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

2020-06-19季晓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7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优势技术

季晓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正不断延伸。当前网络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各个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在广播电视中的作用应被充分重视。网络数字化技应用在广播电视中,可以提高广播电视的技术水平,且可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以此满足观众的需求。

【关键词】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优势

现如今,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数字视频与压缩格式的出现使当前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更加迅速,因此网络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是当前广播电视行业应着重关注的问题。随着数字光纤与网络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视产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所以该行业单位应引进先进的网络数字化技术,积极的利用现代化手段,以此来满足当前时代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具体需求,从而提高广播电视播出的效率。

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概述

广播电视播出的节目可以将社会各种现象、政治文化、现代理念向群众进行普及和宣传,并且各类节目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所以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视频技术应不断完善,相关部门也应对此高度重视。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在视频领域被称为视讯,是当前主要动态图像的传输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在数字广播电视中。同时,网络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领域中也被称为多媒体通信,有效应用视频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广播电视的多模式对接。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播出时部分数据被突发因素破坏,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可以分为,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视频技术等,利用网络数字化技术可以将视频格式进行转换,使视频处理流程更加精确,提高节目播出效率。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节目播出时数据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提高信息传输速度。电视设备与信息传输系统自身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将直接影响信息数据传输的质量和安全,而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保障信息传输时的安全性,防止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时被外界信号干扰。对于广播电视节目而言,信号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图像质量的好与坏,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受众的观看体验与评价,所以应加强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保障廣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满足群众在当前时代中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同时,应利用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对播出的节目内容进行严格审核,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质量。

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现状

网络数字化技术可以为广播电视工程提供有效帮助,电视广播工程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功能,提高广播电视的信号传输速度与信号接收速度,这对于广播电视工程来说极为重要,其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通过大数据找出观众的关注点,通过抓住观众内心需求对节目进行制作,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收视率。所以,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工程相结合,可以有效推动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

同时,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网络,网络的发展也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因此,为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应将传统的电视技术与网络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将原有的电视技术加以突破,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在当前时代中各广播电视台会利用摄录像机及其他信源采集视频内容,随后将视频内容通过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加工,再通过信号发射台、有线网络以及互联网新媒体等传输给电视的终端用户。从统计情况来看,使用有线网络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的用户仍然不在少数,但已经有许多新老用户转而应用互联网技术来观看电视视频,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传统的有线网络电视机正逐渐被替换成具有互联网功能的新式网络电视机。由此可见,随着电视新媒体行业和网络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台应重视并加强网络数字技术的实际应用,使其能够切实发挥出优势,为用户带来质量更高的电视节目。

3.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

3.1 提高节目质量

传统的广播电视是将媒体内容在传输过程中进行格式的转换,在转换完成后再进行传输,在格式转换传输的过程中,信号难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使信号质量变差,从而导致传输中的内容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影响着传输速度与传输质量。在网络数字化技术与广播电视相融合后,通过多网络数字化技术,将信息内容高质量、高速度的传输就得以实现。首先,在传输过程中,可以将媒体内容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的传输可以降低外部干扰,传输更为稳定,质量更高,使观众可以即时享受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其次,网络数字化技术也解决了广播电视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了广播电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2 迎合观众需求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广播电视工程迎来了新的时期,观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日益加大,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日常需求。所以,广播电视工程作为精神文化传播的行业,应该在内容上满足观众的需求,在内容上加入现代化精神,使广播电视节目达到高质量、内容丰富的特点,还要在此基础上将传播速度提高,以此来满足当前社会观众的实际需求。在广播电视中应用网络数字化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媒体信息量,还可以使电视节目的形式更加丰富,内容也更精彩。网络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媒体内容高效传播,人们收看在广播电视节目时不再有局限性,且网络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广播电视只可以收看电视节目的特点,使人们在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娱乐时,可以玩游戏、购物等,以多样性满足现代人们对广播电视的需求。

4. 网络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4.1 以网络数字化技术改善传输

随着新时期的不断发展,网络数字化技术也越来越发达,将网络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广播电视工程中可以使电视信号问价稳定,并且可以提高电视信号的传输速度与质量。相对于传统的信号传输,利用网络数字化技术进行信号进行传输可以避免信号受到外部干扰,使信号与信号之间保持距离。将网络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可以使广播电视工程的传输方式取得巨大突破。

4.2 以网络数字化技术改善画面

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画面失真的问题,在传输时可以对画面进行及时修复,同时可以在计算机中安装所需要的程序,使媒体内容的编辑更加方便、有效,使一台设备可以同时完成多种工作任务,将资源有效节约。在视频传输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视频不连贯的现象,这是因为剪辑拼接不当而出现的,这时就需要对此再次进行优化处理,以此来保证电视节目在播出时画面的稳定性。网络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可以节省出更多的资源,使电视节目实现自动化播出,根据实际设定来完成节目内容的调整与播出顺序,这样的改变可以保证在特殊情况下,电视节目也能准确有效的进行正常放映,保证电视节目的播出效率。

4.3 提高融整体合力

一切播出活动都要靠技术人员的调试、检测与维护,因此网络数字化技术的技术人员尤为重要。首先,应加强技术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技术实践应用能力,保证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符合相关标准。同时,应要求和鼓励员工之间进行技术知识交流,互相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使员工不断更新自己的基础知识储备,熟练的操控多媒体设备,使电视行业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进步。随着网络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不断完善,已经可以将不用类型不同形式的技术,与广播电视工程相融合,提高了广播电视工程的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多媒体计算机基础促进了广播电视技术能力的融合,使广播电视工程内容更加完善。

4.4 网络数字化技术在节目转播中的应用

在转播节目的过程中,传统的模拟音视频技术如今已广泛被数字编解码和压缩技术所取代,在传输中采用可以将视音频信号编码后分别送到有线网络机房和新媒体制作中心,再利用解码设备将数字信号还原,即便传输距离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这样所得到的视音频信号与转播现场的原始信号相比也几乎没有损失,由此极大提升了转播效率。与模拟时代相比,新的网络数字化技术跨越式实现了现场转播信号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在有效提高转播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场环境,使数字信号更为稳定,提高现场转播的画面质量与音效品质。

在转播的过程中,应建立电视视频技术的应急措施,例如,做好数字光纤收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双备份,对现场转播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可以进行及时的应急切换与故障排除,以保证转播的正常运行,从根本上避免转播事故的发生。同时,应培训专业人员平时在固定时间对设备进行例行巡检,特别是每次进行现场转播之前,都要对计算机、转播车、数字光纤收发机以及有线无线互联网络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做好记录和交接,这样才可以保证电视节目的正常开播或现场转播的稳定和安全,确保网络数字化技术能切实发挥出其实际功用。

5. 结束语

当前社会处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数字化技术会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进行发展。因此,广播电视也需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将网络数字化技术充分利用,以此为观众带来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周广祁.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分析及发展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31):276.

[2]刘亚峰.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分析及发展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9(10):126-128.

[3]刁书平.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分析及发展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3(27):286.

[4]胡茂贵.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優势分析及发展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9(16):251-252.

[5]康小燕.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分析及发展探究[J].科技传播,2019,11(14):76-77.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优势技术
画与话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