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栽培技术内及病虫害防治

2020-06-19曹本光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施肥量水肥蚜虫

曹本光

玉米是山东省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广,在山东省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以及机械化发展,玉米产量得到明显的提高,质量也获得了普遍的认可,为了实现玉米的增产增收,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有必要对玉米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一、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研究玉米栽培技术,加强栽培管理是提升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下面主要从土壤管理、选种、田间管理以及水肥管理等多个环节分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1、土壤管理

土壤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土壤可以有效确保玉米丰产丰收。玉米植株比较高大、叶片宽长,对于水肥比较敏感,但是对于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中等肥力的土壤即可。但是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水肥需求量较大,且不耐涝,因此,需要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灌溉设施完善的土地。在播种前,要平整土地,控制土壤湿度,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2、选种

选择玉米种子时,种植人员要选择高产、优产的种子,各方面性能优良的玉米种子是确保增产增收的重要前提。在实际选择时,重点要考量四方面的因素,一是抗倒伏能力;二是抗病能力;三是高产能力;四是当地的环境以及土壤状况,种子人员要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合理选择玉米种子。

3、播种

玉米在发芽阶段,不仅受到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地域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玉米顺利出苗,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机,在墒情良好、温度适宜的施工开始播种。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当温度在6~8℃时,玉米发芽情况良好;当温度在10~12℃时,玉米发芽速度明显减缓。播种深度建议控制在5cm左右,若播种深度过深,会导致玉米出苗时间过晚,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拌种时可添加适量预防病虫害的药物,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的成活率,确保玉米顺利出苗。

4、间苗

玉米间苗工作最佳时间是在玉米3叶期,种植人员需要将长势不良的幼苗拔除,保留精壮幼苗,同时要注意控制种植密度。对于密度过大的区域要适当进行间苗,若密度过小,要及时补苗,合理控制玉米植株间距,确保玉米叶片可以充分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玉米最佳种植密度是3500~3800株/亩,如果种植密度过大,玉米植株就无法吸收到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会影响玉米产量。

5、水肥管理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水肥需求量较大,为了确保玉米质量,提升产量,种植人员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要加强水肥管理。在玉米整个生长周期中,对于氮肥的需求量最大,对其他元素的需求依次为钾、磷、钙、镁、硫。玉米苗期的施肥量约占总施肥量的20%;玉米拔节期至开花期由于生长速度较快,对于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占总施肥量的70%;开花授粉后,对于肥料的需求量开始下降,占总施肥量的10%左右。玉米基肥对于玉米的生长至关重要,种植人员要提高重视,基肥建议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若未施基肥或者基肥量不足,可施种肥,以氮肥、磷肥以及钾肥为主,建议采用穴施或者条施,注意不要距离玉米苗太近,避免烧苗。

二、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1、病害防治

(1)玉米丝黑穗病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选择抗病性能优良的玉米品种,减少初侵染来源,在播种前可以采用药剂拌种,不仅可以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还能防治地下害虫;②要加强苗期管理,确保玉米顺利出苗,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清除可疑苗以及病苗,避免感染健康的植株,导致大范围染病,发现病株要及时铲除,并在天外深埋处理,避免病菌傳播。

(2)玉米缩叶病防治。玉米缩叶病一旦发病,治疗效果极为有限,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要注意清除田边的杂草,破坏灰飞虱的繁殖场所;②要调整播种期,适当早播,从而使玉米苗期与灰飞虱迁飞盛期错开;③在播种前使用药剂拌种,增强玉米苗的抗病能力;④在玉米4叶期喷洒农药进行防治,可以使用40%水硫磷乳油、600倍液菌毒清或者是600倍液毒宁,同时配合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预防玉米缩叶病。

(3)瘤黑粉病防治。瘤黑粉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注意合理控制氮肥施肥量,可以适当锌肥作为玉米生长调节剂,提升玉米植株抗病能力;②在玉米植株抽穗期与授粉期,可以喷施适量福美双,能有效预防瘤黑粉病;③2~3年的田间轮作,可以减少甚至是抑制病菌的生长,秋天和土地一起深翻,减少田间积水情况,并要对田间的残体进行清理,做好除草工作,出现发病迹象的玉米病苗要及时清理。

2、虫害防治

(1)蚜虫防治。蚜虫繁衍速度较快,主要以吸食玉米植株的汁液为生,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并且还会传播矮花叶病毒,影响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要有效防治蚜虫,可以在播种前使用70%毗虫啡湿拌种剂或者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前者使用剂量为:1kg种子使用4.5g;后者使用剂量为:1kg种子使用1.8g。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释放一定量的蚜虫天敌,控制田间蚜虫的数量,若百株玉米的蚜虫量超过4000以上,可以喷施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者8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

(2)玉米螟虫防治。近年来,玉米螟虫的危害呈上升趋势,因此,要重点进行防治,首先要注意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亩植3500株左右最佳;其次要适时喷施药剂,最好是在幼虫三龄前喷施药剂进行防治,效果最佳。在玉米心叶末期,需要再次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50%巴丹100g兑水100kg进行喷施或者灌于心叶内。还可用25%增效杀虫双水剂1kg加水5kg加细砂土25kg配制成颗剂,每亩10kg施于心叶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玉米在整个生长周期中,需要重点加强水肥管理,为玉米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同时在玉米圣战各个阶段要注重病虫害防治,积极采用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预防,必要时及时喷施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作者单位:266600山东省莱西市农业农村局)

猜你喜欢

施肥量水肥蚜虫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蚜虫婆婆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水果红薯无土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研究