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产业链中高端
2020-06-19钟禾
钟禾
先进制造业集群正成为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聚焦点。
如果把一个省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实体经济就是它深埋地下的根,根深自会叶茂。
从国营老厂发力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从发展开放型经济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经过70多年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江苏制造”马达强劲,蹄疾步稳。
江苏制造“增智”
作为经济大省、制造大省的江苏,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既是“经济强”的江苏转型升级奔向更强的现实路径,更是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江苏持续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去年新增省级智能车间200家,有力推动产业技术变革、优化升级,促进“江苏制造”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在通过省级“智能车间”示范验收的盐城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正根据电脑指令从单晶硅模式自动切换为多晶硅模式,产品尺寸也自动进行调整,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正是由于生产过程实现了智能化、集成化、可扩展化,企业才得以承接“高端定制”,再加上智能车间的用工下降了一半,人均产值创下了400万元的行业最高水平。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立兵介绍,公司产品的综合毛利率大约在30%,从产品下线到目前为止,订单饱满,接到了2021年,这得益于智能制造带来的产品竞争优势。
包括盐城阿特斯在内,全省智能车间总数将扩容到近千家,这些智能车间覆盖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各个领域。据跟踪调查,随着智能车间技术的普及与项目的深入,获评车间技术基础与绩效指标逐年增长,各地制造业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为推进江苏工业向“智能制造”转型,江苏首先進行了系统化布局,出台智能制造整体实施意见,对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两化融合贯标、工业APP发展都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2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纳入国家及省重点培育计划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面广量大的企业智能制造提供了公共技术服务,新增上云企业5万家,有力支撑了江苏制造平稳增长和向高质量发展。
紧盯自主可控
江苏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任务是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也是事关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重中之重的任务。“技改”“智能”“高新”等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关键词,折射出我省加快实现“自主可控”的目标和决心。所谓“自主”,要看有多少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否则,产业再大也是“无根之木”,经不起大风大浪;只有关键核心技术,才是风浪中的“定海神针”。
如,江苏最大装备制造企业徐工已连续30年位列中国工程机械第一位。“参与真正的国际大赛,看国际化水平、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表现、看在中高端市场的表现、看在全球品牌竞争力的影响,这些才是衡量中国装备制造、中国工程机械的最重要的标准。”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表示。
在张家港企业索尔新能源科技公司看来,核心技术是客户“给”的。凭借“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及系统集成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索尔新能源曾获得省级资金支持。“物流车往往要深入到坡度下降比较大的地下车库,而新能源车的爬坡能力往往是一个软肋;运货车在使用过程中载重通常较大,这就需要动力电池的研发做出相应的技术调整。”索尔新能源总裁季伟源介绍,针对这种情况,索尔提出的策略是增加变速器与电池的轻量化,“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
“只有真正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才能实现高端化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九虎表示,南瑞继保将“自主科研+产业化”融为一体,重点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高端电力电子和工业控制过程等产业,以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来增强品牌影响力。
“科研院所要走上市场一线,投身经济主战场,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打通产学研合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表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团队持大股”“项目经理制”等改革举措,组建29家、改制5家新型研发机构,整建制引进人才团队,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孵化企业和项目纷纷到江苏各大园区投资。
“还要以人才这一发展的第一资源促进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和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助理甘霖认为,还需多关注在尚待突破的“卡脖子”技术领域工作的年轻科研人员,要用具有足够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使其稳心留根。
过去,我省出于加快发展的考量,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视不够,产业规模大但品牌影响力、体系竞争力不够强。如今,要更加重视关注底层、内核、支撑性的基础学科理论,争取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国家科技专项落在江苏。
实现“自主”,需要平台和政策保障。一张“榜单”彰显我省提升关键技术控制力的决心。去年,省工信厅印发《2019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揭榜工作方案》,聚焦省重点培育的工程机械、物联网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遴选一批必须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邀请企业揭榜攻关。
拉升产业链
飞利浦医疗苏州公司是飞利浦在全球最重要的医疗影像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武汉雷神山医院首台CT就由该公司捐赠。疫情发生后,飞利浦总部决定,苏州公司2月份生产的CT全部投放中国市场,用于疫情防控急需,国际市场订单3月份后陆续满足。
“沪宁线上堵一堵,世界IT市场抖一抖。”这是曾经对昆山IT产业在全球市场分量的生动描述。近年来,昆山加快提升产业链、重构价值链,分量依然很重。受春节假期和疫情叠加影响,昆山企业复工复产比往年较晚,全球市场部分电子产品供应已显得比较紧缺。
连日来,江苏围绕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工面、产能恢复率居全国前列。许多企业坦言,江苏动起来,全球供应链才能更快活起来。深入探究这段时期的经济运行,对做强做优产业链有很多启示。
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江苏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部分关键企业“卡壳”,必将影响全球供应链正常运行,触发更明显的“蝴蝶效应”。
制造业是江苏的立身之本、强省之基,制造业总体规模、部分细分行业规模、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均连续多年领先全国。集群化发展是工业化演进的基本规律,是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必由之路。江苏正以全产业链深度协作为纽带,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载体,对现有产业全面梳理、垂直整合,形成协同联动效应,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空母舰”。
比如,新型显示集群,江苏已形成上游材料、器件、部分装备,中游面板、模组,下游电视、电脑、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等完整产业链,南京、苏州是核心集聚区。一批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就处在这个产业链——苹果、三星、LG、夏普、松下、华为、小米、京东方、中电、友达光电、龙腾光电等,在江苏均设有工厂、研发中心或配套企业。
在苏州工业园区,三星“苏州缘”的故事家喻户晓。作为首家落户园区的外企,三星不断追加投资,已在园区设立14个项目,总投资超过54亿美元。说起这份执着,三星归结于江苏良好的营商环境、丰富的创新资源、完善的产业链条。
从“造壳”迈向“造心”,由“制造”转向“智造”,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经风雨、壮筋骨,江苏制造的实力越来越强。而今,不断兴起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成为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