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情可待成追忆──邓颖超与刘赐福的“姑嫂情”

2020-06-20张鸿祥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长汀福音邓颖超

张鸿祥

(作者系长汀县老促会老区精神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革命老人刘赐福

20世纪80年代初期,传奇女性、87岁高龄的革命老人刘赐福,从上海回故乡长汀居住了一段时间。刘赐福是长汀籍开国中将、新中国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的原配夫人。

刘赐福回汀后,不住宾馆,依旧住在自己的百年老屋内,这幢老屋就是长汀著名的红色旧址——傅连暲故居。

我有幸陪同刘赐福再次来到中央苏区红色医院旧址——福音医院,登上位于卧龙山麓的红军医院休养所。刘赐福健步攀登着昔日曾经无数次踩踏过的台阶,抚摸着福音医院斑驳的门窗,这里曾经是她挥洒青春、追逐梦想的地方,在这里她度过了忙碌充实的岁月。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她是那么的熟悉。她静静地看着,当年那场革命的暴风骤雨,似乎又奔涌到她的面前,她的眼睛湿润了。曾经快人快语的刘赐福,此时一句话也没有。我轻轻地对她说:“刘老,您说说过去的故事吧,我真想听。”刘赐福没有回答我,只是边走边看着。离开福音医院时,我向刘赐福告别,她突然对我说:“欢迎你有空来我家坐坐,我告诉你一些过去的事情。”我受宠若惊,连忙点头答应:“哎,好嘞!”

几天后,我来到位于长汀县城东大街的傅连暲故居,拜访了刘赐福。傅连暲故居里格外静谧,此时,偌大一幢房屋里只有刘赐福一人在家。刘赐福见我来了,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动作麻利地给我倒了一杯开水,我赶紧双手接过。刘赐福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背不驼,腰不弯,精神矍铄,稀疏的头发整齐梳在脑后,一丝不乱,根本不像已是年近九旬的年纪。

刘赐福随即打开抽屉拿出一个信封,从信封里拿出好几张纪念周恩来逝世一周年的邮票,其中有一张精致的小型张。刘赐福眼睛湿润地告诉我:“这是周总理逝世一周年时,邓颖超寄给我的纪念邮票。”刘赐福轻轻的声音,我听了却心头一震:这是邓大姐亲自寄给她的周恩来纪念邮票!我顿时感受到这些邮票的不同寻常和沉甸甸的分量。刘赐福告诉我,新中国成立后她长期居住在上海,1976年1月8日,她听到广播说周恩来总理逝世了,顿时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刘赐福告诉我说:“周总理去世了,我感觉好像天塌下来了!总理啊总理,您太累了,我无论如何也要去北京为总理送行!”她不顾80高龄,当即购买火车票前往北京。刘赐福说:“我到北京后,邓颖超的秘书接待了我,并安排我作为周总理的亲属,参加了追悼大会。”作为周恩来的亲属?我怀疑是我的耳朵听错了,据我所了解,刘赐福并不是周恩来的亲属。我正要仔细询问时,她拿出其中一张邮票对我说:“你难得来我家,这张邮票送给你做个纪念。”我如获至宝般小心翼翼地接过邮票,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接着刘赐福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递给我说:“这是前几天刚收到的信。”我展开信,原来是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写给刘赐福的一封信,是用全国政协办公厅的便用笺写的,信的大意是:赐福大嫂,近好!你委托县领导带给我的布鞋收到了,我非常喜欢穿你做的布鞋,但是我希望这是你最后送我的一双布鞋了。你年纪比我大,眼睛不好,以后千万不要再为我做布鞋了,否则,我的心会不安的,愿你多多保重,你的满姑邓颖超。

刘赐福说,邓颖超很喜欢穿她做的布鞋,所以,她曾经好几次给邓颖超做布鞋。不久前,长汀县委领导去北京开会,刘赐福赶做了一双布鞋,委托县委领导转交给邓颖超。这封信就是邓颖超收到布鞋后,给赐福老人的回信。

1982年9月,刘赐福(右)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在上海合影。

面对眼前这位瘦小的老人,我心中顿时涌起无限的敬意。但是更让我迫切想知道的是,邓颖超与刘赐福老人非亲非眷,为什么邓颖超称刘赐福“大嫂”,而邓颖超却自称“满姑”?她们这姑嫂关系究竟是怎么来的?于是,我急切地问道:“刘老,为什么邓颖超大姐称您为大嫂,而她却自称满姑?”刘赐福笑了笑说:“后生仔,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我就是她的大嫂,她就是我的满姑,你耐心听我慢慢说。”刘赐福又为我斟了一些茶水,我搬过一条椅子,扶老人坐下。

刘赐福环顾了一下故居的院子,用手指了指厅堂对我说:“那时候啊,我这个院子里,哪一天没有红军首长在这里吃茶聊天啊!毛主席、贺子珍是我这里的常客。朱老总、康大姐也时常来坐坐。周总理、邓颖超还有邓颖超的妈妈也经常到我这里来。许多在福音医院治病的红军干部、战士,他们散步时都会到我这里来,我这个客厅可热闹呢。那时,我和傅连暲每天都忙于红军医院的工作,家里就由我婆婆操持家务。他们到我家里来,我们有粥吃粥,有汤喝汤,大家亲得就像一家人。”

我的问话,勾起了刘赐福深深地回忆,她对我侃侃而谈……

1927年8月,周恩来、朱德等率南昌起义部队到长汀,福音医院收治了300多名起义部队伤病员。傅连暲夫妇带领医护人员日夜忙碌,对伤病员进行精心医治和护理。从那时起,傅连暲和刘赐福就与周恩来、朱德等结下了革命友谊。

苏区时期,福音医院成为第一所中央红军医院。许多红军首长和红军战士,都曾经在福音医院治病疗伤。傅连暲因其无私奉献精神和在医术上的精益求精,得到许多红军首长和战士们的爱戴,他和许多红军将士成为终生的好朋友。在这段时期里,毛泽东、朱德、谢觉哉、毛泽民、毛泽覃、谭震林等中共领导人都先后受到刘赐福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在福音医院分娩,刘赐福亲自买鸡买蛋给贺子珍补身子,给予悉心照料。

1931年冬,周恩来和邓颖超从上海来到苏区,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也一同来到苏区。杨妈妈由于水土不服,身体不适,经常生病。傅连暲耐心地为她医治,刘赐福则为她调节饮食,问寒问暖,无微不至。杨妈妈非常感激傅连暲夫妇,每次有病,都找傅连暲看。

傅连暲的家离福音医院不远,周恩来、邓颖超和杨妈妈经常会到傅连暲家中坐一坐。傅连暲的母亲每次都热情地招待他们,为他们烧水泡茶,有时还留他们吃饭。虽然粗茶淡饭,但情深意长。这样一来二去,邓颖超、周恩来就和傅连暲、刘赐福一家人非常熟悉了。傅连暲的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劳动妇女,为人慈祥和蔼,充满爱心。邓颖超非常尊敬傅连暲的母亲,亲切地称呼她“妈妈”,称傅连暲“大哥”,称刘赐福“大嫂”。刘赐福则按照长汀的风俗,以晚辈的身份称邓颖超“满姑”。

我听了刘赐福的介绍恍然大悟,心中的疑惑顿时烟消云散。原来这就是邓颖超与刘赐福的“姑嫂情”!这是在艰苦卓绝、患难与共的革命斗争中,超越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革命之情、战友之情!难怪刘赐福会作为邓颖超的亲属参加周恩来同志逝世的追悼大会。

1932年,傅连暲把整个医院和全部家产捐献给红军,举家迁往瑞金。在瑞金,刘赐福担任中央红军医院的总务,她经常从瑞金到汀州采购药品,往返160里的山路,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任务。在反“围剿”的严酷岁月里,邓颖超病了,刘赐福对她精心护理。经过治疗,邓颖超终于身体痊愈,从此她们结下了深厚友谊。她们这种在革命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红军医院旧址——福音医院

1934年秋,红军主力部队实行战略大转移,傅连暲领导的中央红军医院随同大部队长征,组织上留下刘赐福照顾婆婆和孩子,同时把毛泽东的幼子毛毛以及邓颖超的母亲也托付给她照管。不久后,邓颖超的母亲去了上海,毛泽东的幼子毛毛由贺怡接走,刘赐福则备尝艰辛,带领两个孩子辗转回到长汀。

回汀后不久,刘赐福被国民党囚禁起来,她什么也不说,敌人对她无可奈何,只得放了她。后来她受聘于小学任教,还帮人做手工活维持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刘赐福先后任长汀福音医院院长、福建汀州医院副院长。1955年退休后定居上海。

刘赐福说完,长叹一口气:“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50多年啦!”我忽然觉得,刘赐福是那么高大,我仰视着这位可敬的老人。

1988年5月29日,刘赐福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92岁。在长期革命生涯中,她经受住种种严峻考验,女儿女婿为革命壮烈牺牲,大儿子在“文革”中死于非命,但她几十年如一日,对中国共产党忠心耿耿。邓颖超对她高度评价:“刘赐福同志虽然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她早已具备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一晃又是30多年,白驹过隙,往事如昨,我庆幸有过这次拜访。

猜你喜欢

长汀福音邓颖超
盲人的福音——仿生眼
让传言变福音
上世纪80年代的长汀
H.265:网络视频的福音
长汀:造福工程助力脱贫攻坚战
福建长汀:创新推进基层医改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毛泽东五次长汀行
允许公立医院“特许经营”是投资福音?
周恩来邓颖超参加何香凝的寿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