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琳斐:让好故事滋养孩子的心灵
2020-06-19冬青
冬青
在竞争方式和游戏规则迅速变化的行业环境下,谢琳斐和KaDa故事必须坚持初心,不断挑战自我,才能从一片红海中脱颖而出。
这应该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幼教“爆品”频出的时期。音频、动画、互动游戏……大量资本的涌入让其“热”起来,创业者也在不断携资本切入细分市场,挖掘红利。
对于KaDa故事创始人谢琳斐而言,行业的大热既是幸事,又是挑战。在竞争方式和游戏规则迅速变化的行业环境下,她和KaDa故事必须坚持初心,不断挑战自我,才能从一片红海中脱颖而出。从2015 年成立以来,KaDa故事一直只做一件事:专注于学龄前教育市场,为儿童提供包括数字绘本、音频故事等数字内容。
这是谢琳斐的坚持,她希望KaDa故事成为孩子们的童年伙伴,“希望他们能从小小的APP里认知大千世界,不仅累积知识,还能感受真善美,心灵得到滋养,成长为精神世界富足的人。”
闯荡间发现儿童阅读新蓝海
梳理谢琳斐的过往,两个关键词贯穿始终,那就是“互联网”和“教育”。从师范院校毕业后,谢琳斐成为一名英语教师。2003年她进入阿里巴巴,负责网站运营和市场推广。7年后,这个不甘平庸的女子只身去往澳大利亚又回归教育事业,传播中国汉语言文化。 “趁年轻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谢琳斐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在合适的年纪做想做的事。
在异域生活的5年里,对谢琳斐观念冲击最大的还是在儿童教育方面。她在当地发现一款名为“Sunshine on line”的儿童数字阅读平台。当地家长一般会持续订购,每年的花费是69.95澳元。澳洲生活中的另一个小插曲也启发了谢琳斐。一家图书馆馆长找到她,表示有150万元澳币的预算用于购置中国儿童绘本,希望她能为其列一份推荐书单。结果谢琳斐发现,中国市场上稍有名气的儿童绘本加在一起,也很难达到150万元澳币。
作为图文高度融合的创作形式,绘本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但在中国,却很难找到类似产品和内容。互联网惠及的都是成年人,完全为小孩子服务的平台其实很少,尤其在儿童精神文化消费领域。
市场的空缺就是创业的机会。谢琳斐坚信:故事是真正能引领儿童进入启蒙教育的关键钥匙,她决定把故事作为切入点。“孩子认识世界就是从故事开始的。《人类简史》里怎么讲?人类进化就是因为相信一个又一个故事。好的故事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在理性分析了市场后,谢琳斐发现,如果做视频,儿童相关的内容价格很高,会变成一场资本的游戏;如果做游戏,未来在变现上很难过家长这一关。“唯独有声绘本领域,不仅孩子开心,家长也放心。”KaDa故事应运而生,定位为“儿童与家庭故事教育平台”——不教孩子识字,不教孩子拼音,不教孩子数数,就给孩子提供各种优质的故事。
2015年,她回到杭州,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几个阿里的老战友聚在一起,希望用他们的互联网思维为孩子们做一点事。”
磨砺中寻找更好的自己
谢琳斐的创业团队堪称豪华,前阿里旺旺创始人徐志光出任CTO;前思科网讯工程师蔡宗成出任平台架构师;前手机淘宝运营汪军建出任产品运营;首席设计师程诚,曾两次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三次入围美国IDEA设计大奖……尽管阵容强大,但谢琳斐在创业初期还是遇到了麻烦。
2016年春节后,谢琳斐决定劝退公司1/3的员工,尽管此前她一直有些犹豫不决。“员工的成长速度必须快于创业公司的发展速度,当发现员工跟不上公司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会坦诚地请他寻找其他更合适的发展地方,我们只留精兵强将。”出于对公司未来的考虑,谢琳斐以强势的姿态对待人才的管理。
原本三十几人的团队一下子缩减至十几人,谢琳斐重新招兵买马,吸引新鲜血液来唤起团队的激情。同时,她采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原则,把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挖掘人才的潜力。谢琳斐说,自己始终记得马云说的一句话:“未来的经济一定是利他主义, 让合作伙伴比你更强,你也能强起来。”
“我们做的事情太阳春白雪了,这是一个消费升级的精神文化消费产品,它并没有成熟的模型去套。”从战略到管理,再到对外界的看法,谢琳斐剖析自己:“我只做一件事,对公司有利的事,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也从不介意把过去的自己给推翻。”
谢琳斐坦言,就算自己没有创业,也不会安安稳稳地做一份工作,她是不安分的,同时也有一股狠劲,对自己的狠劲。她逼迫着自己做出改变。“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我自己,我一直希望,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做得更好一些。”今年,谢琳斐获评创业邦举办的“2020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这个或许就是谢琳斐不断突破自我的一个绝佳证明。
在好故事里遇见世界的精彩
谢琳斐认为,中国目前的学龄前教育有三大痛点:第一,“选品”问题,市面上的儿童绘本参差不齐;第二,“陪伴和解读”的问题,一些家长没有時间陪孩子阅读,如何进行解读也缺少专业指导;第三,是“数据反馈”的问题,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情况无法追踪。
KaDa故事想要通过构建平台,解决这几大痛点。在深入行业一段时间后,谢琳斐发现,其实中国不乏优秀的儿童内容创作者,除了国际知名的绘本创作领军人物熊亮、蔡皋,一批中青年作家和画家正在崛起,比如黑眯、保冬妮等。但是传统的出版渠道让他们的作品很难进入主流大众的视野,同时创作者无法及时获得读者的反馈或者数据,创作的方向很难把握。“KaDa故事希望构建儿童内容出版健康新生态,用互联网的方式挖掘更多精品内容,助力内容创作。”
从内容的源头把控,在市场上验证内容是不是市场需要的,再去放大创作,是KaDa故事努力的方向。在内容行业里,数字化能力相对薄弱,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存在着距离。同时,创作者无法及时获得用户的相关数据及反馈意见,不利于把握创作的方向。
谢琳斐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发掘那些散落在民间的绘本生产者,为其提供一个内容生产平台。谢琳斐说,过去三年时间,KaDa故事一直沉下心在做内容,一方面积极引入中国大师精品,比如黑眯的《辫子》和蔡皋的《荒原狐精》等;另一方面与本土原创作者合作,用数字形式重新诠释经典,例如《白蛇传》《花木兰》等。
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KaDa故事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2018年10月,KaDa故事完成了近亿元A+轮融资,由挚信资本领投,三七互娱跟投,好未来继续增持。“非常幸运和感恩,KaDa 故事遇到的都是非常懂我们的投资人。”谢琳斐表示。
从反复实践、战略调整,到扩充版图,在创业的丛林中,谢琳斐带着KaDa故事不断闯关。
从发展速度来看,KaDa故事并不是百米冲刺型选手,因为儿童数字内容和成人内容完全是两个方向,它更需要的不是 UGC(用户生产内容) 而是 PGC(专业生产内容),在内容上必须做精做强。这也符合KaDa故事一直强调的价值观:品质、效率、务实、创新。
KaDa故事正在做并且一直要做的,就是瞄准儿童绘本数字内容的垂直领域,并且激活这个领域的产业链条;下一步,则是布局全球儿童内容市场。最新数据显示,KaDa故事用户遍布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还包括塞拉利昂、马拉维、尼日尔等发展中国家。同时,KaDa故事的内容供应链已经建立完善,在合作的200多家内容合作方中,覆盖了国内头部160多家儿童内容机构,并与40多家国际知名儿童内容机构建立合作。
“随着中国家长对绘本的认知程度提高,儿童数字阅读消费意识提升,我相信中国未来十年是绘本市场发展的黄金时间。我们希望KaDa故事能够带领孩子们重温中国文化精粹,也推动中国原创走向世界。”谢琳斐正稳扎稳打,一步一步靠近自己的梦想。
(编辑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