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彰武县蔬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2020-06-19田俊全闫凤辉
田俊全 闫凤辉
通过调查研究彰武县蔬菜的化肥施用状况,找出蔬菜化肥减施的关键控制点,优化并研究关键控制点的化肥施用技术,提出彰武县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
彰武县常年蔬菜面积稳定在10万亩,主要分布在24个乡镇,其中设施蔬菜5万亩,露地蔬菜5万亩,产量高、效益好,发展迅速,特别是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复种指数高、品种茬口单一、化肥施用量大等造成蔬菜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加之大棚栽培特殊的生态环境与不合理的肥水管理措施导致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养分不平衡等连作障碍问题较露地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彰武县蔬菜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彰武蔬菜总规模虽然不大,为本县及沈阳市民的菜篮子工程安全稳定提供了战略支撑。化肥的安全减量使用,一是落实了国家化肥农药双减工程,二是实现了蔬菜产品安全的有力保证,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安全。因此,摸清楚彰武县蔬菜的化肥减量增效的基本情况,不仅是蔬菜生产本身的必要工作,更是关系到广大人民放心生活的基础性工作,提出新的技术模式意义就更加重大。下面就彰武县的蔬菜具体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探讨如下:
一、彰武县化肥残留量分析
1、第一季度在哈尔套蔬菜产区随机抽取30份样本,经检测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平均值1.2mS·cm-1;
2、第二季度季在兴隆山蔬菜产区随机抽取30份样本,经检测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 1.0mS·cm-1;
3、第三季度在东六蔬菜产区随机抽取30份样本,经检测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平均值1.08 mS·cm-1;
4、第四季度在后新秋蔬菜产区随机抽取30份样本,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平均值1.12 mS·cm-1;
5、通过检测分析彰武县化肥残留量为,土壤EC值平均达到1.1mS·cm-1,蔬菜土壤EC值含量正常范围均在0.5mS·cm-1内,此时EC值很高,可能导致盐害,叶缘烧伤等问题。另外,在实地调研中,农户也提到部分土壤有盐害问题,正在通过休耕,灌水淋洗进行土壤改良,也正好反映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彰武县土壤特征分析
1、在西六镇西六村地块,从定植到采收间隔15天取土壤5~10cm样品2个,该地块基肥施45%硫酸钾绿源复合肥80公斤、牛粪1000公斤。
2、在彰武镇郑家村地块,从定植到采收间隔15天取土壤5~10cm样品2个,该地块施基肥45%史丹利60公斤、鸡粪1000公斤。
3、在兴隆堡镇于家村从定植到采收间隔15天取土壤5~10cm样品4个,该地块施基肥45%红四方55公斤、追肥45%红四方10公斤。
通过以上样品化验分析彰武县种植蔬菜,土壤特征如下:一是EC值大大超过叶菜类土壤EC值含量正常范围内0.5mS·cm-1,平均值≥1mS·cm-1;二是pH值≤5.1,整体看来,抽样调查中蔬菜地土壤pH值偏酸性,面临酸化问题。其中只有10份土壤符合;三是土壤中N≥110毫克/公斤、P≤50毫克/公斤、K≤90毫克/公斤含量,土壤一般性标准为氮含量140~225毫克/公斤,磷57~100毫克/公斤,钾106~150毫克/公斤,可见施用复合肥较多,较少有机肥,复合肥中氮肥施用水平较高,过量的施用氮肥可能是导致50%土壤板结,20%土壤酸化;常年种植一种作物,导致50%的土壤有连作障碍;优质土壤仅占10%。
三、彰武县蔬菜化肥减施关键控制点技术优化
1、蔬菜化肥减施关键控制点在于基肥,用充分腐熟的农家5000公斤,优质生物肥100~200公斤,可满足其生育期营养需要。追肥用生物肥或处理好的人粪尿追施,可满足其生育期营养需要。
2、科学管理每项生产环节,推广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满足作物水肥气热的需要。
四、彰武县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集成
通过对彰武县蔬菜的化肥施用和残留状况的调查研究,找出了化肥减施的关键控制点,优化并研究关键控制点的化肥施用技术,提出彰武县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集成如下:
1、实施秸秆反应堆、轮作、配方施肥、配制营养土、增施腐熟的农家肥等培肥地力预防病害的相关技术,科学管理每项生产环节,满足作物水肥气热的条件,提高地力,提高抗病能力,尽量减少病虫害发生。
2、实施用新型生物肥有机肥替代化肥,不足部分配方使用化肥,最大限度减少化肥用量。
3、实施标准化绿色生产。建立彰武县蔬菜绿色生产标准体系,实现蔬菜标准化生产,從而促进化肥减施增效。
(作者单位:1.123212辽宁省彰武县苇子沟镇农科农机站;2.123200辽宁省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