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说《冥祥记》救济思想特色探析
2020-06-19王美玲
摘 要:六朝时期,观音信仰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众信仰,其主要原因在于觀音信仰所宣扬的救济思想与当时社会民众的精神诉求相契合。而《冥祥记》中观音信仰故事的描写,更是促使了人们信奉佛法,惩恶扬善,信仰观音。本文旨在通过对《冥祥记》中观音信仰故事的解读,来分析观音法门的救度特色——无所不救、无时不灵。正是观音这样的慈悲为怀、众生皆度,才使得观音佛法灵验有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观音法门;救度特色;无所不救;无时不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0.101
1 无所不救
在《冥祥记》的“观音感应”传述中,呈现了一个令人十分动容,也对传统文化产生极大震撼的救度精神的、无所不救的菩萨——观世音。虔诚的、孤苦的、勉励修行的人,例如刘度与乡人平时就“造立形象,供养僧尼”,或如竺法义平素即“善法华”“诵观世音经”。如是信奉、皈依观音者,因此遇有灾难、逢苦厄時,观音菩萨立即伸出援手加以救助那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冥祥记》与其他如陆杲的《系观世音应验记》中却出现“罪人得救”的救度事件,根据《冥祥记》的记载,大约有释僧洪、王球、彭子乔、释慧和等四条,如下所示:
〈釋僧洪〉:晉世沙門僧洪,住京師瓦官寺,當義熙十二年時,官禁鎔鑄洪既發心鑄丈六金像:“像若圓滿,我死無恨”,即便偷鑄。鑄竟,像猶在模,所司收洪,禁在相府,鎖械甚嚴……
〈王球〉:宋王球,字叔達,太原人也。為涪陵太守,以元嘉九年於郡失守,繫在刑獄,著一重鎖……
〈彭子喬〉:宋彭子喬者,益陽縣人也,任本郡主簿,事太守沈文龍,建元元年,以罪被繫……
〈釋慧和〉:宋慧和沙門者,京師眾造寺僧也。宋義嘉難,和猶為白衣,隸劉胡部下。胡嘗遣將士數十人值諜東下和亦預行。行至鵲渚而值臺軍西上,眾諜離散,各逃草澤……
由以上的摘录看來,这些罪犯有僧有俗,或因触犯律法、违守失职而被囚禁监狱。其中慧和的事情发生在白衣时,因为效命朝廷叛将刘胡,因此身份是个“间谍”。但彭子乔与王球的犯罪情节就比较简单,查看同载此事的《系观世音应验记》得知,彭子乔原来是“触忤太守沈文龙”,以下犯上故被罚;而王球乃是“坐遭贼失守”,无能抵御外侮而下狱;释僧洪则是“违法乱纪”,无视国家令法。但在《冥祥记》中,观音菩萨却慈眼悯世,对待这些罪囚一视同仁,不仅使其消灾免难,奇迹似的逃越生死关卡,甚至化身安慰、守护正在受苦囚、熬死难的罪身。如彭子乔就是在忧伤惶恐、惴惴不安的诵经声中疲惫不支,忽然感到观音菩萨化身作一“美丽人形”,温柔无声地为他卸下沉重双械;而王球则是在至心祈念之下,夜梦观音化作沙门,令其诵经,护持身心澄浄无伤。至于僧洪道人则因至诚护教,不但菩薩以金身亲自抚慰苦衷,更以广大功德力驱使牛马“不肯入栏”,最终使洪平安放免。
观音法门向来是以“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作为此法门救度特色!也就是说救度的对象是“受诸苦恼”的众生,而非其他条件。能够奉法蹈举的善良人士之所以被救度并非因其素行修养,而是因为他们都是“受诸苦恼”!至于因种种因缘条件,身不由己触犯律法的人士,或许其内心依旧光明正大,或许其用意就是在挑战权威,不管动机为何,皆非菩萨的救度考量。因为观音菩萨拯救世间的本怀在于:“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所以无论人们成为阶下囚的理由是什么,都不影响观音法门的灵验效力。观音菩萨会为彭子乔、王球等囚犯解开束缚,也会为虔奉观音经典的竺长舒与少年即奉法的张崇解除灾难,这是因为他们都是“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械”“或入大火坑”“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的“受苦者”,而能“念彼观音力”,则灵感无差。
虽然“闻声救苦”的观音法门特色在《冥祥记》中已透露出一贯的慈悲,然而这些感应事迹,比起陆杲所笔下的观音灵验见闻记无法明显表彰此法门“无所不救”的殊胜之处。因为将这些事例与《系观世音应验记》中死囚高荀、盖护,窃贼高度、僧苞道人所抢犯等合观并研,则更可发现观世音菩萨的救度法门在“伦理观”上的确具备令人超越常伦、跳脱世道,而能深契佛法缘起空性之处。这个特殊法门虽在《冥祥记》所记载的感应事迹已经有可能大众无法思议,但是对比《系观世音应验记》的传录,则更加感受“罪恶获免”的种种狐疑难解。例如在王球、释僧洪的事迹中,人们至少会因王球的善举——“獄中百人,並多飢餓,球每食,皆分施之”;或者对高僧以死明志的虔诚信仰生起同情敬畏;然而对于鸡鸣狗盜之徒、激愤乱常之辈,例如高荀的“殺官長、射兩千石”;高度的“不解罪福、偷絹擬寺”,就实在很难认同接纳,如此卑劣之罪众,如何也能同样也能获救?难怪高荀的长官在听闻他自述“柑锁自脱”等神奇感应经验后,忍不住临刑叫嚣:“若神能助汝,破頸不斷則好!”并且在刀斩无效、绞杀绳断的惊讶注视中,一改愤颜詈语,震悚惶心之下,竟巨细靡遗的向上回报观音灵感事迹,转而诚伏于菩萨神威功德。
也许王琰在辑录“观音灵验见闻”时,并沒有意识到观音法门在救度对象上的特殊之处,也或许由于王琰的儒学家世与奉戒家风,而使他虽知信仰特色,却特意在选择辑录对象时,仍然谨守“勤善尚戒”的原则,故而很少逾越礼法去彰显出“平等救度”的一大特色。于是不管对象是士人、军人、僧侣或庶民,其身份阶级或许有差別,但大抵品行尚可,或者沒有特别的恶劣行径,而以强调“自然的灾厄”和“战乱的危迫”等情境下如何被救度为传述重点。然而因为几则在当时可能比较敏感,在人为因素上又难以釐清是否完全为政治上的故意陷害,而在当时百姓的眼中可能就真的是“违法乱纪”的“罪人得救”之传闻,却也可能在无意间展现出:感应的传奇性和流传广阔是根基于观音菩萨的“慈悲平等、摄取不舍”。
2 无时不灵
详细归纳整理《冥祥记》的观音信仰者所持的法门后,清楚的发现在将近四十条感应记中,高达十九条是以“持名称念”的方式来实践他们对观音菩萨的皈依。而这其中诵持《普门品》或《法华经》的有十八条之多。“称名”的法门比较多,毕竟古代大部分人民没接受教育,接触经典与阅读经典都不容易。经过对照身份后发现,纯属念诵法门的三十余条中,属于士人与僧侣的共有十八条,而军人有八条,平民也是八条,这是因为王琰的“选项”有比重上的不均;倘使与《系观世音应验记》齐观,就可发现在六十九条中,属于庶民的约有三分之一,二十五条左右。而庶民中属于“纯念观音名号”的就有十八条之多,可说是广大信仰基层的民众。在进一步研究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信仰人士的信仰动机时,发现除了僧人的身份不能轻下判断之外(僧人之念观音或诵经典,有如释慧进者,是为了一意求生西方而为;另外如昙无竭舍身取经,更非只是为了现世利益而已。其他的僧人平时多服从法华经,他们的持名与诵读当然与生死大事乃至成佛的高远目标相关。临危遇难称念名号是合乎平素的修行,卻不能一概判定这是持诵经典的动机),大部分的信众,不论是饱读诗书的士大夫、实战沙场的武夫,或是贩夫走卒,当其力称观音名号绝非在平常,都是在紧急危难、绝望无助的时刻,甚至有念至临刑決斩也不放弃。这些人中有素奉大法的居士,也有从未了解佛说的黎庶,当他们突然遇险,生命状況如风中微烛,朝不保夕之时,所倾心祈祷的对象全仰赖着一位“以名赐生”的菩萨。
观音菩萨的“得名所以”正显现岀信徒全都以此圣号作渡舟。在《悲华经》中宝藏佛为观音菩萨受名时言:
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烦恼故、欲令众生安乐故。善男子!今当自汝为观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已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離苦恼。汝为菩萨时,已能作大佛事。(《悲华经·受记品》)。
在《法华经》中,释尊也云: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究竟名号的殊胜处在哪里呢?为何观音菩萨以这样看似简单的七个字“南无观世音菩萨”令众生称持,这句名号在短短的《普門品》中一共被释迦牟尼佛嘱咐了三次,“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號号”“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徳之利”。“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念起时,恶鬼退避三舍、刀具寸寸断尽,乃至这全都因为观音菩萨的慈悲与修为所成就的圣号。观音菩萨的“名号救渡”法充满了对众生无限的包容与几乎无条件的救渡;只要能称念名号,不管刀山火海,观音圣德绝对以性命相许。結合《冥祥记》中的观音感应來看,更使“众生能以圆机感佛,佛即以妙应应之”的感应原理得到事理的确证。所谓圆机指的是相应与所感之佛菩萨的法门。观音法门中称作“大悲行门”,是专门拔除种种怖畏的无上法门。而人类的怖畏中,以“死亡”为最深的恐惧。《冥祥记》所录的三十多条观音感应事迹中,受到生命威胁的人们都把性命交给了观音。如南宫子敖、刘度、张兴之妻。南宫子敖眼看全城在长乐公毒害下几无活口,“雖分必死,而由至心念观世音”;刘度也在凶残的灭绝行动中安慰“眾並凶懼,分必殄盡”的同乡人要“归命观世音”。张兴之妻则因丈夫受过,无端入狱。當法师竟然对她说:“貧道力弱,無救如何?唯宜勤念觀世音,庶獲免耳”时,她也毫不迟疑的祈念起來。最终,这些无助的、卑微的人物得到了观世音救度。
综观《冥祥记》所反映的时代环境与所选择的对象传述,有太多人是在喘不过气来的逼迫中,或被人主所害,或因劫贼所伤,或为生计所恼,那样艰难地活着,还是免不了遇难。加上有许多都是底层民众如潘道秀、徐荣,如果沒有“念彼观音力”的支撑,如何能够活命?从这些九死一生的人为迫害实例中,更使人强烈感受到“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能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观音是如何深契时代环境,如实的回应众生的需求,解脱他们的至痛。“观音菩萨这样‘若念我名,即得解脱的法门,在种种感应传记的流传下,一个接一个‘有求必应‘称名必救的动人记录,当然会在民间生起殊胜的回响,而再度体现大乘菩萨道契机应时的救渡本领”。
参考文献
[1]王国良.冥祥记研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2]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3]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M].演培法师译.台北:天华,1989.
作者简介:王美玲(1995-),女,汉族,安徽合肥人,文学硕士,江苏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