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媒体要成为工作的助推器

2020-06-20

中国石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油气策划

□ 程 强

《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0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情到深处——习近平同志与新闻舆论工作》。文章第二部分“让媒体成为腾飞的助推器”提到:“有一天晚上,在小油灯下,已经被大家推举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翻阅1974年1月8日的《人民日报》时,发现4版上刊登了两篇介绍四川办沼气的文章。放下报纸,他陷入沉思,梁家河64户人家点灯缺油、烧饭缺柴,如能建成沼气就解决大问题了。他向县领导作了汇报并得到支持,前往四川实地取经,率领村民挖土修池,成功修建了28口沼气池,改善了群众生活,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断言。从此,运用新闻媒体来启发思路、推动工作、发展经济成为习近平同志主政一方之道。”

这则故事生动阐述了新闻媒体对于推动工作的重要性。反过来,新闻媒体也要主动承担职责。《中国石化报》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也要主动承担启发思路、推动工作、发展企业的职责。

高站位、大格局、宽视野

中国石化是国有骨干龙头企业,是世界500强排名第二的企业。中国石化党组要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看待问题,谋划发展格局。《中国石化报》应刊发高站位、大格局、宽视野的高质量新闻稿件,宣传好党组的决策部署。

立足高站位、大格局、宽视野,《中国石化报·油气周刊》多渠道邀请两院院士、高校及研究机构知名专家撰写全能源领域深度稿件,编辑记者积极参加各类高规格行业会议撰写行业深度稿件,供决策者参考。

做到高站位,《油气周刊》就不能只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而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如2019年6月30日,国家放开上游准入限制,再加上管网改革,标志着我国整个油气产业将全面开放,这对我国能源安全、油气全产业链有着怎样的意义?对外企、民企和国有油气企业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油气周刊》专访国家发改委、能源价格委员会专家进行解读,被广泛转载。再如,能源转型是全球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如何理解能源革命、推进能源转型?《油气周刊》策划推出《能源革命核心:向绿色低碳转型》《能源加速转型中国如何应对》《能源转型,油气如何赢得创新先手》等专题,受到较大关注。

做到大格局,《油气周刊》就不能只是针对一时一隅的变化思考问题,而是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考问题。如国际油市近年来云谲波诡,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使国内油气领域上游企业陷入亏损泥潭,2015年全年油价持续低迷,但上游企业还存在“等、靠、要”思想,没有真正刀刃向内启动深层次改革。对此,《油气周刊》编辑深入思考,对处于历史发展转折点的国内油田企业找出破而后立、向死而生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撰写并整版刊发《坚冰深处春水生——对国内油田企业生存发展的粗浅思考》,引发较大反响。

做到宽视野,就要跳出传统油气、关注非常规油气,跳出油气领域、关注各类能源发展对油气行业带来的挑战。如美国依靠“页岩革命”实现能源独立,页岩革命真正的技术内涵是什么?《油气周刊》策划推出《页岩油地质认识革命:从源外转向源内》《页岩油工程技术革命:“井工厂”+“地下炼厂”+前沿交叉》等专题。再如,包括光伏、氢能、地热等在内的新能源近年来发展迅猛,其发展前景如何?对油气有什么冲击?《油气周刊》策划推出《新能源:迎来发展机遇期》《清洁供能地热已热》《干热岩开发进入现场试验阶段》《氢能发展需稳妥推进》等专题,扩大油气从业人员的视野,推动公司加快进入新能源领域。

《中国石化报·油气周刊》突出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围绕中心工作策划推出高质量的专题报道,帮助管理者启发思路,推动工作。胡娅囡 制图

围绕中心、聚焦问题、深入调研

企业决策者作出正确决策之后,各级管理者就是决定的因素。牵住“牛鼻子”、突出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是重要的工作方法,也是各级管理者应该学习掌握的本领,更是新闻媒体策划报道需要努力的方向。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展开深入报道。如“油公司改革”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旨在重塑油气生产经营管理体系,通过“瘦身健体”增强盈利能力,《油气周刊》与油田事业部沟通确定改革主题,推出“油公司建设”系列14个专题报道,有力帮助子企业全面了解并有效推动此项工作。再如,在油气生产经营中,SEC储量(美国证券委员会标准认可的经济可采储量)是最核心的指标,但国内老油田很多管理和技术人员甚至对这一概念“闻所未闻”,《油气周刊》因此推出“千方百计增加经济可采储量”系列5个专题报道,还专题推出《全力增加SEC储量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介绍SEC储量的概念、计算方式及企业亮点做法,一些采油厂将该版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组织专题学习。

围绕企业管理面临的难题展开剖析。低油价下,油田企业纷纷推出各项降低成本的举措,比如大规模关停高成本油井,甚至整体关停高成本油田,但操作过程中出现不科学关井、损失经济可采储量等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油气周刊》推出“关井的学问”系列3个专题报道,帮助指导基层科学关井。

深入调研挖掘现场真实情况。油公司改革是中国石化深入肌理的一次改革,涉及所有员工利益,在推行两年后,基层员工收入是涨了是减了?被“动了奶酪”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支持改革?《油气周刊》编辑深入基层调研,撰写刊发《阵痛之后信心犹胜》,为管理者推动改革提供了真实参考。

突出前瞻性、实用性、启示性

《油气周刊》在科技新闻报道上着力突出前瞻性、实用性、启示性,帮助科研人员解放思想、互通有无、打开思路。

着眼于前瞻性,《油气周刊》编辑策划推出《石油科技新趋势:绿色智能低成本》等专题,为科研人员指明创新方向。此外,《油气周刊》编辑还参加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组织的能源交叉学科学术研讨会,推出专题启发科研人员创新灵感。

科技成果要能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必须突出实用性。《油气周刊》围绕上游重要科技创新实用成果展开深度挖掘,全面展示成果及背后的科研故事,鼓励基层科研人员投身实用技术研发。如当前深层超深层钻井工作量逐渐增多,但硬地层机械钻速低,钻头寿命短,钻井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国外冲击钻井新技术虽提速提效显著,但服务价格昂贵。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历时多年,自主研发系列提速工具,有效提高难钻地层的钻井速度,并降低施工成本。《油气周刊》专题推出《匠心铸利器提速又降本》,详细盘点这些提速利器,并讲述科研背后的艰辛故事。

创新有时候是层窗户纸,但捅破它很难。《油气周刊》注重策划刊发启示性强的稿件,从多角度启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思路。如策划推出《创新认识才能突破禁区——石油公司近期高质量勘探案例剖析及启示》,对油气勘探科研人员带来很好的启发。油气勘探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追逐效益和成功率但切不可急于求成,《油气周刊》策划推出两组具有思辨性的专题,《勘探辩证法:“越难走的路,也许机会更多”》和《高效勘探背后是慢、实、巧》,不仅得到勘探科研人员的好评,而且得到新闻界专家的高度肯定,认为这是对“热现象”的“冷思考”。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油气策划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