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2020-06-20凌源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凌源1225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组间胰岛素

凌源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辽宁 凌源 1225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凌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8%,较对照组76.93%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较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与对照组5.12%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应用价值理想。

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较高,其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2型糖尿病居多,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引起,但患者体内胰岛素能力并非完全伤势,甚至部分患者体内胰岛素产生量增多,只是胰岛素作用明显减弱,导致其处于一种相对匮乏状态[1]。因此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初诊的患者,治疗应以延迟胰岛素能力减弱为主,现阶段临床治疗以外用胰岛素为主,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但具体给药方式尚未统一,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以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样本,探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效果和安全性,旨在科学指导患者用药,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凌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8例,女11例,年龄30~78岁,平均(54.23±2.76)岁,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高血脂15例;观察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31~78岁,平均(54.76±2.69)岁,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高血脂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餐前15min给予门冬胰岛素,睡前给予甘精胰岛素,均采取皮下注射方式,每日起始剂量控制为0.4~0.6IU/kg,具体用量根据患者IBM指数和血糖水平调整,持续给药4周;观察组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使用MiniM2de508胰岛素泵,确定脐部两侧皮下组织置泵,连接导管,持续输入胰岛素,选择诺和灵R,剂量确定同对照组,2周后改为皮下注射或口服胰岛素。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治疗效果比较,标准制定参照文献[2],分3个等级:显效:治疗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率>1%(空腹血糖(FBG)降低率>30%);有效:治疗后HbA1c降低率0.5%~1%(FBG降低率10%~30%);无效:治疗后HbA1c降低率<0.5%(FBG降低率<10%),前两个等级占比相加计算总有效率。②血糖水平评估比较:FBG、餐后2h血糖(2hPG)、HbAlc,比较治疗前1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情况,FBG、2hPG使用血糖仪检测,HbAlc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③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低血糖、过敏反应、水肿。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n、%,χ2值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t值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39,n/%)

2.2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FBG、2hPG、HbAlc治疗前相比差异较小,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两组血糖水平比较(n=39,±s)

表2.两组血糖水平比较(n=39,±s)

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0.05

组别 FBG(mmol/L) 2hPG(mmol/L) HbA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92±1.37 5.71±1.02a 12.54±2.05 7.71±1.09a 9.77±1.33 6.61±1.12a对照组 7.95±1.24 6.79±1.05a 12.65±2.11 8.78±1.03a 9.75±1.24 7.91±1.09a t 0.101 4.607 0.234 4.456 0.069 5.195 P 0.920 0.000 0.816 0.000 0.945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与对照组5.12%相比差异较小,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不良反应率(n=39,n/%)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糖尿病类型,具体诱因为胰岛素抵抗,且很多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情况,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程度,破坏胰岛β细胞功能,尤其对于初诊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尚未完全丧失,临床治疗应以延缓功能损伤为主,其中胰岛素治疗效果突出,但具体给药方式尚存争议[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治疗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但未增加不良反应率,具体原因分析如下:胰岛素给药最常用方式为皮下注射,短期胰岛素与长期胰岛素结合应用,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调整用量,维持血糖水平正常,但皮下注射用量不稳定,过多或过少均会引发不适,治疗效果欠佳;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原理为模拟人体胰岛素正常分泌,符合人体生理过程,可有效调节胰岛素分泌,保证血糖水平稳定,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并促进其功能恢复,控制病情恶化,进而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预后质量[4]。

综上所述,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应用价值理想,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组间胰岛素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与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