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陶艺人性化设计研究
2020-06-20杨紫莹
杨紫莹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333000)
1 生活陶艺概念界定
生活陶艺是在陶艺发展的影响下,由传统的工艺向艺术借鉴发展而来。生活陶艺的艺术特征偏向于陶艺,又因为“生活”这一目的而有别于陶艺。陶艺是艺术家利用陶瓷这一种材料去表现自己对于艺术的见解、态度,呈现出来的成品是独有的艺术形式与语言,难以与大众建起沟通的桥梁。而生活陶艺由于具有一定的制作目的,围绕着“生活”这一功能去制作,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往往易于被大众接纳。陶瓷制作的生活用品由于其规格、造型、思维等各个方面的限制,难以满足现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因而生活陶艺才得以发展。吕金泉在《手工生活陶瓷艺术研究》中写到:陶艺家借助生活陶瓷实用的特性演绎着作品的现代意义,并借助实用的形式表现艺术家的个性情感和艺术追求。生活陶艺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生活陶艺能够从沉重的使用功能中脱离出来,更多注重的是其附加的审美价值或者其附加的其他价值。
最初的生活陶艺是在日本的民艺运动中和西方艺术家利用陶泥作为创作的媒介而兴起。日本对餐食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致使他们对于餐的重视,日本每家每户的餐具多种多样不限材质。他们倡导自己动手制作,享受自给自足的快乐。所捏的不成型、不规整的生活陶艺器皿,他们不会将之丢弃,而是会用来做花器,这样悠然的态度用生活陶艺才能体现出来。美国只是将陶瓷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材料,日本相对于美国会更加偏向于生活,更具有生活气息,所以生活陶艺在日本的发展更为成熟。
2 人性化设计简述
人性化设计是在20世纪工业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被提出来的,当时科技的发展与便利,是人们对科学产生依赖,因为科技的发展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力中得到了解脱。于是,企业家抓到这一商机,大力开展工业设计活动。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是包豪斯的极简设计,倡导“少就是多”的理念,将中世纪流行的繁复的装饰去除,只留下满足使用功能的部分。而后,工业设计的诟病就一一暴露出来,工业产品“难用”、“费解”、“费事”。于是,有人提出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其实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而存在。在看到远古时候的陶器无非不使我们感动,因为它所展示出的人性的纯粹。由于缺乏人性化设计的出发点,人性化设计不被提出是可想而知的结果。
人性化设计提倡的是“关怀”,是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从外是从人的生存环境到人的生活,从内是对人的使用过程的舒适度包括使用过程中的心情。具体来说是对人的关怀体现在一个多功能复杂的产品经由设计师的设计,这个产品的使用就不需要人们费劲的去琢磨它是如何使用的。人性化设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个性设计、人文设计、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最主要的创新观点是为所有人设计和人机工程的设计方法的提出。为所有人为设计包括为残疾人、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设计,打破了当时西方主要为贵族设计、为有钱人设计的固有思维。由这个理念而生出许多优秀的设计,例如由斯蒂夫麦克古纲设计,诺和诺德公司制造的笔式注射器。这款设计的突出点是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相应的剂量刻度,选择不同的注射量与注射方式,按动按钮,就可以自行注射。这款设计的出发点是为糖尿病患者设计,设计师考虑到全球有许多糖尿病患每天要注射胰岛素,且设计师将针筒的外形做成钢笔的外形,为使用注射器的患者减少了心理负担。这一设计也使得这家公司一时名声大噪。
3 情感设计与生活陶艺
情感一直被描摹成不可控制、难以捉摸的部分,在科技发展的辅助下,现代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将人对物的情感,从接触到认识,划分出从感官到记忆的一个过程。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将人们对物品的情感体验,依据大脑皮层不同层次的活跃程度将情感体验划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本能水平的情感,这是人在接触物时,不需要经过思考,通过本能的作为生物对物做出的最直接的感受回应。由物体的颜色、外形上所激发出的本能性的感受。例如画饼充饥等。虽然物品的颜色、外形上所激发出的情感是比较低级的,但是在设计中却是最为常用,也是最容易发挥出效果的设计方法。因为鲜艳的颜色,独特的形状往往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信息,不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与相关知识。正因为其直率的表现力,易于抓住眼球,现代艺术就是善于利用这一点才开发出许多不同的审美领域。第二,行为水平得到情感,这种情感产生于人与物的接触过程中,例如人使用物的顺畅度会影响人对物的情感,好用的东西,用习惯的东西人们会倾向于经常使用,因而生出以来等的情感。简而言之,物的使用乐趣与效率会影响人们对物的情感。唐纳德将这一层面的闹活动叫做支配日常生活的脑活动。第三,反思水平的情感是由物的环境、所代表的符号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这个需要相关的体验与记忆,针对具备一定文化水平或者一定修养的人士,易于激发这一层的情感。
图3-1
在生活陶艺中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低级体验的视触觉体验、行为水平的效能体验、反思水平的高级需求。
3.1 视觉体验
第一抓住人的眼球的是一个物体的外观,外观由物的形态(造型)与颜色来组成。
色彩能带给人的不同温度的感觉,艺术上将色彩分为冷色与暖色。暖色如红色、橙色、黄色等,类似于太阳的颜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因为这些颜色令人联想到阳光、火焰等给予人温暖的事物。冷色包括蓝色、青色等,类似于海洋、冰的颜色,给人以苏静、清冷的感觉。蓝色被表示为高尚的颜色,大概是天空的蓝、海洋的蓝,使蓝色看起来遥远、强大。闻一多先生在诗歌《色彩》中,就将蓝色以高洁寓意。
物体的形态是说明一个它自身的第一要素,人们能获得的第一信息与感官体验便是来源于形。形作用于感官可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例如宋代的梅瓶的外形类似于两个S型组成的造型,给人以温暖、纤细的感觉,而会使人印象深刻。其次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与造型的结构能直接唤起人们的联想,就好比一句俗话,一个故事有一百个读者。造型语言越复杂越丰富,每个人产生的联想差异就越大。因为个人的生活经验、经历、文化背景等对于形态的解读都有一定的影响。图3-1是一组生活调料罐的生活陶艺,设计者利用暖色系的色调来体现生活的主题,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归属感。设计者采用切割的方式作出器物不平整的表面,使其具有独特的造型,一种随性制作出来的自然感,使人感到亲切。
3.2 效能层次的体验
效能一词首先被法国社会学家第亚尼在其著作《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中被提到,他指出效能指的是人类在使用、运用物的过程之后产生的结果,并且人在使用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一定的愉悦感。人性化设计倡导的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设计产物要使人使用的舒心,使用的舒心才会产生生理上的感动,生理上的感动能转化为心理上的感动。
图3-2
效能体验就是指人们在使用物、掌控物的过程,物的可用性给人们带来的情感体验,也就是物的功能在人的使用过程中发挥出的程度。不同阶段的使用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的体验。效能带给人们的情感,首当其冲是效率。《庄子》的庖丁在熟练解剖牛的技能型行为中得到了自由的乐趣,并且这种快乐在“解牛”的过程中与工具同化,好用、称手的工具就是效能体验的一个部分。
生活陶艺以手捏成型与轮制成型等方法去制作,很大程度依赖于制作者对于制作工具的偏好,这种偏好会让设计者对最终作品呈现的效果,产生一个很大的影响。
3.3 反思水平的高级体验
反思水平的高级体验指的是人类对于自己使用的物品都带有一种象征的意味,也就是个人的使用物品都是个人想提供给他人的一种信息。人类学、社会学理论认为人通过持有物作为“自我”的一种符号。在物质生活愈加丰满的时代,人们对物的期望值远远超过使用价值,还期望它能体现出主人的品位、地位、个性、生活方式等。符号消费就是一例子。这也意味着生活陶艺的设计将根据客户群来进行设计,根据客户的基本信息来设计,也是设计思路与方法之一。知识分子喜欢质朴、清新,例如民窑出品的风格,土豪喜欢富贵、精致、华丽,例如官窑出品的陶瓷。年轻人喜欢特别的、新奇、大胆的等等。设计者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找到设计的灵感与想法。
4 人机工程与生活陶艺
人性化设计中对于设计的理念指导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就是人机工程,人机工程包含人体的数据测量、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发展至今它的应用范围已经十分的广泛。工业艺术学院雕塑家捷克与工业设计师潘涅克•克瓦尔联合设计的剪刀根据人体工程设计的剪刀引发了一场剪刀变革,他们的设计后来被竞相模仿,现在已经运用到各个国家。人体数据可以通过测量也可以通过实地观测还有实验测试,克瓦尔采用的是实验测试,他借用软泥灰材料,用软泥灰包裹住
使用工具的把手,再根据人握住把手留下的印迹重新再设计新的把手。他设计的把手极富有人情味和雕塑的动感,准确来说他的设计方法是一种准科学,值得现在的设计师学习借鉴。另外不得不提到的是日本的陶艺家森正洋,他设计了一系列外形简洁美观,但是使用感俱佳的日用陶器。他设计的G型酱油瓶就是一例,如图3-2作者将传统的酱油瓶的瓶嘴的倾斜度改成了四十五度角,一度解决了酱油瓶在使用的过程中总是会滴漏与
溅撒液体的问题。正是由于作者他观察了人使用酱油瓶之后的生活场景,便发现壶口的设计不符合人体的行为习惯进行了再设计。这款酱油瓶成为白山品牌的畅销品,在1960年、1977年、2018年获得年度优良设计奖和LONG LIFE DESIGN设计奖。
5 结语
人性化设计的方法应用到生活陶艺的设计中去,是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法。因为生活陶艺的设计围绕着人的“生活”活动来设计,那么人对物的情感与使用等的诉求的研究是有必要的,在它广泛的应用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去的同时,陶瓷的设计领域应用到它将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的社会中,设计师了解人与研究人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还有情感,都将对设计做出可观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