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时代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2020-06-19陈月明
陈月明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向往田园生活与生态自然,期望能够在这样质朴、原始的生活状态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本质。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契机。因此,近年来诸多乡村旅游业陆续发展起来,并采用区别于度假村、酒店的个性化经营模式,受到诸多游客的青睐。此外,乡村旅游还很好地借助了生态环境、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在传统农业体验、休闲游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了将人文气质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观光农业园、民宿等旅游模式,使乡村旅游在我国渐渐兴起。基于此,本文分析论述了乡村旅游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一、新时代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扩张不仅使村民取得了可观的收入,还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进程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农村旅游的发展也随之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现如今,我国农村旅游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由于各类现实因素,在专业水平、管理能力、开发模式方面存在各种不足,尚待解决。
(一)管理不规范
由于大部分乡村所处地域的特殊性,管理当地乡村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当地的村民,然而这些村民尚未接受过专业化、规范化的旅游景点管理技能教育培训,在项目规范、旅游开发方面,多数乡村景点管理者尚未具备相关技能与管理经验,导致部分乡村旅游区域出现了游客体验差、服务水平低、旅游环境差等现象,严重限制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经营模式单一
据了解,大部分的乡村旅游在经营模式和产品推行方面依然还仅停留在原有的提供餐饮、住宿层面,多数居民依然将自家住所作为旅游场地,除了没有专业人员管理之外,还缺乏明确的规划,住宿环境差、收费低廉、经营模式单一。然而,再好的生態环境若缺乏规划,就不能有效体现当地乡村民俗、乡土文化内涵。若经营模式缺乏特色,就很难在诸多类型的旅游业中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
(三)重复建设、盲目开发
现如今,我国现存的旅游类型非常丰富,产品数量也比较多,尤其对乡村旅游业来讲,准入门槛低,再加上各个区域内的开发水平各不相同,部分开放商并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布局与规划,致使部分优质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的价值未被充分发掘,出现资源浪费现象。此外,部分自然资源、地理位置较差的乡村旅游区,管理者由于急于求成,盲目开发,致使开发的旅游景点品质低下,无法吸引游客。
(四)定位不准
我国属于农村旅游开发较晚的国家,现阶段对乡村旅游的定位依然不够准确,很多农村区域的开发者缺乏实践经验,在开发时对各类产品没有明确的认知界限,致使开发出的产品定位模糊,缺乏明确的消费导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
(五)城市化严重
作为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衍生物,乡村旅游目前由于缺乏品牌构建、明确的营销理念以及创新意识,导致诸多乡村旅游景点模式僵化,甚至为了吸引游客,经营路线逐偏向城市化风格,电脑、电视、游戏机等设备导致旅游景点韵味尽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旅游体验,违背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初衷。在开发过程中,湖塘被填、古屋被拆、树木被砍伐、山体受损的现象比比皆是,过度开发、过度宣传导致旅游景点缺失了本应有的生态魅力。
二、新时代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
(一)促进产教结合,加强人才储备
现阶段,阻碍我国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才和技术匮乏。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要求,为我国培养乡村旅游技术性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提供了政策支撑和指向。目前,“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制”等培养人才的模式在我国职业院校的应用为学校与农户、政府、企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机遇。目前,由于沟通、安全、资金等方面的现实因素,使高校参与乡村旅游尚存在一些难题。促进产教结合、加强人才储备为我国乡村旅游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为农户、学校、企业与高校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应积极发挥政策扶持、牵线搭桥的作用,进一步推进高校与乡村旅游共同发展。
(二)科学规划,提高收益
相关实践与理论研究证明,部分区域分散、自发的乡村旅游缺乏发展潜力,收益普遍偏低。而在进行了合理、科学地规划后,可使乡村旅游区域渐渐形成分工明确、定位准确的产业聚集区,有助于乡村旅游提升收益水平、市场竞争力。规划人员通常会依据当地气候、交通、村落、传统文化、自然风景区的综合状况展开规划,为游客提供合理、全面的娱乐、保健、住宿、饮食、教育、体验、游览等服务,以此提高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进而实现乡村旅游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全面提升。
(三)实现资源和资金的有效利用
乡村旅游虽拥有充足的旅游资源,却缺乏充足的运行资金展开优质的资源开发,致使部分农户盲目开发,浪费资源。此时,实现乡村旅游资源与社会资金的有效融合与利用不仅可为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精神、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保障,还可使乡村旅游经营、开发与规划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更加需要在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扶持、协调、中介的作用,实现农村旅游资源和社会资金的有效结合与运用。
(四)实现管理转型
第一,将工作重点转移至公共服务方面,散客管理转化为目的地接待与个性化服务,将各旅游景区的应急管理转变为集约管理和现代系统管理。第二,将乡村内各类资源进行及时整合与归集,以此提升乡村景区综合整治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比如,对质检、工商、交通、卫生等部门实施联动协作与信息共享措施,旨在全面提升乡村景点管理效率和应急能力,通过应用及时、高效的游客投诉处理措施来全面维护市场秩序。第三,在管理模式方面,可采用现代化的实时管理、动态管理、过程管理措施,进而有效避免出现事后管理和被动管理,对游客活动信息进行实时掌控,全面提升管理效率。比如,为了监控乡村景点的游客动态,可建立现代化的监控预警体系,以便对客流进行科学管理和疏散,以此来有效规避由于客流量大而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
(五)实现服务转型
新时代,传统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更高品质的个性化需求,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展开服务转型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乡村旅游需要实现智慧化服务,借助微信、互联网、手机APP等时代化工具,与客户实时沟通、交流,并提供优质服务,以此适应游客个性化、时代化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
三、新时代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目前,乡村旅游在我国正处于初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协会的成立以及公司的加入不仅使乡村旅游的行业特征逐渐明晰,也促使资源规划更加专业化。与此同时,一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满足人民更高质量的生活需求等有助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将会陆续推出,旨在彻底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的号召。未来的乡村旅游将会逐步趋向于高效益、高附加值、高质量的发展方向,具体可被划分为以下几点。
(一)高质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政府的大力扶持与社会的关注,不仅为社会效益、乡村旅经济收益做出了突出贡献,还有效帮助村民增强了参与旅游开发的信心。当农民具备了足够的信心,且农村旅游收到的关注与投入增多时,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不仅如此,随着乡村旅游业不断发展,产品质量、服务标准将会统一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游客们带来更加贴心、便捷、安全、卫生的消费体验。除此之外,在当地社会参与、游客需求、市场竞争政策推动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村民们对乡村旅游的理解与认知将会发生历史性转变。乡村旅游将会逐步迎来饮食科学、功能全面、住宿舒适、服务规范等高质化的发展趋势。
(二)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遇到了诸多发展困境和发展瓶颈,其中经营模式单一化的问题非常明显,大量的乡村旅游开发者统一将“农作物采摘”“农家乐”作为旅游产品的主题,远远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稳定性。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精神则为我国乡村旅游业创新性发展、特色化发展指明了发展道路。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开发者应积极将当地传统文化、建筑、生态景观、旅游产品相互融合,开发出极具特色的娱乐节目、文艺节目、工艺品、本土美食、自然景点等,逐步引领我国乡村旅游走向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三)功能多样化趋势
我国正处于老龄化逐渐加重的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关于保健、感受生态环境、近距离接触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意识都将有所增加,再加上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收益也在不断增加,热衷于乡村旅游的人群越来越多,在此形势下,乡村旅游的功能将由传统的观赏、休闲娱乐的功能逐步转变为教育服务、养老健身、传承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体验现代农业等多样化的功能。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下,渐渐走向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四)全域化的發展趋势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去乡村旅游的游客都不会停留在目的地过夜,限制了乡村旅游整体的收益。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项目少、设施不完善等。基于此,为有效提升乡村旅游整体收益,在旅游地周边以及沿途地区将会增设观赏、娱乐、休闲项目,以此来提升游客在旅游途中的体验,延长他们在旅游目的地停留的时间,不仅可以完善乡村周边地区娱乐设施,还可使乡村旅游逐步走向全域化的发展趋势。
(五)带动解决“三农”问题
发展乡村旅游对推动农村发展、带动农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逐步带动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各类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据了解,乡村旅游项目的研发已经帮助了很多农村贫困居民脱贫,截至2020年,在政府扶持下,将会帮助17%的贫困农民脱贫,解决“三农”问题。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乡土特色在城市化发展浪潮中崭露头角,具有收益周期短、运营难度小、准入门槛低的特征。近年来,乡村旅游更是逐步成为当地最具发展前景和活力一种产业类型。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管理不规范、经营模式单一、重复建设、盲目开发、定位不准等问题。基于此,当地政府应加大宣传与政策扶持力度,开发商也应积极引进专业化人才,制定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促使我国乡村旅游逐步走向高质化、特色化、功能多样化、全域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