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记者提高采写技巧的对策研究

2020-06-19黎靖谭凤珍刘恒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7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技巧

黎靖 谭凤珍 刘恒梅

【摘要】新闻采写能力是电视新闻记者的“看家本领”,是需要具备的最基础技能之一,是新闻采访报道的重要环节,可以直接影响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随着新媒体发展,电视新闻记者采写面临的困境与难题日益增多,如何提升新闻采写技巧,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对电视新闻记者提高采写技巧的对策作一分析阐述,期望可以为相关的新闻记者朋友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采写能力;技巧

新媒体发展给电视新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媒介融合势必会成为媒体发展新趋势,这让电视媒体受众日益减少,电视媒体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因而提升电视新闻质量成为关键。电视新闻记者是新闻的“谱写者”,其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直接决定着电视新闻质量。因此,要想提升电视新闻质量,就必须以电视新闻记者为切入点,重点提升电视新闻记者采写技巧,以期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媒介信息发展需求。

1. 電视新闻记者提高采写技巧的必要性

1.1 提升采写技巧是电视媒体应对媒介竞争的需要

新媒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拥有巨大受众的新兴传播平台,智能手机的普及与5G通信技术的出现让新媒体的发展更加迅速,对电视新闻媒介市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与影响。可以看出,电视新闻在面对新媒体冲击下,其受众群体被“分流”,收视率不断下滑,电视新闻记者人才大量流失,让电视台举步维艰。针对日益严峻的生存现状,电视台必然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立足于自身发展现状,积极进行内部改革,积极思变,找到应对“危机”的良策,提升电视新闻质量,重新赢得社会大众的关注。由此电视新闻记者的重要性便日益凸显,作为电视新闻的直接生产者,新闻记者采写技巧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更是电视媒体应对媒介竞争的需要。

1.2 满足受众多元化信息需求

新媒体发展让社会大众的信息来源更加的广泛,受众的兴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审美能力不断增强,对电视新闻不再仅仅局限于信息获取,更倾向于深层次的内涵。而要满足社会大众这种多元化信息需求,电视新闻记者更要在采写过程中个性化十足,提升新闻的趣味性,做到言简意赅,紧扣主题,打破时空限制,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能够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进而不断扩大电视新闻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赢得生存发展空间。

2. 当前电视新闻记者采写现状分析

2.1 采写时效性受挑战

与新媒体不同,电视新闻需要经历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文本审核及发布等流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无法做到时效性。新媒体却不受这种约束,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布,用户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将一则信息发布至全网络,时效性极强,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让社会大众了解事件原委。新媒体的快速性与便捷性让电视新闻信息发布和记者的采写时效均受到了挑战。

2.2 电视新闻记者的话语权威性被打破

在新媒体没有出现和兴起的时候,社会大众只能通过电视新闻获得信息,电视新闻报道的权威性较高,社会大众只能听到一种声音,可以说电视新闻垄断了新闻资源,话语权掌握在媒体手中。随着新媒体兴起,“点对点”的双向传播模式逐渐被社会大众接受,人人皆媒体,只要有移动设备就可以将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出去,话语权开始移交至社会大众手中,同一则新闻报道可以听到数以万计的声音,新闻报道更加的开放和透明。

2.3 电视新闻采写报道舆论监督功能日益凸显

新媒体时代社会大众阅读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传统的阅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这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在采写过程中要与时俱进,摸清社会大众信息获取喜好,“投其所好”,满足社会大众信息需求。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新媒体虽然让新闻报道传播速度加快,受众更加广泛,但是其往往会导致错误的舆论导向,会让事件的真实性更加扑朔迷离。因此,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为社会大众传递新闻信息,更要充当“把关人”角色,引导民众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 电视新闻记者提高采写技巧的对策

3.1 增强新闻敏感性,做好采写前的准备工作

新闻敏感性是电视新闻记者采写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新媒体的发展让每一件新闻事件都可以被放大、被关注,对于这些新闻事件,哪些需要报告,怎么去报道,都是由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决定的,同一则新闻事件不同的电视新闻记者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虽然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但是必须要承认,新闻敏感性对新闻采写和报道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提升记者采写技巧前,首先要锻炼和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在日常的培训过程中,电视台要重点引导和锻炼记者学会把握新闻事件的核心,写出独树一帜的新闻报道。另外,在采写开始前要对整个事件的发展细节进行深入的了解,收集更多的价值信息,做好采写应急预案,提升随机应变能力,最大限度还原事件本质。

3.2 立足受众需求,提升新闻采写的趣味性

电视新闻报道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没有受众新闻报道便没有存在价值。因此,在进行新闻采写时,记者要始终从社会大众的角度出发,为社会大众介绍更多的信息,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信息需求。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立足于社会大众信息需求,改变传统的采写模式,让自己的采写更具优势和特色,更加的独树一帜,通过细节紧社会大众眼球,有针对性的提问。比如说在进行民生类新闻采写时,记者应该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从基层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进而采写出一些“接地气”和反映特定思想的新闻报道,得到社会大众认可与喜爱;②采写开始前,不仅要对整个事件有所明确,而且要明确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方向。在采写时重点从社会大众迫切需要知道的问题出发,从事件本身进行挖掘,拓展新闻事件的深度,向被采访者询问一些有针对性和深度的问题,将事件本质展示在社会大众面前。

3.3 采写内容要言简意赅,增强时效性

新媒体时代,人们所接受的信息资源量很大,身处“快”时代,人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纠结于某一则新闻报道,因而要想让新闻报道脱颖而出,赢得社会大众的眼球,就必须让自己的报道言简意赅,保留新闻报道的核心要素,以短小精悍的新闻报道向社会大众诉说和还原整个事件的始末,对字数要进行控制,注重文字的精炼,让受众尽量在140个字以内明白事件概况,增强受众的阅读性与互动性,以此提升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在实际的采写过程中,一方面记者要从横向、纵向角度思考问题,让事件变得立体和直观,并在采写过程中从客观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见解,让采写更加丰富。另一方面要紧扣采写核心,保证所出现的话题均可以为事件本质所服务。采写过程中避免出现“您当时是怎样想的?”、“你感觉如何”、“你会怎样做?”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往往会让被采访者抓不住重点而做泛泛的回答。央视主持人敬一丹曾说“从干这一行,我就给自己一个拘束,在采访中过程中不许提问“请问你有什么感想?””。可见,把握采访要点,做到言简意赅对于提升新闻报道至关重要。

3.4 注重新闻采写真实性,提升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电视新闻采写需要较高的严谨性,新闻记者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做出的每一个回答均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事实出发,坚持原则,保证采写内容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电视新闻记者要始终本着负责、真实、认真的原则,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采写前对采写内容进行全面的判断,自我约束和管理,避免将自己的情绪带到采写中去;②采写过程中,要积极的与被采访者交流沟通,获取被采访者的信任与认可,吸引被采訪者的注意力,开展个性化采访,让采访现场的氛围“活起来”和“动起来”。

3.5 培养互联网思维,丰富新闻传播方式

新媒体的独特优势让其拥有了众多的受众,电视新闻媒体要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就需要在立足社会大众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积极的与互联网平台进行融合。电视新闻记者要积极的学习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平台挖掘更多的潜在信息,了解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从中找到新的新闻线索。借助互联网平台宣传新闻信息。在明确社会大众信息需求和信息爱好后,在采写时便可以多多使用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语文文字,让社会大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此获得社会大众关注。

4. 结束语

具体来说,针对当前电视新闻每况愈下的现状,电视新闻采写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尖锐,要想提升电视新闻报道质量,就必须重视电视新闻记者的采写能力,重点可以从增强新闻敏感性、提升新闻采写的趣味性、采写内容言简意赅、注重新闻采写真实性及培养互联网思维等角度着手,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的综合素养,以此促进电视新闻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傅云青.对于新闻记者采写工作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20,4(01):100-101.

[2]傅春秘.微时代的新闻记者采写工作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163-165.

[3]柳青.报社记者的新闻采写能力分析[J].传媒论坛,2018,1(09):93.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记者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因式分解常用变换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如何做电视深度报道节目背后的“孤胆英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电视新闻记者的创新之路
浅析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