疑。基于此,本文以湖南地方建筑为例,对传统建筑在当今时代的存在价值做了以下4 个方面的探讨。
2 传统建筑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历史根基
传统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无疑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传承与更新,它所承载的不仅是历代不同地域建筑风格、构建方式及空间形态,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传统建筑在人们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湖南是一个传统建筑形式与类型多样化的省份,产生差异化的主要因素有:民族文化、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背景等。因此,对传统建筑的传承和发展首先必须求本溯源、探究成因。
传统建筑最原始的营造理念是结合地形、尊重自然。例如,通道转兵纪念馆。该馆是为纪念“通道转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修建的一座小型纪念馆,位于该事件的发生地——湖南通道县县溪镇。该建筑地处丘陵地上,背靠大山。经过多方案比较,当地领导最终选用了带有浓郁当地建筑特色的方案。其原因是:该纪念馆周围存留大量传统民居,其他现代或折中主义方案均难以融入该特定的环境。该建筑充分利用地形,随势而筑,然后是抓住当地侗族建筑独特的建筑符号——密檐,将密檐恰当地表达到建筑中,体现出了密檐在当地建筑中所表达的特定作用,如入口点缀、重点部位加以强调等,这种手法常见于当地侗族风雨桥中。从最终的实施效果来看,该建筑完全与背后的大山及周围的民居浑然一体(见图1)。
图1 通道转兵纪念馆
该纪念馆的设计体会是:传统建筑的传承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立足传统建筑的根基,让其在适宜的文化土壤中自然生长。
传统建筑之所以能世代传承,主要是因为其强大的历史根基深深地扎根于人类文明沉积深厚的文化热土,从未曾离开过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提高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首先必须认清传统建筑的历史影响。只有这样,传统建筑才能在现代文明的各种交汇中独树一帜。
3 传统建筑是树立传统文化自信的重要保证
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自身的底蕴影响力。近年来,中国传统建筑越来越受到中国普通民众的青睐,全国各地的仿古街道、古镇建设成为热潮,有的地方干脆打造一座全新的古镇甚至古城,而且建成后各方面效果均较好。其原因是:传统建筑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大众审美情趣,且各地域建筑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其清新、雅致、颇具人文气息的建筑意境是“外国风情”所不能取代的,这些深入人心的传统建筑在经历了一阵浮躁的建筑风格洗礼之后,又重新回归到国人的心中,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希望能体验当地的建筑给人精神上的愉悦感,这充分体现了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广泛认同,也树立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尊重【1】。
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其精髓的把握,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了传统建筑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全球信息化、科技化过程的日益加快,传统建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既遇到发展的良机,也面临着许多困惑与挑战。目前,国内就传统建筑如何发展课题已有不少探讨性的案例,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例如,铜官窑古镇。该镇是由新华联在望城县铜官镇附近打造的一座全新的“古镇”。说其是古镇,是因为该“古镇”均采用了唐代建筑风格及湖南地域建筑风格。该项目占地200hm2,主要由仿古商业街、酒店、博物馆、演艺中心等综合型功能组成。该项目依托铜官古窑址深厚的历史文化,铜官窑在唐代曾盛行一时,在中国陶瓷史上也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铜官窑古镇博物馆及演艺场所均采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了唐代时期铜官窑所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故事。使古镇不仅仅披上古装的外衣,还能够情景交融,让人置身其中,仿佛回到大唐盛世,回味铜官窑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见图2)。
图2 铜官窑古镇
因此,文化的兴衰取决于文化内涵的深厚与否,只有内涵深厚的文化,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打磨,才能经受住世界文化潮流的冲击,也才能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
4 传统建筑寄托着人们的历史情感,凝结着人们的历史记忆
传统建筑是人类积累下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无论哪个地域,哪个民族,其流传下来的建筑均代表着其特定的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念,人与建筑早已形成一种无法割裂的依存关系,其浓浓的情感与深刻的记忆早已镌刻在人们的心里。尤其那些长期凝聚着人们共同生活的建筑聚落、市井小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城市建设对历史街区的不断蚕食,这些世代相依的市井生活也渐渐模糊,人们越来越渴望还原和留住这些记忆【2】。
长沙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代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为保留住这些历史遗迹不再遭受破坏,长沙市政府近年来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策略,对长沙市目前相对完好的几个片区加大了保护力度。下面主要以火宫殿和白果园为例予以阐述。
火宫殿是长沙古老的饮食品牌店,在此留下过很多让人难忘的历史故事,因此,老长沙人与火宫殿有割不断的情怀。今天的火宫殿,仍是顾客盈庭、一席难求,也是外地游客来长沙必到之地。来此先到火神庙敬拜火神,然后在古戏台下听一段湖南花鼓戏,意犹未尽之后再入室慢慢品餐,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支撑火宫殿经久不衰的除自身的品牌外,与其建筑所凝聚的老长沙人昨天的生活记忆是分不开的,这就是老长沙人的生活味道(见图3)。
图3 长沙火宫殿
白果园片区是长沙市目前改造比较成功的历史街区之一,改造前人口密集,传统生活氛围浓厚,但居住条件落后,尽管如此,居住在此的老长沙人仍舍不得搬离他们祖辈留下来的栖居地,特别是生活在此的老年人,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全部生活,他们可以随便找一个角落一起消暑纳凉、品茶谈天、对弈下棋,或者相互串门,用地道的长沙话相互寒暄。白果园的更新改造是想如何留住老长沙的这些生活记忆。这里现存清末民初留下的记忆与痕迹较多,最终以民国风为主调进行建筑提质改造,同时保留好其他不同时期遗留下来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统一风貌,突出重点,避免千篇一律,基本上还原清末民初的市井生活。从最后建成效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设计初衷,老长沙人又回归到了他们眷恋已久的生活【3】。
人类情感的建立与维系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其物质环境及交流场所尤为重要,人与建筑的情结主要缘于建筑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人性化的物质与精神场所,同时人与建筑及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使建筑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谐。
5 保护好传统建筑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人们对传统建筑保护的不断重视,传统建筑对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人们从关注某重点建筑上升到对整个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的全面重视,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这传统建筑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其保护力度在逐步加大。同时,如何利用好这些传统建筑成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湖南的传统建筑分布较广,特色鲜明。从城市到乡村,各地的传统建筑都能展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时也带动了各地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
湖南的传统建筑类型多样。无论是哪种类型,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其特定的价值。湘西凤凰古城和吉首乾州古城是湘西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代表,它们是历代土家族和苗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里向世人展示的主要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沿河吊脚楼建筑、历史街巷、传统服饰、地方饮食、传统商号、风土人情等,这些独特的地方文化在传统建筑中大都有直接反映,正因为如此,这2 处古城均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旅游(见图4)。太平街和高正街是长沙市目前已经改造完成的2 个重要历史街区,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老长沙的历史风貌,同样展现了老长沙人的真实生活。在此,人们能感受到别样的风情,其中不仅有特色建筑,还有传统美食及传统商业等。目前,这里商贾云集,游客爆满,千年古城又焕发出新的生机(见图5)。张谷英村和高椅村分别位于湘东北及湘西南,其地域文化差异较大,但都是湖南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村落,当地旅游业发展均较好,其成功之处在于合理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保护好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保护重要建筑的同时,对基础设施特别是室内居住设施适当进行提质改造,满足当今人们的生活需求(见图6)。此外,还有许多特色民居与历史文物,如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曾国藩故居、岳麓书院、天心阁等。这些地方在历史上均留下了重大的历史故事,其建筑凝聚的是历史,展示的是文化。
图4 吉首乾州古城
图5 长沙太平街
图6 张谷英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特色是旅游的生命。传统建筑之所以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就是因为其灵魂与生命的存在,要发展当今文化旅游产业,必须牢牢抓住传统建筑的核心,让人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触摸到先人的建筑技艺与智慧,从而获得感情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陶冶。同时,正确处理好保护传统建筑与改善人们生活的关系,让传统建筑融入社会,融进生活。
6 结语
以上是对湖南地区传统建筑现实价值的基本概括与总结。其实,传统建筑的价值仍在不断延伸,由于传统建筑自身的多样性必然会带来其价值的多义性。随着人们的深入研究,传统建筑不只是在形式或风格上给人们留下一时表观印象,而是从其存在的各种内在因素入手,如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封建礼制、人文信仰等,从中总结出其精华部分,更好地为当今社会服务。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更需要站在职业的角度、历史高度,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一知半解,形而上学,要用发展的、科学的眼光理解传统建筑的真正内涵,将传统建筑的价值观合理地贯穿于建筑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