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采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的观察
2020-06-20张春花
张春花
(黑龙江省牡丹江南山医院防治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4)
近年来,抑郁症发生率较高,而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抑郁,患者产生悲观心理,可影响其睡眠质量,甚至引起睡眠障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1]。本研究分析了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采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5月~2018年10月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西酞普兰治疗组年龄21~37(26.45±2.21)岁。男女分别31例和19例。抑郁症病程3个月~13年,平均(10.21±0.1 6)年。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组年龄21~37(26.41±2.27)岁。男女分别3 1例和1 9例。抑郁症病程3个月~12.7年,平均(10.26±0.32)年。西酞普兰治疗组、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组资料P>0.05。
1.2 方法
西酞普兰治疗组采取西酞普兰治疗,初始剂量每天10 mg,每晚1次,可逐渐增加到20 mg。
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组则给予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其中,西酞普兰的用法同上,而米氮平初始剂量每天15 mg,最高不超过45 mg,睡前服用1次,治疗8周。
1.3 指标
比较两组抑郁症疗效;睡眠障碍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HAMD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显效:HAMD抑郁评分降低50%以上;有效:HAMD抑郁评分降低25%~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疗效=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1]。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5.0软件处理,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效果
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组疗效高于西酞普兰治疗组,P<0.05。其中,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是100%,西酞普兰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是80%。
2.2 HAMD抑郁评分以及PSQI指数
两组治疗后HAMD抑郁评分以及PSQI指数均有所改善,治疗之后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HAMD抑郁评分以及PSQI指数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HAMD抑郁评分以及PSQI指数比较(±s)
组别 n 时期 PSQI指数(分) HAMD抑郁评分(分)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组 50治疗前 16.13±2.79 19.21±3.28治疗后 5.21±1.14 6.21±1.35西酞普兰治疗组 50治疗前 16.17±2.15 18.21±3.21治疗后 8.47±1.46 9.18±1.25
2.3 睡眠障碍改善时间
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组睡眠障碍改善时间短于西酞普兰治疗组,P<0.05。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组睡眠障碍改善时间是8.64±0.24 d;而西酞普兰治疗组睡眠障碍改善时间是13.46±2.56 d。
3 讨 论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神经元及其脑卒中病变途径的破坏,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分泌明显减少,导致抑郁症状[2]。抑郁症常常导致身体症状和精神痛苦加剧,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米氮平可增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5-羟色胺的间接释放作用以及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以及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末梢突触前α2受体而抗抑郁[3]。米氮平属于临床上使用的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并且对5-羟色胺受体具有特异性拮抗作用,其可以显着拮抗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前α2受体。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可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阻断5-羟色胺的重吸收并最终导致突触间隙[4]。
本研究显示,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应用西酞普兰和米氮平治疗的效果确切,可缓解抑郁和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